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是小行星撞击、气候突然变化或火山爆发灭杀了恐龙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单一的说法都无法完整破解——不同恐恐为何会尸骨扎堆?2006年8月,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盐池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遗迹。在该遗迹的核心区域约80平方米的清理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原先被埋在一座七八米高的土丘之下。据初步判断,这里约有10只恐龙化石,体型大的有10多米长,小的只有1米多。令人奇怪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2.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3,(17):44
在侏罗纪蜥脚类恐龙当中,马门溪龙的脖子最长,达11米,由19块颈椎骨构成。已发现的最大的肩胛骨化石属于腕龙,这块肩胛骨达2.45米。已发现的最大的颈椎骨长有1.8米,是梁龙的颈椎骨。山东龙是最大的鸭嘴龙,其身长15.5米,大于一辆公共汽车。它的体重约18吨,比大象重约4倍。  相似文献   

3.
新闻缘起:最近,中国科学家在重庆綦江县夹关地层发现了目前西南地区白垩纪中期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这一发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多年来兽脚类、蜥脚类足迹较多,而鸟脚类足迹较少的局面,同时对研究该地区在白垩纪时期  相似文献   

4.
恐龙会不会游泳?这是古生物学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近日,中外古生物学者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昭觉县发现中国首例确凿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化石,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证据。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尚无记录。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者邢立达介绍,这批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当地采矿时被意外发现的。"在对这一区域的考察中,我突然发现一道极其奇怪的足迹,每个足迹都由三道长长的、平行的爪痕组成,沿着岩壁一路往上。这是典型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邢立达说。  相似文献   

5.
冉浩  邢立达 《知识窗》2014,(7):40-41
在遥远的早侏罗纪,云南禄丰古老的大地上,一头巨大的恐龙轰然倒下……它后来变成了化石,1.95亿年后被我们挖了出来。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化石有点特别,化石表面有奇怪的网状结构遗迹,这是过去从未发现的,到底是谁动了恐龙的骨头?  相似文献   

6.
<正>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庞然大物。尽管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化石标本,了解到它们那巨大的身躯。比如,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一类恐龙,著名的梁龙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它们可以长到12吨,而同属于梁龙科的地震龙甚至可以长到40吨。我们还知道,恐龙是一种卵生动物。那么,是不是成年恐龙长得越大,它们的蛋也会生得特别大呢?只比鸵鸟蛋大一点儿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2006,(10):14-14
2006年8月26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恐龙沟。挖掘出一具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据现场专家测量,其体长达35米左右,与1987年.距该挖掘点100多米之外的山上挖掘出土的恐龙同为马门溪龙。  相似文献   

8.
英国动物学家麦克奈尔·亚历山大借助现代物理学、工程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许多古动物和现代动物进行了比较形态功能分析研究,得出了令人吃惊而有趣的结论在研究了恐龙的骨骼化石和足印化石后,亚历山大做出判断认为,很多大型的四足行走的蜥脚类恐龙确实是行动慢吞吞的“笨伯”,行走速度只有大约每秒钟1米,与人类散步的速度相47科学之谜近。很大的两足行走的恐龙的足迹表明,它们的行走速度一般不超过每秒钟2.2米,这与人类快速行走时的速度差不多。外形有点类似当今非洲草原上的白犀牛的三角龙最快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9米,相…  相似文献   

9.
刘铮 《金秋科苑》2009,(13):54-55
近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家联合公布一个重要的发现:他们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带毛恐龙的足迹化石,记者特地采访了研究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邢立达,向读者呈现这一发现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在云南禄丰,科学家发现了一具云南龙的化石,它是生活在三叠纪到早侏罗世的早期大中型恐龙。但科学家发现这头云南龙的化石有点不一般——除了化石表面有一些常见的浅沟、槽等结构外,还存在着大量凸起的特殊网状结构!奇怪的"网线"这些"网线"粗细不一,粗的能有2厘米宽,而细的只有几毫米宽,吸附在恐龙骨骼化石的多处地方。其中,髂骨、坐骨、椎骨的密度最大,除此以外,耻骨、肋骨上也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谁"啃"了恐龙的骨头?  相似文献   

11.
刘铮 《今日科苑》2009,(13):54-55
近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家联合公布一个重要的发现:他们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带毛恐龙的足迹化石,记者特地采访了研究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邢立达,向读者呈现这一发现的全貌。首次发现功在"热河"  相似文献   

12.
莱阳,有一个神秘的白垩纪公园,著称大自然的"苏州园林",其中有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恐龙化石,并且还有罕见的平原恐龙峡古群的奇观景象。莱阳是真正的"白垩纪公园",自2010年4月底以来,由我国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不断的对莱阳的金岗口里面的恐龙化石地点进行挖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白垩纪开满鲜花的大地上,许多新型恐龙开始出现,其中以北美洲的霸王龙(又称为暴龙)最为著名。霸王龙只生活在北美洲的怀俄明、蒙大拿及其相邻赫尔沟地区。这类恐龙獠牙利爪,被形容为白垩纪时代最大最残暴的食肉恐龙。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新的霸王龙研究成果表明,霸王龙并非白垩纪的霸主,它其实只是一种食腐恐龙。霸王龙化石之谜 1902年,恐龙专家在美国蒙大拿州首次发现了约6500万年前的霸王龙骨架化石。在这堆化石里,霸王龙的头骨化石显得极为抢眼。其头骨非常庞大,在这颗头颅下面掩盖着霸王龙巨大的口腔。研…  相似文献   

14.
长着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动物,脖子长度在所有已知食草动物中位居第一。它们的脖长可达到15米,是当前的纪录保持者长颈鹿的6倍。英国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泰勒表示:"蜥脚类恐龙的脖子实在是太长了,显得有些愚蠢。我们通常认为大象是身躯庞大的动物,但它  相似文献   

15.
刘莉 《今日科苑》2012,(16):43-47
8月底,我国山东诸城发现"世界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的消息见诸报端。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看来,由于诸城恐龙化石群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它们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人类一直对恐龙的演化和灭绝充满兴趣,并不断进行着科学研究和探讨。关于恐龙集群死亡的原因说法不一,至今难有定论。我国多个地区都曾发现过恐龙化石。其中还包括了四川自贡、云南禄丰等规模较大的化石发现地。在这些地方都曾出现过成百上千的恐龙集群死亡的现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化石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生物遗迹,是古生物研究者探索自然生命历史的重要证据。我们从化石发掘中认识了大量早已在地球上消失的动物,如恐龙、三叶虫、笔石、菊石等。大自然的选择和生物进化造就了它们奇特的生物形态和结构。说到化石的发现,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专家们带着各种专业设备在山石中穿梭,经过一番细致、耐心的搜索和挖掘,最终惊喜地发现了化石。事实上,不光是专家,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对化石的喜爱,成为化石猎人。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0,(5):26-26
目前,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史前1亿年左右,是恐龙繁盛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是恐龙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从已发掘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到,这些恐龙包括体型巨大的以植物为食的巨龙类、甲龙类,也有着可能荤素杂食的镰刀龙类。另外,还生活着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和鸟类。除了骨骼化石这样的实体化石之外,还有一种化石是由古老生物的活动留下的遗物和痕迹形成的,我们称其为遗迹化石。恐龙蛋就是恐龙留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