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旅部 1942年夏,我在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政治部负责旅报《先进报》工作。这时正值一次反“清剿”斗争胜利结束,部队住在南通地区的一个村子里休整。一天上午,旅政治部主任卢胜同志的警卫员忽然来到编辑部通知我们说:“有一个大新闻记者来了,卢主任要你们快去接待他。”我和编辑卞庸中同志等随即跟着他来到政治部,只见卢主任正在和那个“大新闻记者”亲切地交谈着,还不住地向他敬茶。他每接过茶杯都仰起脖子  相似文献   

2.
1936年冬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爆发的抗击日伪武装侵略战争,是激成“西安事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次年“七·七”事变后全国进入全面抗战的前奏。经过“一二·九”运动锻炼的平津爱国学生和全国人民曾纷纷以积极行动支援绥远抗日战争。我当时是燕京大学新闻系一年级学生,入校后就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我和新闻系另外6个民先队同学受学生会之命,护送全校师生捐赠的一批慰劳前线将士的物资去绥远。由于我们都是新闻系学生,所以就把这个小团体称之为“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党委约我写篇胡耀邦同志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期间的回忆文章,盛情难却,便写了这篇短文,他们说,此文准备收在他们编写的《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一书中。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四人帮”正在全国猖獗一时时,胡耀邦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他在科学院主持工作的时间不长,我作为采访这个部门的记者,有幸和他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我和他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那种正直的为人,绝不向“四人帮”妥协的气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胡耀邦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上任不久,便着手主持“汇报提纲”的撰写工作。当时,…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日,是严佑民同志逝世五周年纪念日.作为他生前的最后一任秘书,他的音容笑貌和他对党的事业的耿耿忠心,以及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在政治上的严格要求,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言传身教等,至今仍历历在目,令我怀念,使我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5.
“我是学生” 1980年春夏之交的一天,编辑部领导要我向姜老汇报《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的框架设计和条目选收方案。当我到总编辑办公室,姜老立即走上前来,拉着我的手,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和蔼地对我说:环境科学是个新兴的学科,要编好《环境科学》这一卷,是不那么容易的。你在进行这一卷的框架设计和修订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工作渠道不通的地方,需要我帮助  相似文献   

6.
高丽生同志是广东人,矮矮的个子,宽宽的脸盘,络腮胡子。解放初,他虽然任重庆《新华日报》的副社长兼总编辑,但他跟报社的一般干部和工人,工勤人员,在阶梯上下象棋,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在走廊上打扑克,为争一张牌,有时候吵得面红耳赤。人们都说,从外表上看起来,他简直象个伙伕兵。可是,他的确是个知识分子,写过不少很有质量的社论。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6年3月20,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太风同志不幸病逝.郭太风同志生前曾积极为本刊撰稿,一直支持、关心本刊.值此郭太风同志周年祭日,本刊特刊登他生前同事,现已退休的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教师撰写的回忆文章,及郭太风同志的遗稿.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岁月流逝,往事如烟。在坎坷经历与多彩生活中,每逢事业转折或工作转换时,有些事总是难以忘怀的。1977年11月中旬,我受命参加恢复印校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潘树广先生悄然离开我们已经近一年了。20多年来,与先生在教学科研中一起经历困难,协力分担任务,共同欢享喜悦,其情其景时时闪现于脑际,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我们至今还没有适应失去了先生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怀念──忆卢鸣谷同志二三事人民邮电出版社,《科技与出版》杂志社总编辑陈芳烈卢老与我们永别了。他走得如此匆匆,以至连最后一次为他送行的。c意都未能表达,想起来十分难过。记得在6月下旬,卢老请福海同志带了个口信给我,说有事要找我商量。我急忙给他打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丰子恺先生是徐开垒记者生涯中长期关注的前辈大家,他在1956年《文汇报》复刊之际,敦请丰子恺先生重开了"缘缘堂随笔"专栏。新时期后,1983年再次在《文汇报·笔会》副刊披露丰子恺遗作《缘缘堂续笔》。他在几十年中撰写了十余篇相关的散文和新闻报道,并且与丰先生的子女保持了较多的联系。徐开垒这些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对记录、完善丰子恺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研究,自有其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谈些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青年读者不熟悉目录学,整理古籍要懂得古籍目录学。古籍中有繁体字,繁体字中还有古体字。不仅如此,古籍中还有行书、草书,整理者认识不多。这是一个大问题,要整理古籍、整理稿本,不识字怎么行?稿本和亲笔尺牍,都是  相似文献   

14.
摄影二三事     
走上摄影这条路是10多年前的事了。当初见人家搞摄影觉得很好玩,既浪漫又有情趣。经不起诱惑,自已也买了一架相机,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拍一些生活照片。先是把照好的胶卷交到照相馆冲洗,经常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照片。因为受不了这长时间的等待,我下决心自己学习冲洗胶卷。有一次,与邻居同去春游,拍了许多镜头,回家后急忙兑好买来的冲洗液,用两个大碗分别装好显影液和定影液,按照书上的程序显影、定影,忙活了半天,胶卷冲出来了。可是等照片印出来后,我和邻居都傻了眼,这哪是照片,分明是底片,头发是白的,脸反而是黑的。大家啼笑皆  相似文献   

15.
正八十开外的邓伟志称自己是"三八式",因为他生于1938年。可是更多的人却喜欢称这位曾担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的老人为"四多学者",因为他"发表文章多,被各大报刊转载多,新观点多,引起争议的多"。"邓三论"之初1960年,邓伟志从上海社科院经济系本科毕业,先是分配在上海社科院学习室工作,后调入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学习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社会和研究列宁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包尔汉1949年1月出任新疆省政府主席,9月26日带领新疆省政府通电宣布起义。1991年,他以95岁高龄离开人世。我在新疆时曾与包尔汉有过交往,追溯往事以致我的深切怀念!一1936年,新疆督办盛世才提出"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和平、清廉、建设"六大政策,吸引了许多国外和内地人士投奔新疆。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西北的新疆省会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市)。  相似文献   

17.
18.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报刊主编。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曾经风行海内外,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  相似文献   

19.
笔名“张恨水”的由来老报人、著名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4年生于江西南昌,少时酷爱文学,尤喜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于是取其中“恨水”二字作笔名,意在勉励自己要珍惜光阴,莫让年华付水流。“新民报三张”张恨水1923年在北平办《世益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含  相似文献   

20.
听毛毛细说父亲邓小平 2000年7月初的一个早晨,我从广播中听到一条消息:由毛毛(邓榕)撰写的新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即将出版。据介绍,这本新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述了邓小平在“文革”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回忆了她家庭的悲欢离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