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文  权敏 《收藏》2012,(7):56-63
西安美都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批以外销瓷为主的古瓷精品,由黄新兰女士斥资从海外购回。这批古瓷以广彩瓷、德化瓷、青花瓷等外销瓷为主,还包括清末至民国时期流失海外的一些清代颜色釉瓷和彩绘瓷佳品,其中以广彩瓷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使该馆成为国内外收藏高质量广彩瓷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为此,西安美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回归故土——黄新兰典藏外销瓷器精品特展"。在此介绍极富特色的德化窑瓷塑展品,它们充分展现出德化窑造型多变、胎釉如玉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被国际上誉为“东方艺术”的德化瓷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品质超群,历来驰名中外,是中国丰富多彩的瓷苑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德化瓷塑作品不施彩色,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质地美取胜。用温润晶莹的乳白色釉烧制而成的瓷塑,所塑造的人物温柔、娴淑、善良、圣洁,具有很  相似文献   

3.
吴艺娟  陈国珠  杨美双 《收藏》2012,(11):62-65
青花瓷是清代德化窑中数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釉下彩绘,含氧化钴的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釉下的钴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由于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吴艺娟  杨美双 《收藏》2012,(6):62-65
青花瓷是清代德化窑中数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釉下彩绘,含氧化钻的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釉下的钻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由于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沈飞 《收藏》2007,(9):68-69
明代德化窑的白瓷产品胎体洁白细腻,以釉色乳白的为大宗,还有纯白、白釉泛青或灰釉瓷等。清代早期,德化窑仍继承明代传统的制作工艺,瓷器质量较为上乘,釉水肥厚而莹润,可与天然玉石相媲美。乳白釉、纯白釉多见于康熙朝及以前,至嘉庆、道光二朝。德化窑渐趋衰落,釉水变薄,白中泛青,且常伴有铁锈斑点。晚清时期,瓷器质量明显下降,釉水以青白、灰白釉为主,  相似文献   

6.
傅子夜 《收藏》2006,(6):138-139
德化窑从宋代以烧青白瓷开始,经元代创造出气韵独特的乳白釉,到明代用还原焰烧出胎骨洁白细腻、釉质如脂如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白釉瓷器,之后,不仅在国内独领白瓷风骚,在国外也享有“中国白”和“瓷坛明珠”的盛名,在拍卖场上一直热度不减,与定(邢)窑、景德镇窑三分白瓷天下。由于德化白瓷白度高,釉色温润,素雅高贵,加上历代能工巧匠精于印花、划刻、堆贴和镂雕等各种装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大量优秀作品,因此,在拍卖会上德化白瓷上价、抢手。德化白瓷主要品种有瓷雕人物、仿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颇得殷实人家或文人雅士青睐。各种器物里,鸡腿瓶、花觚、出戟尊等成交价都较高,一般在3万~6万元之间。如一件清代白瓷卧人笔架和一对清代白瓷狮钮方章曾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被拍到1.32万元和1.98万元;独具德化窑创意的明代螭龙纹茶壶、明末荷叶螃蟹吸杯也曾分别被拍至7.7万元和3.63万元。  相似文献   

7.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瓷器之所以能够行销海内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多样、风格鲜明的装饰特征。工艺来源于本土的岳州窑和中原窑场,在融合南北技艺之后,自主创新,创烧了高温红釉、绿釉瓷、复合釉瓷、釉上彩瓷、精细彩绘、书法瓷等。按照装饰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釉装饰、彩装饰和胎装饰三大类。先来看看长沙窑的釉装饰。长沙窑的色釉属于典型的南方高钙釉,乳浊、黏稠、遮盖性强,可以厚施、复施,釉质莹润如玉。釉色种类丰富多彩,主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3,(3):9
胎釉的区别:景德镇元代至正期青花亮丽滋润,胎釉白中泛青,被收藏界认知。据胎釉观察与考证:以上手察看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元代元祐期青花兽头塔式盖罐、江西高安县博物馆藏元代至正期青花龙纹梅瓶、晚期青花缠枝花卉高足杯等代表元青花三个时期的典型实物标本,以及景德镇出土元青花瓷片的研究发现,不是仅有胎釉白中泛青  相似文献   

9.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以其古朴厚重的造型美、光润如玉的乳浊釉效果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窑变艺术,为世人所倾慕。特别是历代帝王、名人更是对钧瓷推崇备至,遂使其盛名传天下,素有"国之瑰宝"的美誉。图中展示的钧瓷碗为南阳市博物馆藏品,口径23厘米,高9.5厘米,造型饱满,敛口、斜长腹、圈足,俗称宋钧"鸡心碗"。胎呈牙白色,泥质感较强。除圈足墙外,器身满施天蓝色窑变乳浊釉,施  相似文献   

10.
王卫东 《收藏》2014,(9):64-69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整合历代烧瓷技艺的产物,是中国陶瓷进入彩瓷阶段的重要标志。其工序是先在胎上用青科画好花纹,再罩一层透明的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坯胎和釉之间,釉下的青花纹饰永不褪色。  相似文献   

11.
孟耀虎 《收藏》2007,(11):70-71
临汾古称平阳,平阳窑在今临汾龙祠、峪里一带,窑区范围较大。平阳窑在早期文献资料中未见记载,民国初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记述:“平阳窑,在山西平阳,宋时所建。其胎与釉皆白中闪黄,微具土色,而制皆仿北定居多,故又称日土定。平阳真者,其胎之色纯似黄土,其质在半瓷半瓦之间;其釉光而且润,细而发黄,多有蛇纹开片。”许氏所说平阳窑白瓷的胎釉之色和今天的考古发现相近,  相似文献   

12.
李训刚 《收藏界》2013,(2):46-46
宋吉州窑彩绘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为多见。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相似文献   

13.
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绘于生胎表面后,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它的魅力体现在,首先,其绘画工具主要是毛笔,使得青花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韵味和水墨效果;其次,其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蓝彩淡雅青翠又永不褪色;再次其装饰效果白蓝相映,纹样雅俗共赏;进而其制作优良而又实用,因颇受世人喜爱,而被后世称为人间瑰宝。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10)
正明清德化白瓷中以人物塑像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尤以佛、道人物居多。其中,道教人物塑像非常丰富,除了佛、道皆崇拜的观音像形式多样、数量巨大以外,其他道教人物塑像还有妈祖、文昌帝、土地、北帝、八仙、福禄寿三星、麻姑、临水夫人等。这些人物塑像胎釉洁白细腻、温润晶莹,衣纹生动飘逸,表情温和含蓄,具有相当高超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魅力。有的名家作品往往在塑像的背后钤印章款。现笔者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作为本文之概述范例。  相似文献   

15.
周方清 《收藏》2008,(2):91-91
景德镇元代延祜期青花瓷与至正中、晚期青花瓷有所不同。至正期青花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莹润细腻,延祜期青花瓷施青白透明釉,显山青褐色,胎釉莹润透亮,釉面不光滑显出哑光,手摸似懦米感。瓷胎质较疏松,往往器身胎中留有小颗粒石显青色,这是胎土淘洗不细所致。延祐期瓶罐内壁不施釉,腹下部修胎明显,器物内壁采用分段制作,瓶罐内壁颈部多有接口,内壁腹中部有接胎痕,  相似文献   

16.
梁姝丹  胡健  夏晨光 《收藏》2009,(5):73-73
阜新市博物馆度藏一件元青花鸳鸯卧莲纹玉壶春瓶,属于馆藏二级品,不失为存世不多的元青花瓷特色之作。 瓶残高2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4厘米,口残,颈细长,圆腹,圈足稍外撇,足底宽厚。底施釉,刮削不甚工整。圈足边缘露胎,有粘砂。灰白胎,胎骨稍厚,结构紧密。釉汁光润透亮,呈鸭蛋青色。  相似文献   

17.
陈兴新 《收藏界》2011,(5):72-74
建窑兔毫盏是我国宋代福建建阳窑烧制的黑釉茶盏(建盏)中的窑变类名贵品种,是以其如丝似毫的窑变色彩流纹命名的。北宋时始烧制,南宋时最为繁盛,元代不再生产。建窑兔毫盏的造型特点与所有建盏一样胎骨厚重,口沿薄,深斜壁,小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釉不到底,有垂流釉圈,底足部露胎,胎黑色,胎质粗而不润但十分坚硬,釉呈黑色或黑褐色,少量青黑色,釉层中流淌着丝丝如兔毫般的流纹。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14,(6):144-144
青花海水龙纹浮雕梅瓶 胎土:灰白二元配方;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蓝艳,釉面有晕散现象和淌釉炸开颗粒状,有缩釉现象,集釉处有凹下现象,呈现紫褐色,且用放大镜看有蜘蛛网纹,胎体内部采用手工接胎技术,釉面光泽柔润;造型:丰肩到腹部渐收,底足较浅,有粘沙,有釉癍,修足不太规整,底部可见旋削纹,接胎底处有裂缝;纹饰:典型的龙纹画法,线条流畅刚劲;气泡:多数小气泡中夹有大气泡,且无中气泡过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宋时期的四川邛窑将胎装饰(刻、划、剔、堆、贴、雕、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瓷器于一身,表现是很突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刻、划花彩绘大盆。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8,(9):44-45
五代耀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耀州窑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五代耀州窑创烧出天青釉和淡青釉,在青瓷中创造出面貌一新的品种。其以青瓷为主流,青釉有灰青、青绿、天青、淡天青等色调。兼烧少量黑釉、酱釉瓷及白釉褐绿彩瓷。器胎可分为黑胎和白胎两类。黑胎呈黑灰与铁灰色,胎体外施有白色化妆土,化妆土上再施青釉。白胎出现较晚,呈白色或淡灰白色,一律不施加化妆土,釉层直接挂坯上,其数量比黑胎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