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陕西省长武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众多,其中不乏陶瓷品种,最有名的是元末明初青花象车人物图罐(编者按:介绍文章见本刊2011年7期),除此之外,还有4件宋代耀州窑青瓷精品,即青釉六曲刻花碗、青釉六曲花口盏、青釉葵口莲花纹盘和青釉瓜棱形钵。这四件青瓷造型精美,釉色匀净,都为长武县博物馆旧藏。北宋青釉六曲刻花碗(图1),高5.9厘米、口径11.3厘米。侈口,圆唇,斜壁,深腹,圈足。内壁有六条浅色竖线将碗内壁均分为六部分,  相似文献   

2.
孔海 《上海集邮》2005,(4):14-15
1998-22-1为龙泉窑瓷器北宋·五管瓶(参见980911),通高39.7厘米,口径8.7厘米,腹径20.5厘米,底径9.6厘米,盖宽12.8厘米。直口,深腹,肩缘有荷茎状5管,管下贴一圈水波纹,下腹用凸棱将其分成六格,格内饰卷草纹和浮雕式莲瓣,瓣面上垂,瓣脊凸起,瓣内饰精细的篦纹。瓶盖为一朵覆莲,盖钮为荷叶和花蕾,上层为出水荷叶,中层为池塘,塘内四只鸭在戏水,其中两只嘴衔小鱼,另两只在觅食。胎灰白,施淡青色釉,釉层温润,薄而均匀,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缛,为北宋早期龙泉窑的代表作。现收藏在龙泉市博物馆。1976年冬,龙泉县派路线教育工作组下乡,住在茶丰乡(现为…  相似文献   

3.
高丽青瓷龙纹罐,为朝鲜高丽时代(918-1392年)康津窑烧制的产品,俗称“高丽瓷”。年代相当于中国南宋时期,距今约800年历史。1960年安徽滁县出土,器物完好,釉面光亮,风格秀丽。此器为直口,平唇,丰肩,腹上鼓下斜收,圈足。高23厘米,腹径27.7厘米,足  相似文献   

4.
笔者收藏一件红陶尖底瓶,浅红色泥质陶,烧结较密实(见图)。通高44厘米,口径5.5厘米,颈长8.2厘米,上肩径17厘米,下腰径13厘米,腹长22.5厘米。直口、长颈、  相似文献   

5.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釉里三彩蟋蟀盖罐(图1),堪称康熙釉里三彩瓷器的标准器。此蟋蟀盖罐为1952年陆士基先生所捐。口径12.8厘米,通高8.9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1.7厘米。器型浑厚挺俊,  相似文献   

6.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对矾红粉彩高足盘(图1)。盘口径18.5厘米,高8.5厘米,底足高5厘米,足径8.4厘米,足厚0.5厘米。花瓣口,浅折腹,坦底,高圈足。底胎较厚,呈饼状,中心厚,外  相似文献   

7.
宋康年 《收藏界》2013,(8):64-64
清代粉彩瓷的图案纹饰,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其中仕女图也是经常选用的题材之一。这里介绍的一对粉彩仕女图双耳瓷瓶(见图)就是清晚期的典型器物。该瓶体形硕大,高46.5厘米,囗径19厘米,底径16厘米。撇口,曲长颈,双花耳,溜肩,椭圆腹,腹下渐收,矮圈足。腹上一面绘有六个仕女聚集在一棵盛开着鲜红梅花的树下,囗径19渐收,树下,  相似文献   

8.
从珠山东麓拾级而上,步入龙珠阁——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陈列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统青花云龙纹大缸(图1)。此器高75.5厘米,腹径88.8厘米,直口、深腹,造型古朴稳重,恢弘  相似文献   

9.
王军 《收藏界》2013,(5):68-68
此件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见图),口径8厘米,高20厘米,底径12厘米。缺盖,圆口,深圆腹,假圈足,器形周正,圆润丰满,常称之为"西瓜罐"。罐口沿饰一圈回纹,回纹下面为如意云肩纹。主题纹样装饰在罐身两面开光处内,一面开光处内画面绘春暖  相似文献   

10.
张天琚 《收藏》2010,(3):31-31
几年前,笔者在一位藏家处欣赏到邛窑十方堂窑模印莲花纹花口高足盘(图1)。此盘最大直径17.5厘米,高约5厘米,底足呈喇叭口状。盘面模印多达4个层次:中为莲蓬花须,四周围以莲瓣,莲瓣上面呈半圆形突起,盘沿为花口。器形以金银盘为样本,胎薄釉润,做工精细,虽口沿有残缺,仍堪称五代邛窑珍品。笔者认为它并非一般民用瓷器,而可能是官府督造的进献皇室或高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收藏》2009,(3):75-75
安徽青阳县博物馆藏有一对带座元青花玉兔纹净瓶,系1984年该县庙前镇团结村出土,瓶高19.5厘米,腹径7.8厘米,底径4.5厘米。直口,细长颈,颈中部有宽0.8厘米、厚0.2厘米的凸轮。颈由上至下渐粗,微鼓腹,腹下微收,至胫部以下外撇,宽圈足,足内凹,足底未施釉,砂底。瓶座为筒鼓式,足径7.9厘米,菱花形折沿,座颈呈束燃腰六边形,座身镂雕花窗,莲花形圈足,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览了一批来自香港收藏家杨永德伉俪珍藏的黑釉瓷,其中有一件西夏黑釉剔花大罐,很可能就是文献中酿造火迫酒的实物(图1A)。该罐小口残,口沿有一圈曲波弦纹。广肩,肩上有四系,腹下内收,玉环底。通体除颈部一圈露胎留白外,余饰白地剔黑花纹三层。纹饰精美利落,造型豪放粗犷,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13.
李训刚 《收藏界》2013,(8):63-63
这款宋代的青白釉执壶现藏于江西九江博物馆内。壶高22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厘米。喇叭形口,束颈,细长流,扁条形柄,鼓腹,底内凹。肩部刻划花纹,腹部刻划三道弦纹。通体施青白釉,底无釉。执壶为古代盛酒用具,注为温酒用具,两者通常配套使用。经专家鉴定,这款青白釉执壶为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据该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最初的执壶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已形成了这种执壶  相似文献   

14.
何闽生 《收藏界》2013,(6):46-47
十年前,我在本地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清代青花瓷罐。2011年7月11日,"CCTV《寻宝》专家走进连云港"鉴宝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行。该罐经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邱小君先生鉴定为真品。此罐(见图)高23.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厘米。口沿部绘有14个乳钉纹,罐内腹壁上因柴窑烧制而自然形成的5个鸡爪纹,罐底圈足无釉处露出火石红,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在内蒙古包头市古玩市场,从一名泉友手中购得两枚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一枚面星,一枚背月。面星钱径3.25厘米,重3.2克,厚0.13厘米(见图),背月钱径3.25厘米,重2.9克,厚0.13厘米(见图),两钱锈蚀不严重,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可能是北方干沙坑出土的。两钱字迹有所不同,背月钱字体稍大一些,属于大字版的。听泉友说是从600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青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西晋釉陶堆塑人物谷仓罐,1987年6月出土于该县庙前镇,一级文物。釉陶罐通高32厘米,最大腹径26厘米,底径17厘米,灰陶质地,胎体厚重,腹上部施青黄釉。罐肩部以上由五联罐与人物堆  相似文献   

17.
梁姝丹  胡健  夏晨光 《收藏》2009,(5):73-73
阜新市博物馆度藏一件元青花鸳鸯卧莲纹玉壶春瓶,属于馆藏二级品,不失为存世不多的元青花瓷特色之作。 瓶残高2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4厘米,口残,颈细长,圆腹,圈足稍外撇,足底宽厚。底施釉,刮削不甚工整。圈足边缘露胎,有粘砂。灰白胎,胎骨稍厚,结构紧密。釉汁光润透亮,呈鸭蛋青色。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20,(9)
正白银地区发现的两件人头钮盖陶罐,造型较为独特,器盖钮均为人头形,不仅为研究史前人头钮盖类陶器增添了新的资料,而且能够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白银地区史前人类生活和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两件人头钮盖陶罐及相关研究会宁县博物馆藏人头钮盖红陶罐(图1-1),1990年出土于会宁县丁家沟乡荔峡村老人沟遗址,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红陶泥质,口径9厘米、底径11.2厘米、腹径24厘米。人头钮盖(图1-2),斜溜肩,鼓腹,腹下部斜收,平底。盖钮为人头形,头顶略有脱落,  相似文献   

19.
这件青花开光仕女莲花纹筒式瓶(图1)属装饰陈列用瓷。器身高20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厘米。撇口,腹身呈直筒状,浅圈足。胎壁较薄,胎体较轻,胎质较为细洁。釉色白中微闪青,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耀眼,青花发色呈青蓝色。瓶颈部绘以折枝花果纹,腹壁周身釉下绘八个长条形开光,内间绘仕女和莲花两种图案,相间环绕排列,组成一圈完整的画面。仕女长脸、细目、樱唇,修颈、削肩、柳腰,在庭院中的蕉叶之下,手执一花,仪态呈娇愁无力状,其人物造型比例亦有失准确,构图亦趋向简洁,但眉目清晰,线条流畅。所绘的莲花也较为图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2,(6):8-8
天蓝丁香紫鼓钉洗 敲钉洗,柬官钧的代表器型之一,相传为宋徽宗梦中所见,大臣周邦彦依徽宗所述命人烧造而成,亦被历代帝王搴为传世之宝。至清代,钧窑鼓钉洗成为清官珍藏的陈设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钧月自釉鼓钉洗底部便刻有”瀛台香廉殿用”款记。 本器为任星航先生复原宋钧柴烧工艺后,依据故宫博物院传世宋钧制式烧造。离9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181米.敛圆口.浅艟平底,下承三如意云形足,腹形如鼓,意欲取鼓之节奏韵律。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饰鼓钉两周,上缘21枚,下缘18投。外壁通体丁香紫釉,釉彩不均,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非巧思可以成就。边棱及鼓钉呈米黄色。器内施天蓝色釉,内壁边缘密布蚯蚓走泥纹。该器底部施褐色护胎釉,刻有数目字“一“,周缘并有支烧痕18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