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花 《收藏界》2010,(5):123-124
《收藏界》:您收藏了不少"宝贝",能否谈点其中的乐趣? 王铁成:就是觉得好玩,这些小玩意有记忆,又有年头,又有历史,又有文化。瓷器、玉器、书画、杂项我都有涉及。十年前我曾买过8张明清时期的画,有嘉庆、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当时买的时候便宜,不到一万块钱一张,后来都出手了,如果保留到现在那就增值了,但我主要是为了玩,所以也不觉得亏,而且现在书画的复制品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2.
张海成 《收藏》2006,(1):152-152
河南这么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收藏有全套《收藏》,我即是其中之一。我爱收藏,才爱《收藏》。当年旅行结婚到西安,初次见到这本当时并不起眼的《收藏》,完全没有想到他会坚持到今天且茁壮成长。十多年走过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一路走高,收藏事业也一路火爆,《收藏》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作为一个老读者,我给杂志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秋峰 《收藏》2013,(1):171-171
说起我的收藏之路,与《收藏》杂志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了一本《收藏》杂志,随手翻阅,越看越喜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我就从该古玩店借阅了当年的《收藏》杂志。1994年,我开始订阅或购买《收藏》杂志直到今天。20年来,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变更了好几次,给订阅《收藏》带来不便。为了看全《收藏》,除订阅外,我或者从报刊亭购买,或者借阅其他藏友的,或者年底从杂志社邮购当年杂志。  相似文献   

4.
当体收藏     
施晓川 《当代体育》2010,(16):79-79
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刚刚结束,再一次翻开告别半年之久的《当代体育》,惊奇的发现它已经经过了不同形式的改版.最大的意外是它来到了天津,这个从小育我长大的故乡。作为当体多年的忠实老读者.一年前随着忙碌的工作调配.来到北京的我一下子寻觅不到了《当代体育》的下落.  相似文献   

5.
蓝翔 《收藏》2006,(11):59-59
促使我写此文的动因,是1995年在广东惠州举办的华夏民间收藏展上与《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的会面。此前虽然拙文多次发表于《收藏》,但我无缘和主编相识,这是第一次见面。他提出聘请我担任《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要我多写关于海派收藏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黑色烟火 《新体育》2014,(10):105-105
刘翔结婚了,可这个国民儿子的婚结得不安生。 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儿,最多也就两家人的事儿,但刘翔结婚不是,他就像全国人民的儿子,他结婚就是全国人民娶儿媳妇。看网上这阵仗,一个一个就跟自己外出打工的儿子在年底突然带着大肚媳妇儿回来说要结婚似的,直接炸了锅。  相似文献   

7.
冯振山 《收藏》2009,(5):162-162
《收藏》2008第6期登刊了福建连城李贞刚先生《邹圣脉和他的〈幼学故事琼林〉》一文,读后感触很深,启发极大,让我立即想起七八年前曾用3个古钱换下同学的一部上海文瑞楼精校新增绘图《幼学故事琼林》。  相似文献   

8.
语录集锦     
《网球天地》2008,(8):22-22
"我旅行的时候总带着2、3本书,但是我没想到他能写书,因为他跟我说他一向不看书。"——第一次拿到好友安迪·穆雷的自传《反击》,乔科维奇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了不到30秒钟就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刘春珍 《收藏》2007,(1):154-154
接触《收藏》不是很久,可我喜爱她已经很深了。 第一次买到《收藏》是一个偶然。两年前,我和朋友路过一家书店,我随手翻阅着其中一些时尚杂志,这时装帧精美的《收藏》映入我的眼帘。以前我也买过一些有关收藏的书刊,但内容这么全面的杂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当即买下来。从这天起,我就结交了一位相识恨晚的好友,也是从这天起,阅读《收藏》成了我生活的乐趣所在。闲暇时翻阅这本精美的期刊,欣赏每一篇美文,带给我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也让我开拓了视野,同时也使我这个原本不爱学习历史知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历史迷,那些历史年代和人物一下变得很清晰。我很感慨,如果能早点看到这么好的杂志,我的历史知识就不会学得那么烂了。  相似文献   

10.
元旦放假3天去了一趟宁夏,专程采访大作家张贤亮。2007年12月,张贤亮被央视、新浪网、《北京晚报》《收藏界》等12家媒体推选为"2007年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张贤亮是作家、企业家,和收藏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访和观赏了张贤亮的"西部影视城"和他的收藏。  相似文献   

11.
金娜 《收藏》2012,(12):44-47
2012年春天,沾艺术家蔡小松的光,到纽约参加亚洲艺术周。他的作品在纽约富勒大楼做了题为《中国文人》的专题展览。策展人龙美仙女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作了香港苏富比的CEO,在纽约收藏圈有着极高的声誉。美仙很早就告诉我,她的好朋友杨致远邀请我们去喝下午茶,一起聊聊中国水墨和收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那是在上世纪1979年,期刊的出版发行再度兴起,我们单位来了久违的报刊征订目录。那时我正好是26岁的小伙,本该长知识的时候历经“文革”文化沙漠,见到征订目录上所列的期刊真有如饥似渴的感觉。当时我是个初级美术爱好者,喜爱涂涂沫沫,写写画画,自然首选《美术》杂志,但是那时的紧俏杂志都是“限额”的,《美术》杂志就在其列。正如后来的新邮预订,只有老订户和有关方面才有资格订阅。一气之下,就把目光盯住了新创刊的《世界美术》,我与同事们调侃说:“不让订中国《美术》,那就订《世界美术》吧。世界包含了中国,这本杂志肯定不赖!”  相似文献   

13.
收藏大画家     
高玉涛 《收藏界》2010,(1):146-148
年关将近,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百事缠身忙的不可开交,今年依然。可就在此时,两位很有身份的朋友却忙中“添乱”,同时向我推荐一位旅美画家,并且郑重指出:“这是位杰出的艺术精英,你们《收藏界》如果不给予高度关注,还算主流媒体吗?”嘿,好大的阵势,至于吗?不过,我一看画家照片,顿时来了兴致,脱口问到“陈逸飞!”不对,万众瞩目的天才油画家陈先生已过世了。  相似文献   

14.
垂钓江湖,游钓大海,对于年近80的张伯来说,永远是个甜蜜的梦。张伯老家宁波,少年时就喜欢钓鱼,后来当了海员,在茫茫大海拖钓过美味的金枪鱼。提起那种获鱼的快乐,张伯常常激动不已。如今,想找片水域垂钓很难。跑到郊区的淀山湖和远郊的太湖去垂钓吧,计算行、住的经费就吃不消。回到老家去海钓,非得上舟山外岛才行,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也是很不现实的。好在张伯的儿女们孝顺,出差在外,经常带些钓具配件送给他。加上他自己多年的积累和收藏,各种各样的钓具摆满了半间屋子。张伯说,如果我开钓具店,定是一间品种齐全的店。只是我不想开,只想收藏,…  相似文献   

15.
雁子 《收藏界》2012,(8):98-103
仰慕董大勇先生很久了,藏界名家,泉界翘楚,艺坛老兵(原《音乐天地》杂志主编)。未见其人,常见其文,洋洋洒洒,博大精深。见其人如见其文,器宇轩昂,潇洒倜傥。我给《收藏界》"打工"近十载,写过不少国宝精英,怎地就忽略了身边的这位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轮到我写他的时候,董先生竟是坐在轮椅上接见我了,眼泪偷偷地滴进腹中。  相似文献   

16.
廖国柱 《收藏》2013,(7):125-125
我是《收藏》创刊伊始的老读者。当时初涉收藏,恰逢《收藏》创刊,从此《收藏》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直到2005年初,我斗胆给《收藏》寄去《新年画留住伟人足迹》一稿,没有想到竟得到一个意外惊喜,主编杨才玉在百忙中给我打来电话,通知稿件拟用,从此我便与《收藏》结缘。更没有想到的是,我与责编昭林老师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笔会",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保持这种最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这在编者与作者之间并不多见。他的信总能鼓起我的自信,如他寄给  相似文献   

17.
廖国柱 《收藏》2013,(13):125
我是《收藏》创刊伊始的老读者。当时初涉收藏,恰逢《收藏》创刊,从此《收藏》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直到2005年初,我斗胆给《收藏》寄去《新年画留住伟人足迹》一稿,没有想到竟得到一个意外惊喜,主编杨才玉在百忙中给我打来电话,通知稿件拟用,从此我便与《收藏》结缘。更没有想到的是,我与责编昭林老师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笔会",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保持这种最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这在编者与作者之间并不多见。他的信总能鼓起我的自信,如他寄给  相似文献   

18.
刘远书 《收藏》2008,(4):169-169
我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1995年偶然在一张报纸上见到介绍《收藏》杂志的消息,因家穷,就只去订了一季看了三期,觉得很有看头。于是我也着手从钱币和瓷器方面去收藏。我记得刊中当时介绍说有人收藏砚,后来又刊登了北京阎家宪先生关于曹雪芹观的流传经过和他本人的藏观事迹,方知砚也有深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罗德曼工资达到了900万美元,不过这是1996—1997年度的事。以前他年薪250万美元.大手大脚的罗德曼有点儿不够花,再说他是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常客.别看在球场上骗裁判的“千术”高明,到了赌桌上罗德曼是个地道的“雏儿”,逢赌必输。逼得他的经纪人严格控制财产,每月只给他一万美金开销.如何够罗德曼挥霍?今年罗德曼挺走运,拿了总冠本不说,知名度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这不.好莱坞大导演贝尔门特登门请他出山,在《殖民者》中任男主角,片酬不低于回000万一比什么汤姆·克鲁斯、施瓦辛格之流也差不到哪去。这还不是罗德曼今年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中外人士点评中国男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2000,(20)
“梦之四队”称赞中国男篮谈起对中国队的印象,美国“梦之四队”队长佩顿开口就夸:“我觉得这是支很优秀的年轻队伍,两个中锋尤其出色。我参加过上届奥运会,王治郅当时是个新人,现在他篮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更让我吃惊的是,我知道《时代》报道过他,但想不到他这么灵活,而且一上来就盖了我帽(大笑)。”基德说话非常谦和,他说他知道王治郅和姚明现在到NBA打球“还有问题”。“他们不是球技存在缺陷。我知道中国的母队不愿放人。他们差就差在防守,如果不到NBA,他们的防守技术很难提高。”卡特和阿伦两位年轻球员在比赛中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