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焕英 《收藏界》2012,(8):63-67
红绿彩瓷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红绿彩瓷主要有两大类产品:一是日常用品,如碗、盘、杯、瓶、罐、枕等器  相似文献   

2.
梅瓶,是瓷瓶的一种,据说是因为此器瓶口较小,仅能插入梅枝而得名。梅瓶的式样在《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的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窄,抵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它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洛阳博物馆珍藏的白地黑花鸳鸯戏水梅瓶是一件典型的宋代磁州窑梅瓶。这件宋代的酒器是1970年在洛阳宜阳县董庄乡洞子沟村收集的。梅瓶高4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5厘米。它小口短颈,  相似文献   

3.
王依农 《收藏》2020,(5):14-21
2004年,金华市金东区东孝道陶朱路的城北公园发现一座宋代古墓,发现时该墓已被盗一空,文物散轶皆尽。经当地文物与公安部门联合,迅速破案,并集中整理出一批该墓出土的宋代文物。清理后,发现残损墓志一方,铭有"宋故朝散郎舒公墓志铭"等字。按朝散郎为宋文官制,元丰前从七品,后升为正七品,遂知此墓为宋代士官之葬,又舒氏于金华为地方大族,此墓所出器物,皆材质丰富、制工精良,多为香、茶、酒等诸事所用,综合反映出宋代江南文士的器用面貌,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马广彦 《收藏》2007,(8):63-64
扁壶,又称扁瓶,主体呈扁圆或扁方形壶腹,两侧有桥形或半圆形系,底部方形或椭圆形,圈足侧而各有一孔,因其可穿绳背挂,故又叫做穿带壶(或穿带瓶)。该器型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为陶器,西晋时始有瓷制器。辽、宋、金、西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流行,适于游牧、行旅中作酒壶或水壶用,多为黑釉、黄釉、褐釉及白釉印花器(图1)。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11)
正李居柔墓是涉及金代文物的新资料,出土的耀州窑月白釉玉壶春瓶、酒盏和青釉长方形劝盘、贮酒所用的梅瓶是配组成套的金代酒具组合,钧窑碗盘品质亦高,其作为纪年器物所显示的诸般胎釉特征,是金代同类瓷器的重要断代参考。出土铜镜为金代仿古铜镜,錾刻文字为山阴县监管铜镜铸造售卖之铭,风字形两足石砚造型作钟形,这种钟形在宋金铜镜中也有采用,亦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刘明科 《收藏》2014,(1):76-80
雨鼎造型比较独特,属西周早期难得一见的宝物。立耳,平沿,方唇,深圆腹,壁较直,三柱足较粗。腹部四面有扉棱,脊棱状若勾环,口沿下饰两两相对的张口卷尾状夔纹,腹中部饰直棱纹,腹下部饰三角形垂叶纹,足上部饰兽面纹。鼎内有一铭文"雨"字。通高19厘米、口径16厘米(图1)。依据该鼎腹的纹饰与鼎内的铭文,可称其为直棱纹鼎或雨鼎;北京故宫博物院称其为水鼎。这件雨鼎是1927年秋冬,由土著军阀党玉琨从陕西宝鸡戴家湾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7)
正(0731)83750896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口径7.3cm高23.6cm该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微外撇,造型秀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颈、腹之间绘有龙纹,底无款识。玉壶春瓶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创烧于北宋,并成为传统器型一直延续至今,甚为精美。荷花婴戏纹定窑瓷枕长23.5cm高9 8cm此瓷枕枕面上刻荷花婴戏纹,人物生动,线条流畅。中部稍凹,形成曲线优美的枕面,寓意圆满。枕边有刻花,其造型独特别致,充分显示了定窑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刘敏 《收藏》2011,(10):76-78
"镇江博物馆藏有一件墨地白釉开光素三彩西厢人物故事图方瓶。此瓶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1厘米。平底,底部内凹成方形,内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瓶身饰多组开光,内绘人物图案。"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7,(10)
在千姿百态的古陶瓷器型中,小口、短颈、丰肩、修腹、敛胫的梅瓶,可说是最具东方神韵的陶艺器型了。由于梅瓶造型俊美挺拔,轮廓线圆润流畅,在很长时间内就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瓶类器型之一。梅瓶定型于宋(时称经瓶,即酒瓶),历元明清各代,虽造型略有变异,但轮廓不变,特征未改,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收藏界》2013,(5):57-59
商丘市睢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高31厘米,腹围80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6厘米,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罐直口圆唇,丰肩弧腹,足胫外倾,圈足。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饰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主题纹饰为鱼纹。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21)
正直百五铢背"为"钱(见图),广穿厚肉,上下右左顺读,面背皆有内郭。正面钱文"五铢"二字略显瘦长,"直百"二字则稍宽肥;钱背所镌"为"字在穿口左侧。据说钱文为诸葛亮所书。是钱为青铜质地,直径28毫米,重7.8克。整个钱体布满硬锈,是典型的出土之物。钱币学界将直百五铢背"为"钱称为"犍为五铢",因其铸地在四川犍为县,  相似文献   

12.
唐青花,是唐代白釉蓝彩瓷器的简称。其具有三个区别于陶器的主要特点:一是胎为瓷土(高岭土),而陶胎多系一般粘土;二是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陶器则多在900℃左右;三是胎质细密不渗水,陶器却胎质疏松且渗水。蓝彩器则是唐代的低温釉陶,类似唐三彩,或就是其中的一种,学术界一般认为这类器物是唐青花的前身,即初创阶段的唐青花,称之为"白釉蓝彩器"。总之,二者有着一定的关联,既有不同,也有一些相同之处。在此,我们仅就河南发现出土的唐青花与蓝彩器精品  相似文献   

13.
李朝春 《收藏界》2010,(8):53-58
玉壶春瓶始烧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宋代,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酒具。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元明建水窑也大量烧制玉壶春瓶,并用于随葬,在建水古窑遗址、个旧王林寨小满坡明代墓地、红河牛皮寨明代墓也有出土。其特征为青釉青花,这是建水窑青花与内地青花最大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正宋元时期有一类酒具,内有机巧:杯底覆有一盖,作覆杯状,盖底镂空数口为注水口,盖顶亦镂一孔,盖内罩有一小瓷偶,头露于孔外,注酒则瓷偶升起,旋转浮舞于波光之中。今常称其为"公道杯",然而"公道杯"注满则漏,防止饮者贪杯,故又称"戒盈杯",与此类不同,如见西安元墓所出一套龙泉青釉公道杯(柴怡:《高陵元墓新出土龙泉窑青釉公道杯》),内置瓷偶,联通外底,酒满则从胸前口内流于盏外(图1)。大英博物馆藏一例,原属大维德艺术基金会旧藏,编号PDF.47,为金代钧窑制品。天蓝釉色,内有覆盖,盖身饰若莲苞,下罩一瓷偶,注酒旋浮。香港苏富比于2017春曾售一例,原为安  相似文献   

1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4):140-140
草叶纹铭文铜镜 蟾蜍形钮,钮座外围绕方格铭文带,铭文逆时针读,各边有铭文二字,共八个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乳左右各有一对称连叠草叶纹。镜缘饰内向十六连弧纹。纹饰精美、锈色自然。年份为汉。  相似文献   

16.
一、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高30.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常携琴会友,又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6,(23)
正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日,金石名家张燕昌在杭州获得伏鹿匝一件,内铸刻铭文"子孙父癸"四字。次年,张氏亲手绘制《伏鹿匝盖图》并题记,还附黏铭文拓片一纸,制成条幅。张燕昌(1738~1814年),字文鱼,号芑堂、石鼓亭长、金粟山人等。浙江海盐人,为浙派印人丁敬之高足。擅书画,精篆刻,能刻竹。嗜金石,凡商周彝器、汉唐碑拓无不潜心搜剔。曾摹绘鼎彝碑刻数百种成《金石契》一书,还曾翻刻范氏天一阁《石鼓文》。著有  相似文献   

18.
1968年7月,在发掘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有一件人物造型的青铜灯具给人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它就是根据灯上铭文而命名的"长信宫灯"。  相似文献   

19.
王光青 《收藏界》2012,(2):68-68
青花加紫郭子仪祝寿大瓶(见图)高81厘米,口径29厘米,腹径120厘米。夔龙双耳,形制硕大,造型丰满浑厚,青花色泽明快,绘画满工精细,人物、景致、纹饰都极为精彩。大瓶的主题纹饰是一幅郭子仪祝寿图。郭子仪(公元697-781年),唐代著名军事家,字子仪,华州郑县人(今陕西华县),武举出身,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他的七子八婿都是朝廷显官,据说寿宴上,  相似文献   

20.
玳瑁釉盏和黑地白花莲纹瓶,南宋吉州窑烧造的生活用具,安徽省博物馆藏品。前者是1959年由上海博物馆调拨的,后者为1955年安徽巢县宋墓出土。两器皆完好无损,为宋代瓷器珍品。玳瑁釉盏,碗式饮食用具,口微敞,斜直腹,矮圈足,高5.5厘米,口径11.3厘米,足径3.6厘米。通体施黑釉,釉质晶莹,肥厚滋润,釉面呈玳瑁状的黄褐色斑块。近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