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着重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评机制、教学资源、艺术环境六个方面对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严重缺失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策略。 相似文献
2.
苏春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4-67
艺术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培养手段和渠道。针对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需从转变观念入手,以课程设计、建章立制、资源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为突破口,切实改变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现状,促进公共艺术教育规范、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素养,体现的是对教师理想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既应该包括普通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又必须具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独特的专业发展素养,这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角色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扩大,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型人才,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办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在新形势下必须探索一条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办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职业院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进行专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专业文化可以助推专业向前发展,并论述如何进行专业文化建设以有效助推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如俊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16-18
职业院校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走出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制器"教学、技能教学、实习教学、培训教学的四个误区,坚持职业院校专业教育软硬技能、通专教育、项目理实、内外结合的四个并重,从而为现代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大学办艺术专业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迄今为止,对于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发展问题,在理论上仍处于初级探讨阶段,在实践上,处于摸索之中。为此,本文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分析了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建设亟待重视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借鉴生态位理论,厘清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重叠现状,提出拓展生态位宽度、提高生态位适宜度、降低生态位重叠度等策略,促使青年教师全方位、专业化和异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市场营销业态,为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因此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要创新路径,并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等对策,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智能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大学的历史作用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管德明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7(4):89-92
职业大学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她的办学特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本分析了职业大学的历史作用,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体制诸多方面论证了职业大学将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继续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生日后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同等等原因,学生的素质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其中占有重要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从辅导员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该坚持的原则、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和策略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3.
王学杰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9):19-20
当前限制高职学生扩展发展空间的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潜在素质薄弱。高职教育的发展,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也要重要培养学生的素质,促使高职学生成为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保证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铁中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6-29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诉求,需要我们树立通识教育理想,明晰通识教育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实务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国企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落后影响着办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国企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实施策略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教师实际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尊重教师个性心理发展,让教师有更多自主权;立足于教学模式改革,着眼于教师文化建设;坚持评价方式科学性,注重产学结合诊断教学;倡导政府与企业协作共建,把国企院校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张华敏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11-11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受到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学校层面的管理度向、规划度向、评价度向、校园文化度向以及情感度向探讨高职院校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庆文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02-103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机制,要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立意高远,“蓄之以势”;要强化目标引领,为教师提供“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动力.“励之以用”;要建立约束与自我约束、约束与破旧立新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导之以渠”;要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见成效,“成之以果”。 相似文献
18.
龚春芬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5):122-125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从事某一专业教学的教师群体,在他们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够支撑他们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发展具有独特性、整合性、动态发展性和职业性的特征。教师专业知识讲授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高专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审思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探寻加强通识教育的路径,正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追求。通过分析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当前高职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高职学校强化通识教育必须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实施通识为本、专识为用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重视实践体验、设计合理课程体系等策略,以期提高高职学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特征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梅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43-45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向度的含义: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这些构成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方向。依据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向度,本研究构建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框架,以期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