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曾制造了一个叫做“满蒙”的政治地理名词,相应地制定了侵略这一地区的“满蒙政策”。随着日本侵略势力的扩张,“满蒙”这个地域概念经历了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相应地每个历史时期的“满蒙政策”也有不同的内容和具体目标。从地域范围来看,日本“满蒙政策”经历了由“南满”→“满蒙”(南满、东蒙古)→“满蒙”(东三省、东蒙古)→“满蒙”(东北四省、东蒙古)→内蒙古(察哈尔省北部)→“蒙疆”(察哈尔省、晋北、绥远省)的演变过程。在每个发展阶段,日本“满蒙政策”的不同内容和目标都是为其侵占中国、称霸亚洲各国的侵略行动服务的。这是日本“满蒙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为追求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独有的排他性垄断权利和利益”,日本自日俄战争前后始,先后与英、法、俄、美,尤其是俄国签订划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利益范围”的条约,形式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拥有所谓“满蒙特殊利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前后,以信夫淳平为首的日本御用学者将“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利”合称,“制造”出“满蒙特殊权益”一词,以此渲染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不同于一般或共同“条约特权”的特权。将“特殊权益”所在地等同于“特殊利害关系地域”,再等同势力范围(利益范围),就是信夫淳平自洽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推行"大陆政策",期间新造了政治地理名词--"满蒙"。诸多日本女性作家旅行、旅居"满蒙"并以纤细笔触创作了众多相关文学作品。一些作品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丑化中国,渲染"五族协和",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在文艺领域的渗透。同时亦有作品对战争及殖民具有清醒的认识,批判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呈现中国人的善良与大爱,并表达了对日本民众战争认知及日本历史教育的忧虑。女性作家战争记忆中的"满蒙"叙事,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与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5.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对“关东州”实行殖民统治40多年的岁月里,其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同化,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纵观日本对大连的文化侵略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军政、关东都督府时期(1904.5~1919.4)的殖民文化思想渗透、文化设施初具规模阶段;2.关东厅时期(1919.4~1934.12)的殖民文化统治的推行、扩张阶段;3.关东州厅时期(1934.12~1945.8)战时殖民文化统治强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掩人耳目,弥盖侵略罪行,于1932年3月扶植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其实,日本早有此谋。罗继祖在《我的祖父罗振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一书中,披露了祖父罗振玉所经历的日本谋划在东北成立“独立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有些人贬低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作用提出异议,认为: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远非局限于科技、文教和风俗习惯方面,而是整个维新时期,指导日本人民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并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总方针和总政策;通过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使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从而走上了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9.
八一三战争结束,上海两租界沦为日军围困下的“孤岛”。此后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沪日双方都对对方市场有所需求,上海“孤岛”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仍然大量存在。由于日方的掠夺和统制,这种贸易关系并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的经济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有些人贬低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作用提出异议,认为: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远非局限于科技、文教和风俗习惯方面,而是整个维新时期,指导日本人民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并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总方针和总政策;通过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使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从而走上了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11.
早在明治时期,日本便确立了吞灭中国的计划,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更是将此计划定为国策。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在这场持久的侵华战争中,日本灭亡全中国的既定国策始终未变,而仅仅是在侵华的指导思想、具体政策上作了调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且曾长期把鸦片作为麻醉中国人民意志、削弱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反抗力的软武器。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杀人不见血的软武器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结合在一起,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4.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6,(1):58-63
七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乌兰察布地区犯下了滔天罪行。政治上,日军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扶植伪政权、强化军警特务暴力机器、滥杀无辜、制造"无人区"、强掠劳工、使用生化武器、犯下强奸及"慰安妇"等性暴行;经济上,实施野蛮的经济侵略政策和掠夺物产资源,推行鸦片种植及毒品贸易;思想文化及社会方面,日军实行奴化教育,腐蚀民族精神,通过黄赌毒麻痹民众,毒化社会风气,消磨抵抗意志,达到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6.
"大陆花嫁①"政策是"满洲②移民"政策的重要辅助工具。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出于政治与军事目的,再次提出了向"满洲移民"的计划,并且从1932年开始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屯垦病"的出现使其濒于破产,为了解决该问题,东宫铁男提出了"大陆花嫁"计划,号召女性到"满洲"去。于此同时,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昭和恐慌",经济疲敝,为了摆脱贫困状态,受到日本(政府欺骗性)宣传的影响,部分日本农村女性渴望到达"满洲",开拓自己的新天地;此外,由于媒体的影响,日本女性对于自己的过劳的生活状态不满,开始渴望获得自由,获得美满的家庭生活,因而选择奔赴"满洲"。随着日本的战败,这些来到中国东北的"大陆花嫁"最终沦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文明开化"使得日本女子教育获得合法性。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女子师范学校、教会女子学校、女子专门学校相继开办以及女子留学教育的开始,为日本女子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它普及了女子教育思想、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为儒家文化圈其他国家效仿。  相似文献   

18.
伪“蒙疆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扶植建立的又一个傀儡政权,其所辖地区被日本看作“防共特殊地带”。为了维持侵略战争,日本以伪政府为招牌,依靠行政权力和法令,以强硬的措施从流通、价格、加工、消费等整个领域垄断并掠夺了这一地区的粮食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侵华目的,使该地区蒙汉各族人民陷入了饥饿和死亡的悲惨境地。这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最终导致日本侵略者自身惨败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战后日本环境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初期,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活动和消费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相对滞后,致使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从60年代起,日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扭转了重发展轻环境的政策基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有效地抑制了环境的继续恶化,并使其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这已为历史所证实。英国发动侵藏战争,阴谋控制西藏,这是资本——帝国主义炮制“西藏独立”的开始;英国策划西姆拉会议,炮制“麦克马洪线”,使“西藏独立”明朗化、公开化;英美等国支持西藏分离势力制造分裂祖国的多起事件,使“西藏独立”活动趋向高潮;美、英、印度等国竭力阻止人民解放军进藏,妄图制造“西藏独立”局面;美、英、印度等国策动西藏分离势力发动叛乱,遭致失败,“西藏独立”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