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因跨国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与争端逐渐浮出,环境安全成为地区安全中一个日益重要和活跃的组成部分,环境安全的区域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东盟国家针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展开了多年的环境安全合作,而环境安全合作的深远意义在于能在长远利益的实现中形成合作的凝聚力,促进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东盟在桂留学人员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文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促进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目标,通过分析在桂东盟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拓展教学方式、提供多元文化环境及构建“网络课堂”等具体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和全球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双边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框架与机制陆续建立,务实合作取得突出成果,为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形势,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还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缺漏、教育形势复杂等诸多不适应。为此,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民间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基层行动、中介监测,注重策略谋划,规范工作流程,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家族共同体的嬗变过程,"复兴"、弱化与淡出等历史场景中的家族共同体作用的阐述,认为尽管人类社会秩序有时是演进秩序和人为秩序的交织运行的结果,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秩序发展进程中,家族共同体应当被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区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第14届东盟首脑峰会宣布启动第二轮《东盟一体化行动工作计划》,同时公布和实施《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其中高等教育以建立知识型社会和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东盟为战略目标。多个文献表明,东盟在有意识地引导东盟高等教育朝向学术共同体和东盟方式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然而,有着不同高等教育体制的东盟10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将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性本质的关注,学习共同体研究已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建构与阐释方面,鲜有中观或微观层面的探究。为此,分析知识观的嬗变及其课程教学诉求,从课程教学层面上探究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构建及其培育问题,不仅为学习共同体研究从宏观理论层面走向微观、走向实践提供了途径,还为变革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民心相通"是增进合作交流的关键节点。作为"第四外交",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载体,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只是繁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区域成功的需要,亦是推动中国-东盟稳定发展、互利共赢、搁置争端、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才的重要机制。回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了"对等性"、"偏单向性"、"差异性"、"政府主导性"及"内部竞争性"等特点。为了切实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需要造势与蓄能,打造高等教育"我的优势";着力挖掘教育输出与援助的"对口需求"等。  相似文献   

8.
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一直是东盟各国进行区域合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盟层面的政治安全合作经历了由暗而明、由隐蔽而公开、由口头到行动的变化过程,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到区域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作为一个既定的合作目标,其合作程度与合作范围对东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新一轮经贸合作浪潮,同时东盟通过谋求建立东盟共同体、制定东盟宪章、健全东盟机构、强化东盟权力、推动东盟向欧盟模式转变等措施,以提高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领导能力。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领导地位的形成,是东亚国际力量博弈与东盟积极追求的结果,东盟自身条件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盟成立40年来在区域合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取得的成就,面临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评论。总体上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东盟在自身组织机制的建设方面,在调整内部关系,推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社会文化一体化方面,在改善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东盟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尤其是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区域合作组织。当然,要实现建立东盟共同体的目标,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东盟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除了加强以经济为重点的合作外,还拓展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如打击跨国犯罪、禁毒、防治艾滋病、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本文以中国东盟禁毒合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机制理论评析中国-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形成过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禁毒的历史,从毒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来看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的契合点和共识;其次,论述中国-东盟的禁毒合作过程及其对中国-东盟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9日上午,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构建职教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项活动也是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现场,中国教育部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领导和东盟10国教育代表按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启动按钮,共同为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启幕。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成  相似文献   

13.
马靖雯 《广西教育》2023,(24):16-20
本文梳理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与云南、贵州两省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完善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的潜力、提升科技创新与教育合作交流融合的黏力、联合推动广西建设成为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强区等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的策略,助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广西面向东盟的职教“出海”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在擘画发展蓝图、搭建对外窗口、形成典型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政策供给牵引力、平台载体支撑力、典型模式适应力、品牌效应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十周年之际,广西职教“出海”应加强顶层设计、描绘行动路径,借助平台整合、畅通合作机制,坚持质量为本、完善育人体系,依托科研助力、推进系统研究,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桂宇 《广西教育》2023,(12):14-17
本文阐述东盟来桂留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现实意义,分析理念认同的现实困难,提出加强交流促成理论认知、化解文化冲突激发情感共鸣、直面全球难题促进理念内化、参与国际活动提升践行力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揭示了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变化,以此作为逻辑线索考察民主形式的嬗变过程,可获得如下的历史图景: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中,个人与共同体处于直接统一的状态,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雅典民主制开创了直接参与的民主实现形式;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与共同体相互分离,民主政治蓬勃发展起来并以选举代议为主要实现形式;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与共同体将会实现辩证统一,民主将会失去其政治属性,真正成为人民自我管理的手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形式则为这种民主理想提供了现实雏形.  相似文献   

17.
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一直是东盟各国进行区域合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盟层面的政治安全合作经历了由暗而明、由隐蔽而公开、由口头到行动的变化过程,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到区域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作为一个既定的合作目标,其合作程度与合作范围对东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国际化和RCEP生效的背景下,针对外语类院校在面向东盟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提出“服务边疆、把小做大、对接东盟、把外做强”的改革思路,以及“统一认识、摆正定位,学科交叉、‘五位一体’,分类分层、扩大范围,深挖潜能、资源整合”的创新举措,探索外语类院校面向东盟的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东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东盟方式”的安全机制。在2008年的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争端及其处理的过程中,东盟的这种安全机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显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及其他共产党人在把握世界大势发展规律和汲取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领域展现了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性和当代实践性,彰显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