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这个统一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本从其理论依据和实际根据以及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怎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诸方面,集中阐明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厘清“最广大人民”所指,有利于我党扩大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厘清“根本利益”所指,有利于我党处理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历史是一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其自身规定性决定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党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往无前。由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使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胜利。  相似文献   

5.
党的历史是一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其自身规定性决定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实事求是、团结一致,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往无前.由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汲取了智慧和力量,使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胜利.  相似文献   

6.
李广生 《江苏教育》2006,(2A):29-29
因为广大人民的子女想上大学,因为上大学要通过考试,因为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所以,应试教育“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素质教育大讨论中,总有一些人像这样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句话抬出来,作为拒绝素质教育死守应试教育的理由。因为这句话的来头,也因为这句话所寄托的美好期盼,使它成为最坚不可摧、最冠冕堂皇的“挡箭牌”。再尖锐的质询、再激愤的态度,在这句话面前都不得不有所收敛。正因为它有如此威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怡然自得地躲在它后面,谋划和人民利益毫不相干的事情。此时,挡箭牌成了遮羞布。因此,澄清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一、“三个代表”民本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人民本位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落脚点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自身的价值取向,而且对一系列问题的论述,始终贯穿了人民本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面向21世纪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80年历史的基本实践。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三)部分人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从严治党,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代表”意味着尊重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中国”意味着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利益原则,“最广大人民”是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群众和最大多数人的统一,“根本利益”意味着“民生为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上来讲,是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必然要求;从历史事实来看,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前进的根本原因;从国际共产党主义运动来说,是社会主义轨政党丧失政权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从当前面临的任务来看,是实现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一切为了最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最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 ,最根本的是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从中国共产党“要不要”和“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论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从探索与创新中学习,我们党找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从胜利与挫折中总结,我们党从年幼走向成熟。理想信念作为事业发展的引导旗帜、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先进性和生机活力,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一个又一个成功。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就能实现新的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回顾这一宗旨的产生、丰富、完善和升华的过程,对于新时期执政党的理念建设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整套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提出,共产党员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为新世纪党的建设发展,规划了壮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有今天可喜的局面。中国共产党 始终以推进中国现代化为已任;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商团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出现的市民公开以武装形式反抗政府的事件。中国共产党对事变主张鲜明,目的主要是促进孙中山等“左转”,孤立打击国民党右派,促进工农运动发展,壮大其势力。共产党在事变过程中并非配角,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事变的发展进程。对共产党在事变中的作用应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上,有六次比较集中的学习活动。一是党的创立时期。集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促成了党的诞生,并保障党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延安时期。努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学习的制度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虚心学习执政本领,在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上有了新发展。四是改革开放初期。强调重新学习,学习的途径更加宽阔。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活动更为规范。六是在新的世纪。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关于学习的理论走向成熟。党的历次学习活动都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优良学风,使学习形成制度、养成习惯,领导干部做好表率,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辉煌历程,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也证实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一次得到了飞跃。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较为复杂,争议较多,因其间牵涉较多现实瓜葛和话语禁忌,亦复幽明莫辨。若探究20世纪30年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真正读懂鲁迅后期所作的那些曲折而又激情的文字,这个问题又不得不谈;甚至只有辨析清楚这个历史缠绕方能进入这个时期的鲁迅世界。论文选择从鲁迅与瞿秋白订交的角度切人,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努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考察各方所持的立场,辨析他们之间的微妙关联,以期对鲁迅与中共的关系给以一个较为客观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