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周霄 《语文天地》2012,(21):34-35
美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艺术品位、净化心灵,是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沈周霄 《语文天地》2012,(11):34-35
美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艺术品位、净化心灵,是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静 《语文天地》2010,(6):78-79
语文是高中教学中内容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姚佳 《成才之路》2012,(18):29-3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穿美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影视资源,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一、巧用影视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美育,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目前,美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却是薄弱环节。因此,为顺应时代的迫切要求,把语文教育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转变为现代大语文教育观,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求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加强美育学习。下面谈谈本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的一些认识。一、进行美的熏陶,培养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毛萍萍 《成才之路》2013,(25):49-49
语文学科在美育方面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实现美育的途径。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词以其精简的形式、深远的意境、富有魅力的画面感和教育人的传道,慢慢地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更加成为语文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目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以高考应试为主,对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高。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育心理学认为:美育是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融入美育,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寓教于乐,把语文课上好、上活,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融入美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一、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情文并茂的文学作品很多,蕴藏着丰富的美育“矿床”,这就为开展美育创造了宽裕的条件。例…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当前高中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蕴含大量美育因素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却因为对审美的理解和渗透不足而导致美育缺失,学生们难以获得对美的深度感知。因此,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丰富美育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借助美育品读语言、强化理解,促进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语言精炼、文体优美、思想深远,开展古典诗词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高中语文教材是一本具有高深的审美修养的书籍。为了遵循教育界对于当代语文提出的美育  相似文献   

12.
高中阶段是学生审美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探究将美育理念融入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策略,以期丰富学生的审美结构,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蕴涵在课文中的美学元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其他美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对于审美教育可以起到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加强这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来感染学生的。语文教学的美育便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环节,以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内容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深度研读教材,提炼课文中的美育精华,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让语文以"美"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在"美"的氛围下,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于聆静 《作文》2023,(8):17-18
<正>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美育意义(一)丰富学校美育方式《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兼具丰富审美体验、学习人文知识、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戏剧作为艺术形式,囊括戏剧主题理解、词牌唱段学习、典型人物演绎的内容。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时空、资源优势,在语文知识学习、素养培养过程中达到美育教育的效果,丰富美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赖少雯 《教师》2010,(21):73-74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德育、智育、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开展教学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语文课文中的大部分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试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问题作一探讨,以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美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挺辉 《考试周刊》2009,(15):39-3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采取课前孕育美育渗透、课中实施美育渗透、课后巩固美育渗透的策略,有效落实美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和语文写作水平,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成绩。本文对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