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学校、团干部、学生等层面,描述了学校共青团活动中形式主义的存在现象,阐明了形式主义会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共青团组织的威信,甚至使学生形成虚假的德行。由此分析学校共青团活动中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是没有遵循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规律,活动的开展脱离甚至违背了教化、感化、内化、固化相统一的德育过程。因此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共青团组织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研究职业学校共青团活动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共青团活动向德育课程教学渗透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校共青团是团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教工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各项工作的执行力,是加强团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学校共青团整体工作的保证.针对目前学校团工作开展难度大、效率低、形式主义严重的情况,文章就当今学校教工团干部工作执行力低下与教工团干部工作执行力的提高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具有活动育人、寓教于乐的独特优势。文章对共青团工作如何加强德育渗透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仲明 《考试周刊》2013,(50):156-157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挥自身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新时期高职院校学校共青团组织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提升共青团在德育中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德育功能等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形式主义表现非但没有提高德育实效 ,反而损坏了教育者自身的形象。学校和教育者只有重视学生品德的内化践行过程 ,建立完善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调从基础修养抓起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才能克服形式主义 ,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生命在于运动,共青团的生命在于活动。多年来,黑河二中团总支始终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各项团队活动,寓德育于丰富多采的团队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团总支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级先进团总支。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或是由于教育者对德育活动目的认识的模糊、偏差,或是由于种种眼前利益的驱使,或是德育手段的缺失,经常使德育活动变味,让好端端的德育活动失去教育意义,甚至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警惕伪德育现象,深入挖掘每个德育活动所蕴含的意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一.现行教育体制下农村学校的德育现状由于应试教育,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甚至根本就不顾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建设存在许多问题。1.重成绩轻德育。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已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的意识中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成绩的从属地位,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德育工作流于形式。2.德育工作形式化,德育内容空洞化。一切的德育活动最终都要在学生那里形成成果。课堂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道德的提升,但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0.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学校、集体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必须采取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才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学生集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国中小学的学生集体组织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它们根据形势的需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开  相似文献   

11.
党培育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离开我们已29年了,但雷锋精神却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茁壮成长。12年来,我校把雷锋作为人生的路标,坚持不懈地引导师生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孕育了良好的校风,保证了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十多年来,学校涌现出学雷锋好少年1000多名,全国学雷锋标兵3名,有800多名学生加入共青团。校党支部成为先进党支部,校工会、共青团组织先后成为先进集体,学校是天津市第一批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会先进单位、德育达标先进校和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这一切成绩都跟我校坚持不懈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学校共青团是团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教工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各项工作的执行力,是加强团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学校共青团整体工作的保证。针对目前学校团工作开展难度大、效率低、形式主义严重的情况,文章就当今学校教工团干部工作执行力低下与教工团干部工作执行力的提高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德育课程中有一种活动性德育课程,就是寓德育于活动、实践中,以实践和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德育方式。但我总觉得这些活动经常搞成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是做给别人看的,好像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方面的例子也有许多,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学生的道德面貌、行为规范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德育实效性差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颇与智育上的高分低能相似.学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却不具备判断各种社会现象及是非的能力;学习了法律知识却不具备应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学习了《规范》却不具备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的爱心.简言之.德育的“投入”和“产出”没有成正比,甚至近于零效应;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 我们认为.教育者必须在德育过程中.组织各类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乐意而积极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影响,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以活动为中介的德育,具有如下作用:一、变静态为动态《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曾明晰指出:“要使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品德,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过去的德育影响,基本模式是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长篇道德说教,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外部教育活动.窒息了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思维意识正在逐渐被淡化,不少青少年缺乏明辨是非的标准,多媒体文化培养起来的"网上一代"甚至表现出漠视民族文化传统、崇洋媚外的倾向。而学校,在"五育并举"时却很难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举措,德育工作常常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对这种现状,怎样构建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形式,为青少年道德成长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升道德认识,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如何提高普通中学的德育有效性越来越成为难题.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采取"处方武"的德育方法,通过使校本德育活动常规化与灵活化、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校处处都成为德育资源等方式.达到了德育的有效性效果.历城二中的经验表明,组织德育活动所"浪费"的时闻会得到加倍的补偿;德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入手;普通中学应该把德育置于首要位置;对全校德育领导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各类决策的实施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就业难等原因,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面临挑战。共青团要工作创新: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推进职业规划设计;依托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组织要进社团,团教育要进公寓。  相似文献   

18.
共青团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团结教育青年学生的核心,把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团结起来,模范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成完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协助学校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德育管理是学校有效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起着巨大作用。德育管理的好坏决定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决定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方向 ,还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以往的德育管理中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个别管理者德育意识淡薄 ,工作方法陈旧 ,加之传统的德育管理又存在盲目性 ,无序性和形式主义 ,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不适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青年一代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的新情况。为此 ,我校大胆改革德育管理 ,实行德育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后许多农村中学结合当地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使其实施与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方面: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学校德育处的职能和作用;结合农村德育环境的创生性取向,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德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活动促发展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主性原则等.在评价方面: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的取向;对德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评价应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品德结构完整性的促进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评价应坚持个体内差异评价和非数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