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光伏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启示,阐述光伏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思想,并根据当前光伏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把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本科研究应用型",全文就应用研究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和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急需大量光伏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光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创建"两平台+能力模块"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平台"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能力模块"是指在课程体系或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多个课程组合或实践教学环节组合,形成多个教学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对高职院校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阐述了“岗课对接”“课赛融通”“课证融合”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具体内涵,分析当前专业中“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阶段光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结合对全国三十多家行业、企业的调查,归纳出未来光伏行业10~15年发展的总体方向,探讨与高职综合人才培养相应的课程设置,旨在为全国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光伏发电产业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光伏发电高技能人才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本文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提出了依托省工程中心的光伏发电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职业本科内涵和定位认识比较模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缺乏经验等问题,可从“五个维度、三个方面”准确分析和把握职业本科的内涵,在“两个对接、两个聚焦”和“三个高、三个不变”上找准职业本科的定位,探索“七有条件、七步程序”科学设置职业本科专业,遵循“三种能力、四种技能”精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教材、教师和教法改革,多元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化质量评价模式,创新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避免职业本科试点效仿普通本科培养模式,依赖高职专科传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设立光伏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光伏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在对湖北省光伏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光伏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光伏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难题。高职教育依托行业办专业,专业建设应依据行业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伏专业为研究案例,以产教融合平台为支撑,伴随光伏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对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开发课程内容,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升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常熟理工学院基于学校定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实验项目,构建了包括观念、运行、支撑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框架,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职业带理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高职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结构上应进行顶层设计;战略上应形成校—企—校三方人才培养联盟,形成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上实现专业结构优化,与产业行业相对接;总体上体现“应用”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高职专科—应用本科人才衔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设立光伏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光伏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在对湖北省光伏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光伏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昕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43+178-143,178
结合区域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光伏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支撑和保障等方面对高职高专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光伏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石化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订单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等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以石化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基础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方向,实施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地方本科院校为区域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理念,确保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6所典型职业本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从产业出发,有机融合产业链、人才链,确定职业本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四突出”课程体系,构建“五共同”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更好提升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讨了一般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分析了一般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般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模式,根据武夷学院“应用性、地方性、复合性”办学定位要求,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的任务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土建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构建“611”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以保证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的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应用型“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日语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日语专业“3+1”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论述了常州大学光伏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工程人才培养案例:充分利用所属区域的光伏产业优势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改革工程教育模式,在培养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工程人才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最后,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工程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逻辑旨归和目标导向。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与变革,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化发展。以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为例,依托近3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四个维度分析发现,32所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以“产教融合”为实践进路等共性特征。此外,32所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凸显及标准方式上存在较大校际差异。据此,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在于明确“人才规格+职业能力”的类型目标定位;推进“标准引领+任务导向”的实践育人过程;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配套培养制度;构建“动态调整+分类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围绕教育部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就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