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 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 一、文字识读 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已,"上已下口为已,郭店楚简习见".又:楚帛纪书之纪为"系(言)".《说文解字》无"(言)",《集韵》有之,见于盟书.《印典》、《先秦印风》有"(言)()"印,厘定战国古玺,故此印为"已王".  相似文献   

2.
印海拾珍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己,郭店楚简  相似文献   

3.
印海拾珍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己,郭店楚简习见"。  相似文献   

4.
印海拾珍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己,郭店楚简习见"。又:楚帛  相似文献   

5.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一、文字识读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己,"上己下口为已,郭店楚简习见"。  相似文献   

6.
图文印又叫图案文字印、图形文字印或图像文字印。它既不同于肖形印,也不同干文字印,而是在印面上既刻图案或图形、图像,同时又刻有文字的一种特殊印式。由于图文印兼有图和文的特点,所以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实为印林中的一支奇葩,是一种很有鉴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图文印出现于先秦时期,盛行于西汉,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日本的研究,汉魏两晋时代以《魏书·东夷传》为代表,记载限于正史,内容来自"闻知"(或"传闻之知").隋唐宋元时代,中日交往渐繁,记载不仅见于正史,而且略见于私家篇什,内容亦不仅限于"闻知".明代为了防备"倭寇",对日研究进展很大,有了几种专著.嘉靖初年,薛俊著《日本考略》,有人说它"内容极简陋,大抵取诸史旧文,分类排比,而多不能析其时代".但它毕竟是我国分类记述日本之始.特别是,它收集了三百五十八个"寄语"(日语词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汉小词典".嘉靖末年,郑若曾编《日本图纂》(一卷),所绘《日本国图》和《日本入寇图》,是我国记载日本有图之始.万历年间,郑舜功著《日本一鉴》(一函五册,民国二十八年据旧抄本影印),作者曾亲至日本半年,详志日本地理、政制、物产、风俗等,卷首以长诗《万里长歌》  相似文献   

8.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生之"实录"(萧统<陶渊明传>),然而又是文字极为简约的"实录".<五柳先生传>的内容要点可以归结为读书、饮酒、贫困三个方面.本文就此提供翔实资料,以作备课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己之学”是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的高度概括,对“为己之学”的解读是对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为学体系的重要一窥。历来受到儒学研究者的重视。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以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对学可明德的信仰以及对“内圣”而“外王”的逻辑推演,树立了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的精神价值导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以明确为学之志趣、内省多思之方法以及躬于实践之途径铸造了“为学由己”的为学实践模式,赋予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以实践之可能,从而奠定了整个儒家为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敦煌残卷《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所收陶翰《古意》诗,作者又有王季友一说,经考证,应为陶翰诗。诗题又作《古塞下曲》、《塞下曲》、《古塞曲》,经考论,取《古塞下曲》为佳。诗句中有异文达14处之多,分别从文字发展、史地名物等角度予以考辨,并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看中船山的历史哲学,认为蕺山是宋明理学的殿军,故牟先生对于船山学总是忽略之;徐复观先生的精神则放在先秦及两汉;相对于此,唐君毅先生对于船山学很能有其相应的理解,故唐先生的船山学值得探讨。唐先生并不强调宋明理学的分系,认为张子与船山为气论一派,而不同程朱陆王。唐先生的船山学,重视船山的天道论与人性论,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谈唐先生对于人道论的阐发。此文中,唐先生并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发挥,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张子正蒙注》为背景所作的论述。《张子正蒙注》谈变化气质、气质之性,船山亦有文字诠释之,而唐先生能分别出张子与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作一分析与探讨,以见唐先生所侧重的船山学之面向。  相似文献   

12.
印海拾珍     
<正>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梁》是一部20万字的惠赠,读完我心里非常纠结.据介绍,这一个"梁"字取自梁思成先生的作品章.还有一枚先生的手书签名章,竖排,却怎么看怎么像"梁累"二字.吊诡的就是我感到了阅读的心累,一印成谶,怎一个累字了得. 我喜欢那本《佛像的历史》,同样是梁著林编,同一位责任编辑,两年前,我赞叹它"一页一菩提".但是,《梁》不同了,图还是图,文还是文,图文并茂却未道出"梁"的真谛;未道出编者的心思,唯余读者长叹息空咨嗟. 责任编辑说,《梁》分4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大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  相似文献   

14.
<正>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选读部分,选入《孟子·梁惠王下》一段文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中"(追)((追))"、"(姊)"指王出行时的止舍或军队驻扎,"姊"还指先祖之牌位,后来这两个意义为"次"字所承担,"(追)((追))"和"(姊)"不能直接隶定作"次";前辈常把"(姊)"误释作"(姊)",其实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无论是字形、语音,还是用法,都有较大的差异;《汉语大字典》中误把"き"、"ぎ"、等甲骨文字形当作"次"字,其实这两个形体当为"次"字,后世作"涎".  相似文献   

16.
教读《诗经》过程中,为广闻见,自不免多事涉猎。除研读传统注疏外,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选注、译注本,如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后简称《资料》),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后简称《作品选》),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后简称《诗歌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后简称“王编《古汉》”),郭锡良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后简称“郭编《古汉》” ),程俊英先生出版的《诗经译注》(后简称《译注》)诸书,由于注释者们功力深厚见解多有可取,自也在研读之列。然受益之同时,触类难免旁骛,间有所得,即笔之于册,今稍事整理以公诸同好,聊博方家之一粲。  相似文献   

17.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18.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戎山,孔子喟然叹曰:"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这些文字均可题为《论志》.因此,《论语·先进》篇这段文字的标题还是以传统做法为好.  相似文献   

19.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以美启真,洋溢着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优秀科普小品,但在欣赏这种科学之真和诗意之美的同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在文中所体现出的心意.教学时,我沿着"特征解读"(科学性)一"语言解读"(文学性)一"语言的背后"(作者的心意)思路展开.在和学生研读本文科学之真与诗意之美之后,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告诉学生"还应该注意到作者贾祖璋先生的心意". 生(疑惑):心意?老师,说明文也能体现作者的心意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所收7张残片上钤有一方八思巴字元代官印,照那斯图先生暂定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追没所印",我们仔细辨认印文并进一步考察《元史》等历史文献,最终确定该印文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照磨所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