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做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每当接过一个新的班级,班中总是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所谓“特殊”的学生,就是班级中性格粗暴,容易冲动、任性、打架斗殴,或撒谎、偷窃,或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等学生。如果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将给班级造成一定的混乱。对于这类“特殊”学生如何教育、引导呢?在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采取如下几种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热爱学生 ,注重情感教育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 ,学习兴趣不足 ,通常他们都被列为“差生”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歧视 ,致使这些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 ,这些学生内心渴望得到尊重 ,希望得到认同的感觉特别强烈。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 ,我竭尽全能地去抚慰学生那颗受伤的心 ,要求自己在熟悉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力求真诚、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我明确地告诉学生 ,他们都是我心中的“宝贝”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会倍加珍视地去爱他们。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证明 ,我慈母般的爱心转变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 ,他们毕业后都成…  相似文献   

3.
2000年9月我接了初二·三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成绩和纪律都很差的班级。接班同时我便开始了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为课题的教育研究工作。要想让这个班级有根本的转变,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优秀的,可以做最好的。平时工作中不用讥讽挖苦的语言批评学生,维护学生自尊心。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要宽容他们,给他们反思错误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感到错了。在同学面前有的只是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们、爱护他们、信任他们。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越来越强,违纪现象越来越少。面对这些成绩较差经常违纪的学生,如果一味批评、…  相似文献   

4.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这其中,班级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班级中的管理,是为了让学生发挥更大的潜力,让他们按照各自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一个严厉的“警察”,制定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天性。我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是“模糊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学习轻度无能和“高危”学生实行的教育干预计划中,一个主要的目标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受限最小的教育环境”。在许多方面,这条原则可以解释为“回归主流”或把这类学生安置在正规班级中。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学生全天都在正规班级中随班就读,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一部分时间在正规班级中随班就读,另一部分时间则在特殊教育班级中就读。  相似文献   

6.
初中新课程标准本着“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这一重要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基于这一观点,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理念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我在对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家庭-社区-班级-学生”四条教育途径,以培养和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吕巷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居民的收入以农业及劳务输出为主,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比例大增,我们班级就有30%的学生属于此类情况。由于亲情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班级一大部分“留守儿童”成为班级的“老大难”,如何教育他们是班级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在实践中发现,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管理班级的重点是在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个群体。可以说每个班都有几个让老师头痛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不用多,一个班有一到两个就有可能使整个班的班风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会使整个班级的成绩有很大下滑。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我以“自我目标”为导向,逐步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修养”,形成自我教育的力量,经过几年的实践,“德育注重自律”这一作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海涛说话了!     
班级工作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演绎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彰显着他们的管理水平,也熔铸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辑,  相似文献   

11.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们便是温馨的。温暖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应该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还应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相似文献   

12.
李传鹏 《师道》2006,(5):24-24
今年教学的这个班级里,刚刚开学,我就发现有一些学生的动作总是很慢,课上、课下都是不紧不慢的,总也紧张不起来。在很多时候,往往成为班级进行下一项学习活动的“后腿”。这样,动作快的同学也被他们拽得慢了下来。虽然在课堂上我经常表扬那些行动快的学生,想用这种表扬的方式来产生刺激,可是这种赏识教育却对那些行动缓慢的学生毫无效果。看到这些,我便开始思考新的教育方式。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自习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一幅画。”学生们很惊讶,平常的语文自习课可都是做题呀,有的学生还小声嘀咕起来:“这…  相似文献   

13.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也有过很多感受,其中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班级工作的情感诱导。在班级工作中实施情感诱导,发挥其教育功能.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这种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要我们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刘永芳 《班主任》2009,(8):29-30
一个班级,总有几个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特殊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有的老师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叫老师省点儿心?我这班主任就是给你们几个当的!”的确,这些学生的存在时时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耐性。但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永远处于平庸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寒假后开学,因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决定由我接任七(10)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由53名学生组成的“问题”班级.其中男生35名。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班级中有三个男孩特别“出格”。每次上课铃响了他们才结伙从外面急急忙忙地跑进教室.上课时桌子上多数没书(放在桌洞里),作业马虎甚至不做,下课铃一响他们总能抢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出教室(他们大多坐在教室的后几排),间或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告他们的状。  相似文献   

16.
沈建华 《师道》2003,(4):12-14
初涉教坛的我,怀着对教育的憧憬,全身心的投入着,和学生们一起住宿在校,每天都和他们一起看着太阳升起来,又伴着月亮的脚步夜读。十七八岁的学生,情感如同多变的天气,一会儿风雨交加,一会儿又晴空万里,年轻的我也因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着,因为他们的烦恼而烦恼着。因我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一心想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好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最有效的途径当然就是让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出类拔萃,有“实绩可考”。那个时候的我,满脑子就是这些,而对于教育的理念,对于科学的教育方法却知之甚少,这种急功近利的私心让…  相似文献   

17.
殷荔艳 《陕西教育》2007,(1):113-113
“抓两头,带(促)中间”这句话已被不少班主任奉为圭臬,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抓两头,忽视“中间层”的情况。“中间层”的学生安静、谨慎、腼腆、本分、品德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引人注目。只有到了学期结束写评语时,写不出他们的特点来,才忽然发现,这些学生竟在日常工作的视野之外,是被遗忘的角落。美国教育研究者把这部分学生称为“灰色儿童”。针对这些学生,我主要采取以下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班主任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这一教育目标。当然,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实行教育平均主义.给予每一个学生完全相同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标准化的“零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学生的某些突出问题.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他们倾向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叛逆”。面对几十个叛逆期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呢?数年来,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用体验式活动“玩转”班级管理。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班级,他们不仅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而且还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走进他们心灵的深处.分析原因,找准突破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