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篇小说《女勇士》反映了几个华人女性向传统的中国男权社会所提出的挑战,表现了她们被压抑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女勇士”的形象寄托了“母亲”和“我”两代华裔女性的理想。但“女勇士”的形象在许多方面还是体现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这既是小说中的矛盾与困惑,也反映了女权主义运动自身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汤婷婷的《女勇士》向世人塑造了文化内涵丰富的勇士形象:理想中勇敢的武士、家族中觉醒的斗士、社会中自我超越的勇士.勇士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异质文化从冲突、对抗到对话、融合的过程,激励着世界上少数族裔人群的成长.对勇士形象进行文化性解读,揭示作家对不同文化和谐相处路径的思考,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发自华裔女孩的三个声音,它们共同汇合成20世纪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的成长历程、人生愿望的倾诉。这三方面包括:对女勇士原型的改写,华人女孩对父权社会传统的反驳与挑战,以及华裔女性向世界发出反种族歧视和其美国华裔身份认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女勇士》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承传。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当年作为“自传”出版并广受好评,多年来主要被当作少数族裔的传记文学和女性主义加以研究。由于汤亭亭深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女勇士》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通过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汤亭亭将华裔女孩的成长历程和美国华裔的生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文本更具有冲击力,也以此向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带有偏见的定位发出了挑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该书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认为汤亭亭采取的戏仿、拼贴、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使该书呈现出两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女勇士》是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反映女性本身的解放与呼声,使用女性话语彻底颠覆传统自传中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叙述,并挪用了中国的神话传说、传奇和历史故事,塑造出一个具有反叛精神、不再沉默、大无畏的女勇士形象。但"女勇士"的形象在许多方面还是体现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这既是小说中的矛盾与困惑,也反映了女权主义运动自身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典型的女权主义文本,《女勇士》讲述了几个华人女性的故事,并对中国民间花木兰传说加以重读和解构,以此来颠覆中国传统的男权中心话语。它反映了第一代华裔美国人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确立自我的艰难历程,表现了被压抑的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向男权社会的挑战与复仇。“女勇士”的形象体现着一种“复义性”或“复调性”,寄托了“母亲”和“我”两代华裔女性的理想。但“女勇士”本质上还是被赋予了某些男性特点的女性英雄形象的化身,这个形象在许多方面所体现的实际上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这不仅是小说中的矛盾与困惑,同时也反映了女权主义运动自身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女勇士》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本文重点分析了《女勇士》在美国出生、成长的第二代华裔女性在“母亲辈”话语系统的影响下,她们的话语愿景,话语权渐进获得的心路历程,文化习得对话语权的影响和在“母亲辈”影响下的话语重构,力图揭示出华裔女性视角下中华文化的嬗变和华裔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黄盛 《文教资料》2014,(16):36-37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刻画了三个不同的母亲形象,分别代表了受压迫的女性、反抗的女勇士及双性同体的理想女性,表达了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对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的向往和对父权制度的控诉。本试从母亲形象分析汤亭亭的女性主义写作。  相似文献   

10.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汤亭亭)的成名作。汤亭亭通过改写中国神话,颠覆了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裔女性刻板形象,重构了华裔女性女勇士的新形象。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女勇士》,以期更好地挖掘作品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勇士》中无名女人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塑造了“无名女人”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无名女人的形象,揭示了汤亭亭对传统性别政治的挑战,对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性别压迫的反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说明虚构和想象作为自传艺术表达的必要手段,解读华裔女作家汤亭亭自传《女勇士》中的幻想及其功能。《女勇士》革新了传统自传书写的思维模式、写作技巧,融合了历史和虚构、现实与梦幻,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作者在美国亲身经历与想象中华人生活终将从最初的不协调到新文化身份上的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改写了花木兰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花木兰的形象。本文将通过比较和分析《女勇士》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从而探讨汤亭亭的作品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文类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它是虚构故事,有人认为是自传或他传。汤亭亭将自传、他传与虚构融为一体,革新了传统自传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女勇士》中,空间不仅是小说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而且与小说人物的命运相连,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作品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女勇士》描述的空间意象较多,大致可分成对照分明的两组:井和房间等封闭的空间,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禁锢,被束缚的女性在沉默中丧失理智或者死亡;龙所象征的开放空间,既包含传统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体现了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星球观。《女勇士》讲述了一个华裔美国少女如何突破种族和性别的樊篱,走出沉默,走向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后殖民主义女性批评的语境中,解读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作品《女勇士》中对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归属与建构问题的思考,认为华裔女性被以男性、白人为中心的主流社会双重边缘化。对于男权制的压抑,作者试图通过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双性同体”等寻求突破,但终归于失败;对于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压抑,通过文化融合,作者已经寻找到了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17.
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创作恰恰处于欧美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期,因此她的小说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后现代主义的印记.《女勇士》中“无名女子“和“花木兰“的描写,采用了“复调叙述“、“拼贴“和“互文“三种创作手法,这些叙事技巧带有浓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女勇士》是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处女作.从文化结构的几个层次分析《女勇士》的中国文化呈现,发现其中国文化经典故事是作者精心选择、拼贴和改写的结果,表达了她作为一位华裔女性的愿望与诉求.而其他与主题较远的中国文化元素,则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无奈又必然之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争取族裔及性别的平等地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女勇士》喊出了世间最强音。以短篇小说《女勇士》中"无名女人"为例来勘察希腊神话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嫁接,采用神话原型理论探索作家汤亭亭《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的三个神话原型——菲罗墨拉、美狄亚及盖娅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多角度地理解作者塑造的无名女人的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美国华人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社会找寻自身归属的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文本中的五位女性在男权的压迫和支配下,打破沉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颠覆男性话语中心。该文将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重构“女勇士”这一复杂形象,探讨女性是如何在多种冲突的社会环境中建构话语权,并在失声到发声的过程中于边缘徘徊,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