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貂蝉故事的源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貂蝉故事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本文通过对前人有关貂蝉历史记载的考辨和对众多貂蝉故事文本的分析解读,初步梳理出貂蝉故事发展演变的脉络,并考察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程明社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25-27,41
貂蝉形象的形成过程以《三国志》为背景,《三国志平话》为出发点,《三国志演义》为归结点。《三国志》尚无貂蝉其人,故事粗具梗概;《三国志平话》中已有貂蝉、有了美人计;《三国志演义》中貂蝉形象更加饱满、美人计更加缜密。貂蝉形象的形成过程反映了人们的价值选择:美人计日益缜密说明从晋代到宋代再到明代,人们崇礼与尚智兼重但更为尚智;貂蝉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证明女性价值逐步得到凸显;借助貂蝉,人们还阐释了对关羽这样英雄的理解,即英雄当不好女色。  相似文献   

3.
顾杨 《现代语文》2007,(12):45-47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第九回所描写的"连环计"故事中,貂蝉作为一个智勇双全而深明大义的女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当她在书中的第十九回再次出现时,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劝说吕布放弃谋士良计的平庸妇人。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是前后矛盾的。那么,蔚为壮观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会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基于嘉靖本《演义》和毛本《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对比,可知这一矛盾形成于毛宗岗对嘉靖本的修改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史学界对于历史上究竟有无貂蝉其人,一直探佚寻踪、争论不休。貂蝉,也许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却能够与有稽可考的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一起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不能不让人们惊叹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民间的巨大魅力与影响力。《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形象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精心选择、取舍后加工而成。从貂蝉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罗贯中本人深受儒家思想人本意识、忧患意识与力行意识影响的印迹,并将这一印迹通过貂蝉这个"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历史中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豆腐貂蝉     
豆腐,软弱也;貂蝉,美丽也。豆腐貂蝉,何物哉?乃本人一鼎鼎大名的邻居也。我的邻居苏琪菲绰号豆腐貂蝉,最大的爱好就是扮成小美女,最大的特点就是脆弱无比。拜托,请你快一点好吗?我第N次催促着在镜子前选衣服的苏琪菲。去参加个生日会就如此小题大做,打扮那么久,不至于吧?再等等嘛!苏琪菲依旧一边嗲声嗲气地回答,  相似文献   

6.
说起貂蝉,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有人说她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有人说她是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为帮助王允铲除董卓不惜献身董卓;也有人说她是小说和剧本中虚构的人物,正史中没有记载……如此种种.反映了貂蝉这个人物形象在人仉心目中的美好和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
“王允赤心托红粉,致令董吕成矛盾”,整饬的诗行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庄严感。“善恶书于史事,毁誉流于千载”,董卓倒行逆施的恶行和貂蝉以身取义的正举应同载史册。然而,翻检历史文献,并无貂蝉之人。“董卓之乱”是“黄巾之乱”后的大事变,谨守实录原则的史官,应不会修改这一重大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8.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首先是一个知恩图报、深明大义的女子,但是从小说的情节设置、从三国时代风云变换的政治军事斗争格局以及从男权语境下人物形象的设计来看,貂蝉的形象却并不丰满。作为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工具,貂蝉的形象烙印着封建男权文化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9.
貂蝉的隐喻     
隐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事实上,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隐喻的本质是将所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里,从而更好地理解陌生事物。从隐喻的本质入手,根据隐喻概念,分析和探究动物貂和蝉以及四大美人之一的人物貂蝉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构起隐喻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千古名谍——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貂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貂蝉可谓是一个精雕细刻的艺术珍品。她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嵌在《三国演义》这部巨著之中,闪出异样的光采。千百年来,人们读到貂蝉,无不源自深心的叹息,为之感叹不已。然而,在不尽一致地评说之中,却几乎没有人说她是千古以来少有的著名间谍。  相似文献   

11.
貂蝉不仅是一个容貌绝伦的女孩,还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奇女子。她答应了王允的请求,明里是她有情有义,愿意为恩人赴汤蹈火,愿意为国难舍生取义,可暗里她还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一夜娇贵,成为当时社会名流吕布的爱妾。我们从她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及话语中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但在艺术描写上却前后不一,缺少艺术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况表现出罗贯中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上的矛盾。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貂蝉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傀儡。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以写男性英雄为主,女性人物中形象最丰满的当属貂蝉。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小说中有关貂蝉的外貌描述词汇、自谦词和名字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既与原作有一定差异,两种译作之间也有所不同。这既反映了两位译者的诗学观差异,也凸显了翻译的形象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亚瑟王之死》中的兰斯洛特对桂乃芬王后的爱情与《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对貂蝉的爱情都是一种反伦理的"禁爱"。然而,古今中外的一些小说名著往往离不开对这种反伦理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而且,这些故事片断甚至会成为某一部小说作品中的重要内容或著名章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故事在展开的过程中特具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影视创作中,叙事就是讲述故事。纪录片把"讲故事"作为叙事方式,即采用的是故事化叙事策略。我国的纪录片经历了博物馆解说式的叙事方式、突出画面中心地位的叙事方式、镜头对准人的"讲故事"叙事方式等三个阶段。选择有故事的题材和叙事语言的故事性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关键因素。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运用,让纪录片关注了"人"的世界,赢得了观众,引发了思考,但同时也提醒了创作者对尺度把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则为故事叙事提供了背景与框架,为小说的叙事虚构世界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而从叙事逻辑的角度看,背景叙事的第二叙述层与故事叙事的两个叙述层又构成一个叙事连续体,三个层面互相依存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红楼梦>叙事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17.
道德叙事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叙事情境的完整性、叙事情感的交互性与叙事旨趣的道德性等三个特征。故事叙事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叙事逻辑:叙事目标要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而设定;故事文本要针对儿童兴趣与需要而合理选择;叙事方法要依据召唤结构进行选择与设计;道德反思要以分享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师或家长要充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故事进行叙事活动,组织儿童开展故事叙事的社团活动,鼓励儿童改写、续写和创作故事,推动互动式亲子共读故事与利用电子媒介来讲读故事等多种途径进行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沈从文“故事”题材创作的个人理论基础和文学观念,即“客观化叙事”,作“美”的故事,反对将文艺当作政治附属物的载道文艺观,并从小说故事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故事场”的框架特征等角度,探讨了他在小说叙事形态领域中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媒介文化语境下,跨媒介叙事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平台,建构全媒介展开的“故事世界”。主题乐园作为“故事世界”建构中独特的叙事空间媒介,在故事呈现、故事体验和主体互动方面都具有特殊之处。主题乐园以高科技手段容纳、融合多媒介主题叙事的集成性、开放性、娱乐性叙事实体空间,不仅为游客提供物理和心理双重“沉浸”体验,还提供了互动性、创造性的文化参与和主体叙事的场域。以“故事世界”的叙事共享为基础,主题乐园成为文化想象共同体的公共领域,强化了参与主体的认同感和“故事世界”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17,(1):102-105
史密斯运用短篇小说独特的凝聚力,采用故事中的故事(story in story)、关于故事的故事(story of story)以及打破框架(framebreak)等元小说叙事策略、运用第二人称叙事、怪诞的标题、独特大胆出格的类比、戏仿、双关等叙事技巧,通过独特的多重视角来诠释生活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叙事,进而彰显了短篇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