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铭鉴,笔名雷刚、贺征、斯言、楚山狐等。江苏建湖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市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调上海艺出版社艺理论编辑室。曾任上海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皎嚼宇》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中国语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责编图书《朱光潜美学集》、李泽厚《美学论集》、《巴金论创作》等。主编或参与主编《艺鉴赏大成》、《化鉴赏大成》、《中国新学大系》、《艾青论创作》和《革命烈士遗大典》等。[编按]  相似文献   

2.
《文艺鉴赏与批评》郑振铎等著光华小文库上海光华书局 1934年9月初版(收文艺论文4篇,其中有郑振锋的《中国文艺批评的发端》1篇)《取火者的逮捕》(神话故事)著创作文库上海生活书店 1934年9月初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6月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8年11月新1版(收神话故事4篇。1934年版作者原署名郭源新。新文艺版有作者《新序》)《欧行日记》(散文)著良友文学丛书第14种赵家壁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出现了一批文学大师。他们既在文学创作上给人们留下了不朽的优秀文学精品 ,同时又是在积累、传播先进文化的编辑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编辑家。鲁迅、茅盾、叶圣陶、巴金、丁玲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 2 0世纪享誉中外的忠诚文艺战士、湘籍知名文学家的丁玲 ,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家。她一生有5 0多年的岁月与编辑结缘。从 1 93 1年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1 941年主编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1 946年主编《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 ,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1 95 0年之后 ,先后担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  相似文献   

4.
凌焕新教授致力于微型小说的研究20余年,1983年发表《微型小说探胜》一文即奏响他研究的序曲,此文被多家报刊转发,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节选收录为必修课文.1991年6月发表的《微型小说美学特征新论》为微型小说美学研究的新起点.该文被《江苏文学50年·文学评论卷》收录.之后编选过《微型小说选》多集、编著《中外微型小说精品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高考金榜作文与微型小说技巧》(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2009年版),学术专著有《微型小说艺术探微》(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微型小说美》等(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相似文献   

5.
专家介绍     
刘伟林教授,男,广东新会人.1939年8月出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晋升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广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全国喜剧美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广东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文艺心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刘伟林教授培养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为本方向和中国近代文学、外语系英美文学方向研究生讲授《美学原理》、《艺术概论》、《马恩文艺学》、《西方文艺学》、《文学研究方法论》、《黑格尔美学》、《文艺批评学》、《中国古代文艺学原理》、《中国文艺心理学》等课程.主编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二等奖,文、理科版在广东省亦获多次奖项.本人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国家教委科技司奖励证书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6.
陈伟,1957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处)部(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崇高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文艺美学论纲》、《批判理论的批判--论马尔库塞的哲学与美学》(第一作者)、《东方美学对西方的影响》(第一作者)等,主编有《东方美学对西方影响丛书》、《新编美学辞典》,参编有《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等。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河北学刊》等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叶灵凤受到文学史的严重遮蔽与贬抑。在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叶灵凤在小说、翻译、随笔、地方志以及报刊编辑等方面广为涉猎,出版著作30多部。叶灵凤的文学创作以1938年10月赴香港为界,分两个阶段。前期主编《幻洲》《戈壁》《现代小说》《现代文艺》等,创作以小说为主,是创造社后期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之间的衔接性作家;后期赴香港后,担任文协香港分会前三届理事,主编《星岛日报·星座》《立报·言林》等,与戴望舒共同创办《大众周报》《华侨日报·文艺周刊》,并致力于随笔写作、香港地方志研究等,为香港南下作家的砥柱。  相似文献   

8.
小饭,男,原名范继祖(1982——),上海人。2004年6月大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自2001年起在上海《萌芽》杂志社实习编辑三年,后在上海一家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担任编辑。2000年开始在《芙蓉》、《萌芽》、《海峡》等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不羁的天空》(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长篇小说《我的秃头老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4月, 香港明报出版公司繁体字版2004年7月)、短篇小说集《毒药神童》(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主编有访谈集《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2月),合集《重金属——80后五虎将精品集》(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5月)。2003年10月创作的短篇小说《一个普通的早晨》获得《上海文学》首届全国文学新人大赛短篇小说奖。  相似文献   

9.
茅盾于1938年4月16日创办了半月刊《文艺阵地》并主编了前18期。他的编辑工作使《文艺阵地》成为抗战时期普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全国性文艺刊物之一。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体现了以下编辑特色:以文艺刊物为抗战服务、为民族的解放事业服务;把“编者”从幕后推出来与读者、作者沟通,提高刊物的亲和力;创办栏目体现人性化,增强刊物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文艺批评、鉴赏角度创立了一套以"知音"说为中心内容的文艺鉴赏论,以此来说明接受主体对创作中艺术境界的深刻领会在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而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从"空白"、"虚实"、"召唤结构"等多角维度参与文本的对话、对意境的体验与再创造。本文试以中西接受美学理论的交融处为基点参与意境审美艺术活动,以探析李煜词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1.
殷齐齐 《文教资料》2013,(18):5-6,8
《现代》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有影响的文艺刊物之一,它的成功得益于主编施蛰存冷静理性的思维与独特的编辑理念。面对当时上海左右翼文艺激战的景状,施蛰存有意规避政治,采取了独立不倚的中立立场。  相似文献   

12.
冯牧,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一九一九年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冯牧在青年时代就参加革命工作,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做报纸文艺编辑和随军记者。全国解放后,他多年从事部队文化领导工作,一九五七年后调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新观察》主编、《文艺报》副主编等职。一九七六年底,冯牧重返文艺领导岗位,先后任文化部政策研究室负责人、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文艺报》主编等职,并参与领导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恢复筹备工作。第四次文代大会期间,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的文学评论活动,始于四十年代;全国解放后,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会议的间  相似文献   

13.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专门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探析月人词作62首,分为时事感兴、遣怀抒情、亲情婚恋、观光咏古、读书评论、交往赠贺等六个部分,每部分以创作先后为序,先列月人原词,标注出处,再作赏析,既注重月人词艺术技巧的分析,也注重词作内容的解读和梳理,适当介绍一些创作背景和词的常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月人,走进月人词的艺术世界和精神领域,领略月人词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欣赏传统格律诗词的水平。《月人词鉴赏·二》是1997年出版的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月人词鉴赏》的姊妹篇。据悉,梁建邦教授还将继续主编《月人词鉴赏·三》、《月人词鉴赏·四》和《月入词鉴赏·五》。  相似文献   

14.
欧阳山     
欧阳山,原名扬凤岐,湖北荆州人。一九○八年生于城市贫民家庭。一九二四年开始写作。曾主编《广州文学周刊》,并在北伐军中做政治工作。一九二八年到上海以写作为职业。一九三二年在广州组织“普罗”作家同盟,主编《广州文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被迫到上海,后加入了“左联”。抗战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文化运动。一九四一年到延安,在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高干大》,  相似文献   

15.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1938年创刊,1942年终刊。其主编,名义上一直为茅盾所担任,实际上却先后由茅盾、楼适夷、以群、罗荪等人执编。刊物身兼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职责,以积极而活跃的战斗姿态,在创作与理论两方面大有斩获。其创办,就茅盾的编辑生涯来讲,成为继《小说月报》、《文学》之后的第三块巍巍丰碑;就当时影响而言,与《抗战文艺》并肩而立。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暑期,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开展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三优”(优秀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评比中,《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安徽省“优秀学报”二等奖,社科编辑室刘跃平获社科优秀编辑奖,杨立平获社科优秀主编奖。  相似文献   

17.
王进珊先生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踏上文学道路,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集作家、文艺编辑、学者于一身。他先后发表、上演过十多个剧本、出版过散文集《山居小品》等,还发表过很多诗歌、小说,在书法、绘画上亦有造诣。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文艺界和主编《申报》副刊时期产生过一定影响。1949年后,长期执教于高等院校,较少为人知。新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辞典》(广西版)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等。扼要地介绍了他的创作情况并选录了他的部分作品。本文从创作、编辑和教学研究等侧面,对王先生鲜为人知的文学历程,作了记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8.
杨翠娟 《江苏教育》2012,(Z1):32-33
作品简介:《歌德之人生启示》为《宗白华全集2》第一篇。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祖籍浙江义乌。在安庆长至8岁后到南京上小学,1916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林夏 《河南教育》2016,(7):62-65
赵清阁(1914-1999),河南杞县入,生十河南信阳。十五岁为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而毅然离家出走,入开封艺术高中学列。毕业后在一个小学教书,许借读河南大学中文系,开始发表作品。十八九岁主编《新河南报》的《文艺》周刊、《民国日报》的《妇女》周刊。后到上海,插班于上海美专。1935年曾任《女子月刊》编辑.并有短篇小说集《旱》出版。1936年8月在南京自费筹办出版《妇女文化》月刊。1937年年底,赵清阁来到武汉。当时,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已相继沦陷,武汉成为抗战的中枢。四面八方的作家汇集到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20.
正童庆炳,男,1936年生,福建连城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古代文论、文化诗学。主要学术著作有《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现代诗学问题十讲》《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童庆炳文学专题论集》《文学审美的自觉》;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现代心理美学》等。另有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