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静搭配问题,历来是复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问题。搭配得当,教学计划就能顺利完成,效果较好;搭配不当,教学就会顾此失彼,效果就差。复式班是一种特殊的课堂组织形式,复式课堂就必须有一种相应的特殊教学组织形式。此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动静搭配,所以说动静搭配是复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动”指的是直接教学,“静”指的是自动作业(又叫间接教学)。动静搭配是指在一节复式课中,把每个年級的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原则进行科学的安排,使它配合协调,既统一于一个课堂,又分别体现在各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动静搭配有机结合陈建国在复式教学过程中,“动”与“静”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动静搭配是复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动静搭配的有机结合要从“横向”搭配和“纵向”交替两个方面来考虑“横向”的动静搭配是指各年级间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搭配。它是教师同时...  相似文献   

3.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直接教学时间少,自动作业时间多,为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才能适应复式教学的需要。一、“动”、“静”搭配要科学动静搭配问题历来是复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搭配恰当,教学计划就能完成,目的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就会好;搭配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效率就差。复式教学中的动静搭配,必须遵循五条原则:1.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时从实际出发,要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2008,(1):7-11
一、“动与静”的哲学思想 动与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关于两者关系的探讨,最早见于老子哲学.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循环反复的,事物的发展必然要走到自己的反面,这就是“道”的运动.诚然,老子把静看成是绝对的并不正确.但他看到了动和静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而且,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揭示动静关系的思想家.事实上,对动和静的辩证把握,正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5.
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有机配合,是复式教学的特殊规律.这里谈谈我们运用这一规律,搞好动静搭配的问题.如何认识教师的直接教学和学生的自动作业在复式教学中的作用,如何认识两者的有机配合,对于正确处理动静关系很重要.开始,我们把自动作业视为填补直接教学空隙和维持课堂秩序的手段;后来我们提出静必须为动服务,也提过动为静服务.实践证明,这些都不妥当.应该看到,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是复式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动和静,虽然方式有异,作用不一,但都是为  相似文献   

6.
动与静是复式教学的两种不同方式,都是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复式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动静交叉搭配的结构形式,在动与静结合中进行学法指导。 动静结合——动中“举一”学法,静时“反三”训练。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对他的教诲能够“举一隅以三隅反”,复式教学要达到使学生好学,学会和会学的目的,从学法指导的角度来看,也要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动中“举一”——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方法;学生在静中“反三”——通过分析、类比、推理、综合,由此及彼,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复式班上课,不但要搞好直接教学,使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也要布置好自动作业,使它紧紧配合直接教学,起到为直接教学作准备和巩固直接教学效果的作用。习惯上,我们把直接教学叫做“动”,自动作业叫做“静”。这里,我想就复式班教学的动静搭配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和做法。复式课堂教学中的动静搭配,并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形式。在一堂课上,究竟哪个年级先动,哪个年级后动,怎样动,怎样静等等,是由各年级的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来决定的。从年级上讲,一年级儿童的自动作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复式班学科搭配的原则□高正绪民族地区多复式教学班,教师要在同一课堂中,完成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要提高复式课堂教学效率,除搞好动静搭配、处理好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的关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处理好作业与弹性作业的关系之外,还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搭配学科...  相似文献   

9.
复式教学的原则 复式教学,作为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遵循小学一般的教学原则,还应遵循适应自身教学实际的教学原则。 一、动静同步和谐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协调控制各年级教学内容。二是严格而自如地控制教学活动,纵向达到以动推静、以静思动,横向达到动静同步、配搭默契,避免出现消极的相互干扰、中断现象或侍教现象。三是注意信息的综合反馈与即时教学效应,从实际出发及时调节教学,实现灵活控制、优化协调。  相似文献   

10.
崔同沛同志在《复式教学“动”“静”观》(载《江苏教育》小学版去年十月号上)一文里,就复式教学中的动静搭配问题提出了一个观点:“动”是为了“静”。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崔文谈了五个问题:一、“动”为了“静”,二、“动”中见“静”,三、“静”中求“动”,四、“动”“静”互补,五、  相似文献   

11.
在两级复式班教学中,不管是同科搭配,还是异科搭配,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碰车”现象,即两个年级同一课堂都是新授课。虽然这是个特殊的问题,但解决好了,对于实施教学目标,提高复式课堂的教育质量有一定的意义。一、纵观全局,确定防“碰”线路。碰到两个年级都是新授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确定清晰的教学线路,科学地安排动静搭配的段次,充分利用小助手,发挥哑语和符号的作用。这样使“动”的年级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习新知识,又使“静”的年级也能沿着老师设计的教学线路去自己思考,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  相似文献   

12.
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式教学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相对于单式教学而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布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复式教学采用的"动静搭配"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实施复式教学的"同动同静"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以“动静皆为学”观点,优化复式课堂教学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复式教学不同于单式教学,其结构形式有其特殊的规律。要提高复式课堂教学质量,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是关键。"动"与"静"结合是复式教学的基本方式,明确"动"与"静"都要为"学"服...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复式教学要搞“全动式”,就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复式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直接教学,还是间接教学,都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手,真正积极主动地“动”起来。为什么要搞“全动式”? 谁都知道,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在同节课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活动。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一般部采取“直接教学”与“间接救学”(也称“自动作业”)搭配,即人们通常简称为“动”“静”搭配。正是由于“间接教学”(“静态教学”)在复式教学中占有的时间长(占一节课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使许多人产生“复  相似文献   

15.
灵活机动,横向穿插,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互补互促,让教师的主导作用贯串在动静各个环节,使几个年级同时传递信息畅通无阻。“动中求静”是直接教学中学生活动形式的需要,也是教师对处在自学的年级进行必要穿插辅导的需要;“静中有动”是在间接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辅助手段,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作业量多少、难易度不当、情绪上好坏等阻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复式课堂教学中,“动”“静”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处理好“动”“静”关系,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谈谈我在处理“动”与“静”关系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一、“静”时尝试,“动”时指导尝试教学立足“实践”,提倡让学生“亲口尝梨子”。在复式数学教学的动静搭配上,可以吸取尝试教学的特点,“静”时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通过课内自学,让他们独立地反馈知识、探求新知识。到“动”时,教师先讲评学生在自学中的共性疑难点:再把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明确道理。如有一位老师教数学第七册(省编六年制试用课本)《应用题》例2(第74页)时,就是这样进行的。上课一开始,他就布置三项自动作业,让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17.
怎样在复式班里上好音乐课呢?下面谈谈几年来在复式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一、怎样安排音乐课复式教学结构是由动静轮换组成的。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动静搭配,一直是复式教学的关键所在,更是复式班音乐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为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动静程序。音乐课直接教学时间长,学生动的多,如果一个复式班中,几个年级同时要排音乐课,干扰太大,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么音乐课应与哪些课搭配呢?  相似文献   

18.
<正>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动是永恒的,而静是相对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动主要是指课堂气氛活跃,而静指的是动脑筋进行思考的过程。课堂上既需要动,又需要静,只有动静结合,学生才能在激发情趣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教师要合理调控,让课堂动静结合,使教和学达到良性循环。一、培养学生"听",让课堂动静结合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诲人不倦让学生受益匪浅,听贤人教诲如沐春风,教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混合班分组教学的形式有点类似农村小学的复式教学。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分散,对幼儿传授知识,又往往在讲故事、做游戏、谈话等形式中进行,因此,混合班分组教学的难度比较大。一般说来,在设计分组教学的课堂结构中,要兼顾处理好横向与纵向的动静关系。所谓处理好横向关系,就是在同一时间里,两个不同组的动与静要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共存于一课堂教学之中;所谓处理好纵向关系,就是同一年龄组,无论是  相似文献   

20.
复式课堂教学结构如何通过改革,使教学过程逐步实现优化,我们从点到面,点面结合,已作了三个年头的探索,初步摸出了一些路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实行分层教学,递增动静结构段次多年来,我们沿用的传统的复式课堂教学结构是“动—静、静—动”相搭配的两段结构,实践证明这种不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讲授内容和作业练习都集中在一次动静中解决,学生难以接受,难以消化,教学信息当堂也不能反馈。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实行了分层教学。即在两级复式中,将原有的动静两段结构改为动静三段、四段结构。由于递增了动静段次,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