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素养,文章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英汉翻译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路径、评价方法等,并结合问卷结果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后学生“文化自信”思政目标达成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及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期望与要求等,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形成凝聚性结构连接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促进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文化的自主更新,有利于构建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建立校本课程长效机制.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应依托国家课程目标,增进文化认同;借助文本与活动,强化文化记忆;扎根学生生活情境,引导文化行动;反思课程活动全过程,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继承、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关键,并且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第二课堂的丰富开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课程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核心课程《生态工程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课程中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6个案例进行调查,探析学生感兴趣的融合方式及其原因,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价值,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洪园 《英语教师》2024,(4):21-23+27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实例,探究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途径,即聚焦核心价值,提炼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主题;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合理优化教学设计;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结合传统文化思政主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既可增强高校美育工作实效,又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美育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标一致、育人内容共通、育人途径相同,为二者融合带来契机。文章通过分析二者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提高重视程度、打造教师队伍、推进课堂改革、加强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五方面路径,可实现二者深入融合,最终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从教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五个维度,阐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课程体系的基础作用、教学资源的支撑作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的拓展作用,借此全力提高育人工作的效率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莹 《现代英语》2021,(2):106-108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克服英语表达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解决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提高授课教师文化素养、增加多模态资源引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材编撰优化、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周晖  郭慧 《大学教育》2023,(2):36-38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论述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时,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寓言)、成语和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与知识,反映了中华祖先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历程。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中,在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传授效果、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培育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宝贵的中华文脉。  相似文献   

1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精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广博精深,其蕴含着“以德为先”“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等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实现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高校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现实困境,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工作,缺乏文化的教育工作如同海底捞月,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内涵。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教育应当自传统文化不断向外延伸,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对此,本文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更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树立人本理念、培养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等方面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路径。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以保证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李晓静 《海外英语》2022,(14):196-197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偏重商务知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教与学,而忽视中华文化知识的引入,单方面地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和习惯“西化”,在国际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要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商务人才,就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这样才可以确保中华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误区,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0.
陈晓青 《教师》2023,(1):15-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存在耦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凸显高职特色、提升思政实效、传承优秀文化、营造文化环境。针对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支撑、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多维度厚植文化氛围,充分打造媒体化环境等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