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旋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转变,标志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工作世界"向"产业世界"的深化与升级,凸显和确立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与类型特色。当前,产教融合模式的改革正在经历由模式框架体系建构的外延发展向模式内部功能提升的内涵发展转变,即由"形式符号"向"内容符号"转变。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基于质量时代、智能化时代和量子时代的叠加影响,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质量变革"、"技术变革"和"思维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是质量时代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标识,技术变革是智能时代产教融合转型升级的内在诉求,思维变革是量子时代产教融合模式改革实践创新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从探索产教融合新理论、推动产教融合思维变革、开展产教融合重点领域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出以思维变革引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改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蒋新革 《职教论坛》2020,(1):123-127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与新业态层出不穷,急需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产教融合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产教融合的主要阵地和主体,文中分析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策略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河南省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教融合成果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校企双方在办学诉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提出河南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包,优化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优化产教融合的中观环境;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教融合的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阶段,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能够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使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两翼齐飞”。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面临着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高校公益性与企业逐利性融合紧密度不够高以及人才培养形式与企业社会功能融合广深度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提出共建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产教融合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模式和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模式三大新模式,旨在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构建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以期为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应然需求,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对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迫切诉求。但是,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尚未得到社会充分认可,仍存在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趋同、师资力量薄弱、认知不成熟以及校园文化滞后等问题。对此,要坚守类型教育特征,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转型升级力”;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力”;建设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服务贡献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聚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传承力”。  相似文献   

7.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是实现转型升级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主动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重要抓手。通过客观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部门、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业企业等三个层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来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客观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尝试在"三重螺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日本创设专门职大学以来,其产教融合呈现求全、求合、求精、求实的样态特征,具体包括办学主体多元参与、课程体系面向产业、师资队伍力求实务、学科建设紧跟发展、人才培养重视职业特性。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应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坚持市场引导、面向职业场域、强化技能训练、旨在产业输出的经验。同时,我国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要在总结世界经验中形成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坚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依托学分银行和在线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技能型精英人才,推动中高本一体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山东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关键。从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四个维度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格局,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采取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等举措,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频率不断加快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求新善变的产业体系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的现实之"惑",阐述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之"道",以期为现在以及未来进一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发展提供解惑之"策",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作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既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契合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度体系欠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缺乏针对性、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供需存矛盾、产教融合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较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应用型高校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结构性矛盾。要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高质素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明晰产教关系是关键所在,必须对产教融合参与主体权、责、利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健全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深化多方协同共建,推动产教融合互动升级;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打通产教融合发展壁垒;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奠定产教融合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转型发展中的新建本科高校必须凝聚产教融合推进高校建设的发展共识,建立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体系,拓展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产教融合领域,发挥"双师双能型"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把产教融合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赖欣 《科教导刊》2023,(30):12-14
当前,湖南职教正紧紧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开展职业本科建设,进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文章根据“三高四新”推进实际,分析了湖南职业本科教育服务“三高四新”的现实要求,提出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与行业调整形势要求,不断对专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机制等内容展开调整,从明晰办学定位、弘扬“楚怡”精神、升级产教融合三大维度着手,构建切实有效的职业本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湖南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协同度不高,表现在高职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失衡和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质量两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协同发展存在制度壁垒、结构壁垒和人才质量壁垒,导致相互协同路径不畅.在高职教育迈向现代职业教育与湖南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过程中,必须打通这些壁垒以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在假设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良性有序发展前提下,可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打破原有的协同发展政策壁垒,通过共享政府前瞻预测各大类人才宏观需求数据等打通人才结构壁垒,通过深度产教融合等消弥人才培养质量壁垒.  相似文献   

16.
荆宇 《职教论坛》2017,(21):70-7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转型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的迫切要求。文章以大庆师范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依托产业学院这一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与理念更新,如何主动融入产业和行业需求等方面,探索和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策略、实践和成效,以期为转型发展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职业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兼具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双重属性的新型教育形态。从政策演进看,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大体经历萌发、实践探索和政策成型三个发展阶段。从实践探索看,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存在生态坐标模糊、话语体系不强、人才储备不足、产教融合不深等现实困境。对此,亟需把握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研究类型属性;确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路径,强化制度供给;架构“双师型”师资培养体系,提升发展后劲;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营造共建共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0.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广东省79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所在区位、办学水平和办学性质对产教融合有显著影响。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加大产教融合落后院校的经费投入、树立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打造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平台、借鉴产教融合特色突出的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