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武平县梁野山研学旅行为例,揭示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学旅行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刘家峡水电站为例,设计了一套包括刘家峡水电站自然地理环境、大坝选址、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大研学主题的地理研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形成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是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厚植家国情怀的独特优势、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彰显出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目标分类法,剖析研学旅行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构建了“哑铃型”研学旅行课程思政模型,以地理研学为案例,设计了融入课程思政的研学方案,最后提出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任莲  徐福丹 《小学生作文》2020,(1):F0002-F0002,1
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妈妈允诺春节时带我去领略这座大桥的雄伟风光。于是,我盼呀盼呀,一心盼着假期快点儿到来。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在珠海玩了三天后要坐车经过港珠澳大桥去澳门,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汽车。车子即将驶上大桥,我坐在窗边远远望去,大桥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静卧在一望无际的蔚蓝海面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两座高高的、形似中国结的双塔,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在海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衬得港珠澳大桥越发壮观!  相似文献   

6.
<正>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视域下,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推动学生研究、学习与实践三者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乡土地理研学作为研学旅行的一种具体形式,充分发挥了乡土地理资源优势,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伟 《地理教育》2021,(9):56-59
为积极推动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本文以三清山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为例,聚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明确研学课程目标,并提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在思维链条中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在现实环境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等研学活动设计策略,同时设计了基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研...  相似文献   

8.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直接改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极大地影响未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促进珠三角经济地理格局的改变。港珠澳大桥将有利于珠江西岸获得更多产业转移和投资的机会,也将导致珠江东岸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削弱,尤其是物流业的竞争力。港珠澳大桥还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地位以及为澳门提供更广阔的经济腹地,推动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谢嘉芬  张培碧  谭晶 《地理教育》2024,(S1):145-148
<正>一、理论基础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方式[1-7],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够突破一定实际实施困境[2],其设计一般思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岳发元 《新高考》2010,(3):55-55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15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开工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拱北湾举行。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全部投资估算为729.4亿元。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腾冲火山地热研学为例,探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以及基于发展机制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评价.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生于"积累—具身"阶段、形成于"反思—交互"阶段、完善于"延伸—变构"阶段,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应据此制订.  相似文献   

12.
研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认识家乡的乡土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昆明市"聚落及其保护"主题研学课程围绕"聚落沧桑之变""革命峥嵘岁月"进行设计,通过走访昆明市顺城街"一颗印"建筑群、金马碧鸡坊、西南联大旧址、闻一多殉难处和陆军讲武堂,主要从...  相似文献   

13.
期盼20年之久的港珠澳大桥在2009年两会上终于宣布年内开工建设,2009年3月15日已经开始了初步设计工作,预定于2015年底建成,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跨越伶仃洋的巨大跨海桥梁——“一桥通三地”。该桥早在1988年就开始酝酿,1997年经过国家批准立项。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将给港、珠、澳三地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各学科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注重人文因素的挖掘。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人文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家国情怀的渗透,以为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文章以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为例,探讨通过渗透家国情怀助力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表达,也是"立德树人"对历史学科的具体诉求。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导向,沿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途径,在多层面、多层次、持续渐进的活动实践中认知家国情怀、内聚家国情怀,彰显活动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本地区乡土资源,将乡土资源的开发与研学课程实践结合起来。文章以德江县洋山河景区研学旅行为例阐述贵州喀斯特地貌研学课程设计,将研学课程与乡土资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血脉之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能够满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要求,又能够推动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的传播。为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加强学生家国情怀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推动学生爱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协同,提升地理研学活动的育人价值,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文章以“钢铁变形记”地理研学活动为例,探讨了将思政元素融入研学活动的价值、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成都市金沙遗址研学旅行活动为例,从研学背景,开发过程(确定研学主题、研学线路、研学目标、研学内容、分工合作、研学实践、成果展示、研学评价),研学总结与反思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和开展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研学旅行课程.  相似文献   

20.
从研学旅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探讨出发,指出目前研学旅行中“只旅不研”“学而不研”的实质是研究性学习的缺失。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方法,针对中国园林博物馆内的两座复原实景园林展开研学设计,通过“美在江南”“南国探秘”“妙在不同”三个模块的研学设计方案,展示研究性学习在研学目标、研学任务、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具体思路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