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中心小学拥有45个教学班,教职工149名,在校生1218名。几年来,在市、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关怀指导下,学校从实际出发,认真开课,深入科研,潜心研究与实验。通过家长与教师联手以及各种家校沟通活动,不断探索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方式,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教育体系,使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杨秀苓 《中国德育》2006,1(2):40-44
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可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家校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与优势,其中,家访的作用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实际实施频率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家校合作观念,学校和家长应当做好各自的工作,教师应当采取各种策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校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请家长"是农村小学中常见的教育现象,其初衷是联合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活动会激化矛盾,恶化师生、亲子、家校关系,不利于学生成长。要走出"请家长"的误区,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学校要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素养;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常规沟通,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做好家校合作,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全的成长环境,助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美术课程的硬笔书法教学中,教师也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向家长渗透硬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便在与家长的有效配合中,不断提升学生硬笔书法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任汉芹 《亚太教育》2019,(10):24-24
近年来,家校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方面与家校双方的教育理念不同有关,另一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对于小学教育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小学阶段探索家校共育,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就十分重要。本文将针对家校共育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展开研究和探讨,以总结经验,切实促进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80):8-9
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营造良好愉悦的家校合作关系,而和谐的家校合作必然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交流与互动。那么,小学班主任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合作呢?双方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笔者一直在思索,从自身工作的经验出发,在"家校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动"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付玉萍 《学周刊C版》2019,(25):154-154
家校合作是小学班级教育的主流趋势,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活动,方便班主任与家长强强联合,关注学生成长,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运用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途径,促进师生和谐,提高家校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说明了培养学生责任心在家校合作中开 展的基本内涵’指出了一系列关于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家校合作 实施策略,弓丨导家长步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建立起多种丰富多 彩的活动形式,利用家校合作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以促进家长 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合作’推动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展的“家校对话”系列活动,采取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对话形式,架起学生、家长、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凝聚学生、家长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也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并矫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家校沟通给学校带来的是活力,给家庭和学生带来的是实惠。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36):176-178
通过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小学班主任的访谈结果显示双方都能认识到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家校合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中介"者。但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发挥程度较弱、形式过于单一以及沟通平台时间较少等问题。基于此现象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中介"作用提出具体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 的角色。只有发挥各自不同的角色作用,建立和谐家校合作 关系,实现真正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 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 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纽 带、桥梁、家长的朋友。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主要应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一是家长会。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必要形式,是 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一个富有成效的家长会,有助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离不开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因此,教师可以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内涵出发,探讨今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提升路径,以期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线上家校共育有助于畅通教育空间,密切家校联系,共促学生成长。线上家校共育需要注意从学生本身出发,从家庭环境出发,从家长认知出发,从教师本身出发,从家校沟通出发。班主任线上家校共育的路径包括:达成共识,获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健全机制,建立沟通的平台与路径;及时反馈,用好评价的指标与效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观念和模式逐渐兴起并深受各类学校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较为依赖家长的状态,因此,在此阶段采用家校共同育人的模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使用家校育人的模式,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协调配合,能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文章提出宣传家校共育、构建家校沟通平台、丰富家校合作形式、充分发挥家长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等策略,以此助力家校共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学校主导下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与学校沟通中扮演被动、次要、从属的角色。而现代家校合作中,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平等地位,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家长角色的学习者、学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一起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应认识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与家长平等,协助家长发掘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沟通频率、目的和方式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应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拓展沟通方式、讲究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17.
情感因素是影响高中教师与家长、学生三方互动的重要纽带之一,在家校沟通中注重情感因素,将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温度,助力家校共育。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从双方的认知出发,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沟通目的的达成,有利于家校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家校合作是一种应用普遍的管理方式,能够使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班主任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班主任对家校合作的实践意义缺乏重视,日常管理的压力也阻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管理中真正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首先分析了家校沟通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家长群成为当前全新的、无法忽视的家校合作方式。作为家长群中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被"卷入"这种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媒介方式时也呈现出新的角色危机,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成为教学任务的任意分配者、学业焦虑的强化者以及低效信息的制造者。重构教师在家长群中的角色危机在于使教师认识到家校沟通的本质目的在于学生自身的完善,进而能够积极重构新的角色。教师作为家校边界的掌握者、学业焦虑的缓解者以及深度沟通的倡导者,应该更新自身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家校合作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加以较为深刻的掌握。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承担起有效开展家校合作的责任,并且能够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运用多元化的方式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进而能够更好地促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得到家长的良好陪伴,以此来更好的地进小学生获得身心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