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猫频道是央视网创新理念、倾力打造的国际化新媒体产品,是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借助熊猫做外宣,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积极探索.2017年2月22日19时,熊猫频道通过脸谱平台账号发布了一条57秒的短视频《熊猫宝宝实力演绎撒娇卖萌抱大腿》,展示了大熊猫与饲养员亲密互动的生动场景,该视频5天播放量超1.7亿次,收获1400万粉丝点赞,340万次分享,评论量达180万,国内外50余家重量级媒体或网站转载,被称为"神奇的中国视频".熊猫成为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熊猫频道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3,(8):12-12
8月6日消息,中国网络电视台6日下午在京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熊猫频道。该频道将向全球24小时直播大熊猫的生活实况。据介绍,熊猫频道是中国网络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国际化新媒体产品。中国网络电视台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在基地内5处园区布设28路摄像头,24小时捕捉最美最真实的大熊猫实况,导播人员通过播控机房实时观测和切换,  相似文献   

3.
明星家族     
《全国新书目》2023,(8):124-127
<正>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讲述了花花从一个身体虚弱的萌宝,克服困难,乐观从容地成长为一只人人喜爱的大熊猫的励志故事。书中还附有丰富的熊猫知识,科普了大熊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完整的熊猫时间线,并记录了大熊猫800万年进化史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订货会上,由重庆出版社着力打造,著名生态作家方敏女士著写的《熊猫史诗》一书引起很多人关注。《熊猫史诗》一书共计35万字,细致地记录了方敏在十几年间深入四川、陕西等省的十几个大熊猫保护区,与遥远、庆庆、戴丽等大熊猫面对面的接触。作者共采访了100多位和大熊猫有关的人物经历,讲述了100多个有关大熊猫命运的故事,记录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大熊猫。不同于以往有关大熊猫的著作,《熊猫史诗》既非研究性报告,也不是单纯的科普读物。此书是国内以及国际上第一部以文学形式讲述人类与熊猫关系史的作品,书中采用了多种文学表达手段,讲述了大熊猫物种300万年的演化史,以及对人类和熊猫关系史的深入发掘,是一部集科普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特色作品。  相似文献   

5.
利用构建"合成周"的抽样方法,研究考察了iPanda熊猫频道微博账号内容的传播形态、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三项内容,合计26项指标.发现熊猫频道在社交媒体运营中积极利用多媒介元素进行融合化传播,内容原创性强、频道标识性强.在微博这一数字社交空间中呈现了熊猫社交化、拟人化以及受众憧憬的原型等形象维度.频道可在重视公益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受众关注热点、精简栏目内容、重视个人社交媒体信源、进行点面结合的融合化传播以及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模式,进一步丰富熊猫形象的意涵,提升熊猫形象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剥去"外交大使""国家形象""生物活化石"等炫目的"符号",熊猫其实只是一个黑白相间的生命体1月中旬,是四川最冷的时日,恰逢雨季,数日的绵雨让空气中都浸透了湿冷的冬意。这却是大熊猫们最喜欢的季节,它们不像熊一样冬眠,反而更喜欢下雪。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以下简称碧峰峡基地),熊猫"津柯"团成一团,正在树下酣睡,黑白相间的肚皮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津柯"是一只雄性熊猫,今年两岁半(接近人类的10岁),还是个活泼的"小男孩",和它同住大熊猫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6日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成都熊猫基地),企鹅集团旗下的多林·金德斯利公司(DK)宣布在中国推出最新儿童读物《我是晶晶:熊猫成长写真》的中、英文版。该书讲述了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命名的熊猫"晶晶",在成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8):66-66
《熊猫虎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潘文石2005年5月定价:22元这本书的素材来源于北大生物科学院教授潘文石13年跟踪野生大熊猫——虎子的科考笔记。素材是真实而严谨的,但文字却细腻、生动,充满人文关怀。潘文石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克隆大熊猫,被称为“熊猫爸爸”。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大熊猫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大熊猫保护工作,2019年,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档案学校、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完成的《大熊猫档案管理规范的研究与运用》科研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其中,大熊猫个体档案的整理,是该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大熊猫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档案学校、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开展的《大熊猫档案管理规范的研究与运用》科研项目,于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大熊猫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范围,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初,旅居美国的熊猫“丫丫”与“乐乐”开始出现健康问题;2023年,熊猫“乐乐”意外死亡,熊猫“丫丫”和旅居日本的熊猫“香香”等先后被中方相关机构护送回国,引起国内各界对于旅居外国熊猫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高度关注。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逐渐成为我国媒体积极打造的国家形象符号。但外国媒体如何设置关于熊猫和中国的媒介议程,即在报道中如何呈现熊猫的媒介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即将启动立法程序制定《成都市大熊猫保护管理条例》,将禁止对大熊猫的恶搞。一家人物性周刊最新一期就此专访了足球圈知名记者李承鹏,题目为《李承鹏:禁止恶搞熊猫就是最大的恶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6日,大陆赠送台湾的一对大熊猫终于在四川卧龙亮相。下午4点整,我拨通了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的手机,电话那端长嘘了一口气:“是小戴啊?哎呀,我刚坐下来,眼皮子都打不开啦!”放松的语调,让我感觉就像在跟一位久别的好友通话。电话那头说话的,正是当天备受世人瞩目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被媒体们称为“熊猫爸爸”的张和民。在赠台湾大熊猫亮相的时刻,我因为其他采访安排,没能抵达卧龙现场,但是,这位结交了才两个月的“好友”,从几千里之外耐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电话线传递着谈笑风生,轻松愉快。在记者同仁们争夺采访“熊猫爸爸”…  相似文献   

14.
李传年 《新闻世界》2012,(7):314-316
近年来,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全球上映后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在中国也跻身为最为卖座的影片行列。特别的是,《功夫熊猫》把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国宝大熊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并且故事情节和背景也完全的中国化,甚至还融合了中国人最拿手的电影类型——武侠片。正因为此,国人发起了《功夫熊猫》是否是文化侵略的大讨论。有少数艺术家和学者呼吁抵制这部美国大片,  相似文献   

15.
<正>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珍贵而稀有的动物,为适应抢救、保护和研究大熊猫的需要,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科技情报室与大熊猫研究中心决定合作搜集有关大熊猫的文献资料,并编制成科学、实用的检索工具,以便为从事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的科技人员提供情报保障。从1985年开始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跑遍国內各大图书情报单位,查阅了数十种检索工具,上百种期刊,共搜集到中外文文献七百三十六篇。从语种来说,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元复始万象新。作为福建电视的第一频道,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在2013年的元旦便率先向全省观众展示了新年的新气象:《第一帮帮团》1月1日顺利实现节目改版提升,以崭新的面貌打出了综合频道2013年创新提升的第一波组合拳。综合频道肩负着舆论宣传主频道、传播文化主阵地、创收创新主力军的重任。2013年,我们将坚持"本土、大众、前卫"的创新理念,发挥频道多  相似文献   

17.
<正>有着"国宝"之称的大熊猫被视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可爱的面孔,黑白分明的皮毛,再加上顽皮的动作,使它成为最受世人欢迎的动物,同时它作为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使者,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195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中国将熊猫"平平"作为一份特殊国礼送往苏联。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回家》在1995年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最佳纪录片自然科技类“金熊猫奖”.《回家》讲述是一只名叫“高高”的大熊猫因病被人们收养,在保护区管理所和人们相处了两年以后.于95年春天放归大自然的故事.在电视节上,有国际评委认为,这部片子“以独特的视角,拍出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令人感动.”有人问我,是怎样想到要拍这么一部片子的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传播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新形式和新路径.其中,熊猫频道在传播实践中以跨媒介叙事创新生态传播路径,通过社群运营和意义生产开启了IP经济的全新契机,并在国际传播场域提升国家形象和传播效能,将完善生态传播体系建构上升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以下简称CCTV-10)开播于2001年7月,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全面实施品牌化战略,CCTV-10也卷入了这场以"专业频道品牌化"为口号的频道改革大潮,于2005年底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收视率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2006年,CCTV-10的收视份额全面超过1%,正式迈入全国性频道生力军的行列;2007年,频道全天市场份额达到1.713%,晋升至全国卫星频道第9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