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为什么怕作文?为什么不同年级的学生几乎是一致认为"没啥可写".不少高年级学生反映:讲讲还可以,但拿起笔来,就没话可说了,因此就不喜欢作文. 是不是所有的作文都不喜欢?那又不尽然.多数学生都说,看图作文最容易写,他们都喜欢写,高年级学生更喜欢自由命题作文.是不是自由命题作文更容易写?当然不是.论难度,自由命题作文要自己命题,自己确定范围,无规可循,困难要比教师确定范围和经过指导要大得多,可学生偏偏喜欢写,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教学思考的空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习作机械、死板、千篇一律,文章缺乏个性.作文本来是为了交际、生活的需要.可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要训练形式的传统作文教学,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并不感到是生活的需要、交际的需要,而是为了分数不得已而写.  相似文献   

2.
从教两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还比较出色,直到学校搞了一次学生民意调查后,才让活在快乐中的我如入冰窖。在全校所有的班主任当中,我的受欢迎指数是最低的。为什么?为什么我班的学生不喜欢我呢?为什么班上65%的学  相似文献   

3.
16年来,我都是用30多节课便讲完一个学期的教材,剩下大量的时间,除了学生自学外,我便增讲一些学生喜欢的文章。我觉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有的外省市老师来听课,连听了三、四节,我给学生讲的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文章。老师们问:“你讲这些跟考试有关系吗?”“直接关系很小。”“那为什么还要讲?”“因为学生喜欢,讲了以后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快乐写作文     
从教多年来,我发现有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挖空心思写出来的文章,要么观点陈旧,缺乏新意;要么重点不突出,没有真情实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追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生活不够关注,未能让生活成为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如何让学生学会作文,喜欢作文,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这就需要老师能授以法窍,从生活本身着手,加以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其写出既带有自己观点,又能反映真实生活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许多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近几年,大家的视线转向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过后有些什么看法等等,了解学生的这类“动向”,可以推动我们研究和调整自己的认识,修正和改革教学方法,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范超老师采用问卷法,调查学生“你喜欢什么课文?为什么喜欢?”“你不喜欢哪些课文?为什么不喜欢?”并作了一番研究。现将范老师搜集到的部分“不喜欢”的反映摘编如下,旨在引起大家的思考,并由此引伸到其它类似问题进行讨论,深入研究教与学两方面的现状和得失,为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3,(16):17
张烁在5月16日人民网撰文指出:中国人热衷各类英语辅导班,为什么不喜欢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学生们喜欢老师讲清各个"知识点",为什么不喜欢"不划重点"的纯英语教学?擅长授课的中国英语老师,为什么英语会话那么困难?在中国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已经不同程度地被考试"绑架"了。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电视盛行的今天,人们对音乐的爱好愈来愈强烈,特别是青少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尽管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是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还是音乐教材编得不好?为什么有的学生不用上音乐课也能学会唱歌?为什么同样一课内容,同样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爱不爱上音乐课,关键取决于学生对该课有没有兴趣。而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取决于音乐教师本身。 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在音乐教学上抹煞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吗?还是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呢?不论怎样议论,我们都会认定:目前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很多优美经典的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在平时阅读中,学生对于这些散文非常喜欢。另外,学校日常训练及高考中,也多选取一些名家名作,来考查我们的学生。但是从得分率来看,学生对这类文章的赏析能力较差。为什么我们读着这些动人的文字,却说不出好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散文,可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来呢?  相似文献   

10.
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经常收到同学们的来信或者电话,问:老师不喜欢我怎么办? 首先我想应弄明白,老师一般会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想大概有这四类学生,老师比较喜欢。第一类是学习成绩好,在学校里老师  相似文献   

11.
我们当教师的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我们的欣赏课堂上,学生总是无精打采,学习兴趣不高。我常常上完欣赏课也在反思:这么好听的音乐为什么学生就不喜欢呢?这么优美的旋律学生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呢?这么欢快的节奏为什么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连串的为什么展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在好多的书籍中,经常看到关于欣赏教学的文章,同行们也都在这个问题中苦恼着,不仅小学的欣赏教学是这样,初中、高中的欣赏课也  相似文献   

12.
笑话     
下面几则小笑话有意思吗?如果你喜欢画漫画。为什么不试着根据这些笑话来画几幅呢?画得好的,可以在这里向小伙伴们展示哦!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风筝》因文章的语句稍显生涩,学生们阅读兴趣不算浓厚,而我也认为实在没有必要肢解了文章来零零碎碎地读、解、议。课上,我抓住"道歉的精神"这一要旨粗线条地讲析课文,然后抛了两个思考题出去: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你不理解处在哪里,提出来共商议。  相似文献   

14.
姓名:年级学校:1.你喜欢本期的封面吗?为什么?2.你喜欢本期的哪些栏目、哪篇文章,为什么?3.你不喜欢本期的哪些栏目、哪篇文章,为什么?4.你对本刊有哪些建议和意见:我们将用抽奖的方式选出10名幸运评刊手,有礼品赠送哦。我们的地址:(530022)广西南宁市教育路3号《今日小学生》编辑部(A版)第7、8期《今日小学生》幸运评刊表  相似文献   

15.
从课本编选的角度说,鲁迅的好文章非常多,为什么不可以选一些更适合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更方便学生接受的作品呢?为什么不可以选更有温暖感的,更有文学色彩的,更有趣味性的作品呢?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23学生喜欢数学,另31学生不喜欢数学。我把31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座谈会,问学生:“数学是什么?学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数学?”不少学生回答“:数学是做题目。“”数学的用处是解答由老师或别人编好的题。“”学数学是为了考试。“”学数学太难了。”但也有学生回答“:学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问卷及座谈,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学生学数学的心态。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完全、不深刻是正常的。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  相似文献   

17.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则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不理智行为。当年我读师范担任实习老师时,曾在课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有一位学生听完故事后天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郑国人喜欢盒子就是取舍不当呢?他喜欢盒子不行吗?”这个问题让我在课堂上当场怔住。不过,我马上转而问学生:“你们说是盒子贵还是珍珠贵?”学生答是珍珠贵。我说:“这就对了。盒子再华丽,但比起价值连城的珍珠来,买哪个更划算?他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呀!”学生又问:“为什么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呢?舍本逐末就一定不划算吗?要是盒子比…  相似文献   

18.
现在电视综艺节目较多,我常常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们那么喜欢看明星啊、综艺类的节目?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不够吸引学生?我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些什么?于是我会利用央视一套《出彩中国人》、上海卫视《笑傲江湖》等节目内容丰富我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中确实存在着对有些课文喜欢,对有些课文不喜欢的情况,学过以后,尽管情况有所改变,但《为人民服务》、《种子的力》等,部分同学仍然不怎么喜欢。毫无疑问,《为人民服务》、《种子的力》这些文章,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语言文字都堪称楷模。它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几十年来一直在鼓舞人们奋斗不息,今后也将继续熠熠闪光。那么,一些学生又为什么不喜欢呢?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文章讲的都是大道理,说的都是过去的情况,里面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即使老师为我们讲了许多,我们还是弄不懂其中的深刻道理。”细细揣摩学生的话,觉得里面有许多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在完成“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并复述课文,品析‘脱险’部分并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认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反思,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