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李本元 《教育与职业》2007,(24):129-130
高职美术课程体系建构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人才市场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施行"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教材建设突出适应性;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理论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魏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196+199-196,199
实践教学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采掘机械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是本课程的目标.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岗位能力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以能力为主的采掘机械实践教学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确立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三是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基于视觉表达专业的毕业就业能力和岗位需求,针对现阶段中职3Ds Max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3DS Max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提高学生三维空间设计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岗位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构成学是形态艺术创作的基础学科,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形态塑造能力的一门课程。构成学往往基于后续设计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设置。根据当前构成学教学的实际,提出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后续课程需要,"教、学、做"一体,创意与实践并重。以"课题"开发的形式落实构成学实践教学体系,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和经历工程管理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基本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将TSIP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独立完成各自任务,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分析.由于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所以学生体会的是实际工作感受,有利于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尽早融入社会工作岗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此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技能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旨在对营销人才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适应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通过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使教学过程与企业业务流程更加贴近,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需要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三结合"模式,认为要以岗位技能要求来指导实践教学,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岗位技能。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导游》课程中运用"实境教学",把学生从学校课堂带入实际工作岗位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最终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杜春明 《出国与就业》2011,(11):105-106
近年来中职会计专业发展面临学生对口就业的困难,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岗位调研开始,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口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提出了"以岗定教"的中职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并突出强调了岗位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课程设置以人才市场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所设课程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注重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教材建设突出适应性,注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数控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本文的重点是基于"1+X"证书制度对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控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想,实现教学评价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园林专业作为一个集农、工、建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类专业,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包豪斯"课程设置模式、"工厂学徒制"教学模式及课题化的情境教学,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四个方面,即基础课程模块化、理论教学课题化、实践教学情境化和培养目标岗位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项目导向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对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进行阐述。结合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计6个教学主项目和8个实践教学项目,项目实施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承载着与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文章分析目前本课程职业教学的不足,提出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构建理论与实践“分模块”教学方案与“按岗分工”式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职业化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技术手段,"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探索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课程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项目教学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会计专业"课程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岗位实训"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企业联合开发新的实践教学配套教材,并探索出"八双"教学模式,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使会计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综合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营销是一个职位群,不同的专业岗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标准各不相同.在多类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普通高考"、"对口招生"、"专升本"三类学生的特点,提高人才培养定位与营销职业岗位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技能的契合度、实践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和高职教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建筑构造>课程,有效的实践教学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的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技能、素质诸要素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培养人才针对的目标岗位群是企事业单位的一般会计核算人员,这些岗位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的会计核算技能和端正的专业态度.要使得我们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校培养,达到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在毕业时实现"零培训"上岗,教师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课程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仓储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物流专业课程,为培养高职物流学生在仓储管理方面的岗位能力,作者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探讨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以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和院校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