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生态学视角,运用移植、隐喻和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内涵,分析了系统中各研究单元(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科、团队或个人)间存在共生、共栖、竞争的共同演进生态关系,阐述了由种子、适宜的条件、催化因素和自我发展等配套机制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系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术使命的担当与组织公平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效率保障。当前,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学科范式之间的通约性不足、外部制度环境的正面牵引性差、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障碍。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创新需要加强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作用,缩短创新周期;重建经费投入机制与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增强资源保障性;优化组织的结构治理与关系治理,释放组织创新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打造一流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对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焦磊  袁琴 《江苏高教》2022,(2):21-29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应对社会复杂议题与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研究范式,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受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的限制,变革既有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是保障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的关键。国外知名大学在推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解构—建构—制度化"的组织变革过程,在"内构"与"外拓"两种路径下创新了多样态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建立了与跨学科研究组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促进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应着力创造组织变革动力,以强外部推力驱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内外路径并进,创建多样态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化跨学科研究组织,稳固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5.
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运用访谈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由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制度设计、组织能力、组织运行、学科文化7个治理因素及21个项目共同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体系。研究袁明: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法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是影响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为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即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大学研究院,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即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大学研究院,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文章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述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柏林工业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并对其学术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跨学科教育和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聚合了不同学科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生态环境中,不同学科之间会对学术资源进行争夺,并发生权力冲突与文化冲突。要减少或消解学科之间的冲突,使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达到生态和谐,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求同存异,形成统一的内生性的组织目标;多元参与,建立组织内部的利益分享机制;协同治理,建立组织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开放边界,建立学科之间的文化交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把大学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理念、生态文化、生态课程、生态课堂、生态学术、生态管理和生态评价等七个视角,阐述了构建生态大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研究型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比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典型特征,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和管理学术组织经验,为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出现了大批跨学科组织。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形式多样,且发展程度不一。通过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运行,学习其经验来促进我国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本文从国家提供政策支撑、研究型大学的内部支持和跨学科组织自身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科研合作是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大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微观视角切入的案例研究发现,制度管理意识缺乏、技术伙伴选择随意、组织文化建设乏力是跨学科组织合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制度规范的风险规避、基于技术互补的资源共享、基于文化认同的沟通学习是跨学科研究组织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中的跨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从实践到认识,仍没摆脱学科的窠臼。从跨学科内涵来看,跨学科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受学科规训约制的学科范式,其独立概念体系尚未形成;从跨学科活动来看,跨学科活动建立于学科活动基础之上,单一学科活动也可以实现跨学科活动目标;从跨学科组织来看,学科组织仍然是主导形式。跨学科组织的构建不仅仅会冲击到传统大学的组织结构,而且也会影响跨学科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因此,大学中出现的跨学科从现象转为一种大学的发展模式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省属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规模大、影响大,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治理能力是提升其水平的关键。研究发现受办学历史和办学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省属大学学科治理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利益相关者对治理有效性的困惑,对治理模式可行性的质疑和对治理外部压力多样性的焦虑。统筹推进省属大学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破思想困境;重视系统复杂性,提升学科治理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形成学科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21世纪研究型大学进行科研设置与创新的流行举措。以打破学科壁垒、交叉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创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各种组织模式的形成战略要素启示我们,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应建设相应的跨学科组织和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理解出发,基于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进行探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学科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学科文化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如学者价值观的异质、学科文化认同度迥异、学科话语权的争夺等。其形成与学科规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积淀、学术部落所构成的行动情境、以及学者思维和地位产生影响的行动选择有关。要消弭学科文化冲突需要重构行动者的学科文化信念、行动情境、规整学者行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组织结构决定着大学组织的形态和效能,是大学组织活动的存在形式。大学组织结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是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永恒主题。大学组织结构系统内生地蕴涵着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种重要机制,它们涉及不同层面的众多影响因素,是两种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路径演化形式,两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联。基于路径演化的适应性变革与突破性变革是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呼唤学科发展机制创新,跨学科组织创立既是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又是研究型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把跨学科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组织形式。但由于受传统的院系单位制、学科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等问题。推动跨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多元化的跨学科组织治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和完善跨学科组织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