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有机肥对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含量影响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有机肥种类及其施用数量与黄芩根部主要有效成份总黄酮、黄芩苷百分含量之间关系二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肥种类及其施用量的不同 ,对黄芩总黄酮的百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黄芩苷百分含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 ,与未施有机肥的对照相比较 ,则大多数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对各种变因分析的结果还表明 ,供试的四种有机肥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以施用骡马粪的黄芩苷含量最高 ,而施肥数量的多少与黄芩苷的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黔中地区六种不同岩性土壤上栽培皂荚的连续两年苗高和地径的调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和两年生都表现一致的规律,灰质白云岩和第四纪粘土的高生长好于其它岩性的土壤,并产生了显著的差异。高生长曲线拟合发现,当在其它四种土体上的皂荚呈现平缓生长趋势时,在灰质白云岩和第四纪粘土这两种土体上生长的皂荚还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我院农学系主任、副教授李世老师主持 ,农学系老师参加完成的“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积累规律研究”课题 ,经过十余年深入系统的研究 ,填补了国际国内黄芩栽培、加工、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研究空白。解决了北方种植黄芩 ,出苗保苗困难 ,苗期杂草危害严重 ,产量低、品质差的综合技术问题 ,首次研究总结出“黄芩促、控、防栽培法”,使承德一带家种黄芩的产量由传统的三年收干药 1 5 0 kg左右 ,增加到二年亩产 1 5 0~ 2 0 0 kg,使黄芩主要有效成份含量由传统的 5 %~6%提高到 9%以上 (高效液相法测定可达 1 3 %左右 ) ,其年均产量和有…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方式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窄行条播蹲苗控上的与对照窄行条播相比 ,增产极显著。产量水平分别为 2 5 77.0 0 kg/ hm和 2 45 5 .80 kg/ hm2 ,比对照分别增产 3 9.3 5 %和 3 2 .79% ;平畦宽行宽幅条播的产量为 2 12 2 .3 5 kg/ hm2 ,比对照增产 14 .76% ,未达到显著水平 ;起垄宽幅条播的产量为 14 2 5 .0 0 kg/ hm2 ,比对照减产 2 2 .95 % ,达到显著水平。黄芩苷含量以窄行条播蹲苗控上、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的最高 ,分别比对照窄行条播提高 11.87%和 2 .5 2 % ,起垄宽幅条播的最低 ,比对照减少 5 .94%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从黄芩单位面积黄芩苷产量看 ,窄行条播蹲苗控上、平畦宽行宽幅条播剪花枝的最高 ,黄芩苷产量分别为 185 .10 kg/ hm2和 178.0 5 kg/ hm2 ,比对照窄行条播分别增加 48.5 0 %和 42 .84%。  相似文献   

5.
黄芩是河北承德的道地药材,虫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北方地区黄芩主要虫害的种类、识别要点、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了污染条件下镉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和富集镉的相关机理,井就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做了晨望:寻找、筛选更多锅超积累集植物;镉富集相关基因识别和克隆;镉超积累植物应用研究以及镉超积累植物后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开发等.  相似文献   

7.
盖草种类和厚度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盖草种类和厚度对黄芩产量及黄芩苷含量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地面覆盖整稻草 1 cm、碎稻草3 cm、整稻草 3 cm、整玉米秸 1 cm、碎稻草 1 cm比裸地对照增产极显著 ,增幅为 82 %~ 1 0 6.6% ;覆盖整玉米秸3 cm,比对照增产显著 ,增幅为 49.90 % ;黄芩苷含量以覆盖碎稻草 3 cm和 1 cm、玉米秸 3 cm的最高 ,与对照相比 ,增幅为 1 1 .1 8%— 1 7.79% ;但通过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从单位面积黄芩苷产量看 ,以覆盖玉米秸 1 cm、碎稻草 3 cm和 1 cm的最高 ,与对照相比 ,增幅为 98.86%~ 1 2 7.49% ,从整体看 ,覆盖材料以碎稻草最好 ,覆盖厚度以1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新发展阶段,寻求促进财富积累和缩小财富差距的有效路径,对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家庭财富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可以发现,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降低财富不平等。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对家庭财富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最大,使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影响次之,而使用互联网社交娱乐产生的影响最小;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家庭财富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提高家庭的收入和金融素养水平,进而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降低财富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家庭财富结构具有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金融资产占比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并且降低房产占比。这些发现为全面认识互联网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理解家庭财富积累与分配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芩病虫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隆化、滦平、兴隆、承德、双桥等5个县区的12个生产基地不同种植年限、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地势及茬口的黄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承德黄芩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发生程度,发现了黄芩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圆斑病、灰霉病等5种,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苹斑芫菁和黄翅菜叶蜂等,为开展黄芩主要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确保黄芩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外界环境中吸收光、热、空气、水分和养分,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生长和发育.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得到,特别养分也是从土壤中得到.这些养分,有的是农作物的组成成分,有的能调节农作物的生理功能.农作物对这些养分主要通过根部进行吸收、转运和同化.转变为自身的物质,这就可以促进农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黄芩是河北承德的道地药材,虫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北方地区黄芩主要虫害的种类、识别要点、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时避暑山庄古松的普查,特别是对死亡古松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影响古松衰弱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根部环境不良,树体伤口多,光合弱及病虫为害;并提出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根部环境为主,结合病虫防治、疏理地上生存空间为辅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积累词语的目的在于运用,但积累了不等于会运用。架通词语积累与运用的桥梁,要从积累和运用两方面着力。积累要注重词语数量的充足性、词语记忆的深刻性、词语理解的准确性。积累词语的教学策略有:归类整合,系统积累;运用规律,长久积累;借助语境,准确积累。运用则要注重实践,主要策略是:及时运用、同化课文词语;创设情境,内化词语;适时盘点,激活库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个大豆品种黑农41、绥农14的不同施肥处理,创造具有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群体,进而分析了不同群体的结构及生理特征。通过试验认为,光合速率的增加是大豆植株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试验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PAHs)是中国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具有生物累积性,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放大,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其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相关研究. 本文研究了农田污染土壤中14种中到高疏水性PAHs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累积及从根部向茎叶部分的传输. 结果表明中到高疏水性的有机污染物如PAHs可在植物体内发生从根向茎叶的传输,向茎叶传输的量与化合物的疏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定量关系;同时,一种新型半渗透膜采样装置--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被成功地应用于土壤中PAHs的采集及其对植物(Triticum aestivum L.)和蚯蚓(Eisenia andrei)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TECAM对土壤中PAHs的采样可在48h内达到表观平衡,大大缩短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时间;TECAM可反映PAHs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土壤有机质及溶解有机碳含量对PAH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TECAM内PAHs浓度与蚯蚓体内浓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化学提取方法相比,TECAM采集的PAHs不仅在浓度上与小麦根中浓度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而且TECAM采集的PAHs量也与小麦根富集的量相当;进一步提出了"土壤-孔隙水-TECAM"三室模型,并成功地描述了TECAM采集土壤中PAHs的三相平衡过程;此外,TECAM采样对土壤扰动小,操作简单,因此是采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以及评价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盐碱化土壤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明确禾本科草本植物对NaHCO3和Na2CO3胁迫的适应机制对于盐碱土壤的开发利用以及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碱茅和披碱草为材料,用NaHCO3和Na2CO3混合物胁迫处理,测定碱茅和披碱草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和根系Na+、K+离子含量。结果显示,胁迫处理降低碱茅和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并提高两种植物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胁迫处理下碱茅叶片质膜的受损程度大于披碱草,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受影响更大,而披碱草更能维持SOD酶活性,相同混合物浓度处理时其叶片MDA含量低于碱茅。综上,NaHCO3和Na2CO3混合处理抑制碱茅和披碱草的正常生长,但披碱草的抗逆性强于碱茅。本研究通过生理特性分析筛选出潜在的更具耐盐碱材料,能够为盐碱地区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及禾本科作物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川东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川东獐牙菜的栽培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栽培试验和野外调查的结果表明,川东獐牙菜多数为一年生,少数为二年生,其种子在具有不同休眠期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川东獐牙菜栽培过程中,也未发现任何病虫害.实验证明川东獐牙菜野生变家种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综合研究生长因子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并选取影响比较明显的4种生长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生长因子VB1 0.5mg.L-1,VB12 20g·L-1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对优化的混合生长因子,结合有机碳源葡萄糖、还原剂Vcc、激素NAA进行进一步正交试验,结论是:在Zarrouk溶液基础上,添加葡萄糖1.5g·L-1、VB1250ug·L-1、VB12 10ug·L-1、NAA0.5mg·L-1时有利于螺旋藻生长.与自养生长相比,混养培养时生物量增加了118.6%,单位叶绿素a含量减少了6.7%,藻胆蛋白含量增加了34.7%.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秋植"潍县萝卜"丛生叶、肉质根的主要生长规律,介绍了这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以2个荞麦品种,通荞1号和通荞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质量浓度(0、0.1、0.5、1.0、1.5、2.0 g·L-1)的硼肥溶液,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硼肥溶液处理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指标(株高、茎粗、鲜重、干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