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末,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号”导航卫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指发射若干颗导航卫星到太空轨道上,通过无线电波来确定用户所在位置的卫星定位系统。人们又叫它太空灯塔。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测定其所在的地理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2.
一般旅客乘坐的飞机是“航空”飞机。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21日在美国升空的。这种飞机能把卫星带上太空后释放。完成卫星发射任务;也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科学研究;或带上仪器到太空中修复已损坏的卫星。  相似文献   

3.
自1981年4月12日航天飞机首次试航成功以后,迄今已有5架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总共执行了9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有近500人次参加了飞行,完成了众多的空间科研任务,施放和回收了7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还向更遥远的太空发射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哈勃”天文望远镜……它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25):193-194
现在太空垃圾已经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从苏联的首颗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再到美俄通信卫星于太空相撞形成大量的太空垃圾。地球轨道上的碎片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将太空变成一个垃圾场。这里面有着大量的碎片,漂移的太空垃圾对于航天器以及宇航员造成很大威胁,为了保持良好的太空环境,就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太空垃圾开展回收,因此此篇论文选择利用变轨方法回收金属太空垃圾当作研究的主体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选择模型,其次建立模型,最终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得出公式。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必读》2013,(5):8-8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已经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太空地雷”的微型卫星。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太空地雷”处于非战斗状态,一旦需要,地面指挥中心便可立即向这些“太空地雷”发出“开启战斗模式的信号”,利用随身携带的激光武器,摧毁或致盲对手的卫星。  相似文献   

6.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7.
程不时 《科技文萃》2005,(8):170-175
什么是太空武器 什么是太空武器?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在太空向地球上或向太空中的目标实施攻击的武器系统.其中包括反卫星武器、以太空为基地的激光卫星、从太空发射火力的平台以及依靠轨道上的反射镜反射激光束来对太空及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设在地面基地上的激光器.换句话说,另一些相近但不完全符合这个定义的武器,如洲际弹道导弹、干扰卫星信号的地面基地的电磁干扰站,均不属于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8.
利用运载火箭将卫星或探测器送上太空以进行太空科学研究,是航天科技的一项重要途径,但发射火箭耗资巨大,且具风险。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的需要,美国一家公司宣布,它将参与实施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工程项目:建造通向太空的“电梯”。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4月12日航天飞机首次试航成功以后,迄今已有5架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总共执行了9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有近500人次参加了飞行,完成了众多的空间科研任务,施放和回收了7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还向更遥远的太空发射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  相似文献   

10.
宇航员,也叫太空人。他们乘航天器遨游太空,有时还走出飞船,在浩瀚的太空中漫步,或检修卫星,或调整哈勃望远镜。这时,他们总是用一根绳索与太空舱相连,因为,那儿与地球上不同,人是飘浮着的。因此,必须靠这根绳子才能返回飞船内,否则,太空人就会变成一颗“人体卫星”,不断绕地球飞行,命丧太空了。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对太空进行新的科学探索时,有几个动物朋友充当了打先锋的角色,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应该记住它们,不要忘记它们对宇航科学研究的贡献。①小狗莱伊卡——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第二颗人造卫星“旅行者二号”。体重5000克的小狗莱伊卡是第一只随人造卫星飞上太空的地球生物。为了防止它在卫星舱内乱跑,有链条固定它的身体,另外它的身上还装备了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的探头。舱内有适宜的温度和太空食品。遗憾的是,由于卫星无法返回地面,莱伊卡在太空旅行一周后“以身殉职”。不过,它对生物在太空生存状态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数据,人类会永远感谢它。  相似文献   

12.
“风筝”卫星就是指那些可以像放风筝一样释放的卫星。别不信啊,它们已进行过试验飞行了。用不了多久,“风筝”卫星就可能进入太空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名为“神舟号”的可载入太空飞船,飞船经过21小时太空运行后,按预定计划在预定地点顺利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在掌握了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测控技术之后,又基本上掌握了载入航天这一高难技术。 在观看了飞船发射和回收的电视后,许多观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飞船为什么不载人?飞船为何不像船?火箭为何站着上塔?新型运载火箭模样与以前为什么不同?带着这些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运载火箭将卫星或探测器送上太空以进行太空科学研究,是航天科技的一项重要途径,但发射火箭耗资巨大,且具风险。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的需要,美国一家公司宣布,它将参与实施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工程项目:建造通向太空的"电梯"。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不太安全的火  相似文献   

15.
载入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 :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 ,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 .但是 ,飞船容积小 ,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 ,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 ,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 ,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 ,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 ,可综合利用 ,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 ,可多次重复使用 ,显著降…  相似文献   

16.
7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一艘"德耳塔2"火箭将一枚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中。这枚卫星此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臭氧层、地球大气的污染情况和地球气候的改变状况。这枚卫星中装载了4台研究仪器,它将在太空漂游6年。  相似文献   

17.
人类究竟能不能从太空看到长城?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戴昌达研究员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宣布:肉眼无法从太空看长城,但遥感技术可以"看"到长城.  相似文献   

18.
超级电炮     
超级电炮,这是一种新概念武器。它是一种能射出超高速弹头、以巨大动能快速摧毁敌方阵地或太空卫星的新型大炮。传统大炮因为射出炮弹的速度有限、只能摧毁几千米或十几千米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就想:若能将炮弹加速到每秒几十千米的超高速状态,那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儿百千米乃至上千千米以外的地面和太空目标。这是古今中外军事家们所梦寐以求的战略武器,于是,超级电炮的形象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种超级电炮射出炮弹的超高初速,能增大弹头的射程、重量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介绍了几种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进行太空育种,所谓太空育种就是把作物种子放在返回式卫星舱、飞船、航天飞机内,在太空中飞行一段时间,由于太空环境中存在着高能离子辐射、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这些特殊的条件,可能使植物种子基因发生了在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当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返回地面后,再把这类种子进行选育种植,以获得优良品种,这种过程被称为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20.
运载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星箭分离后,火箭的剩余部分就在太空中游荡。而各类航天器除可回收的一类(比如返回式卫星)外,其它部分在太空中度过了设计寿命期并丧失了功能以后,也便都成了废弃物。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