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古典诗词一直是高中课本录入的经典诗词篇目,课文改版后是作为诗词专项被录入2004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的,现在仍然作为诗词专项被录入2006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充分说明了这篇词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但是在这两本教材中对"路"却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2004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中解释为"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在2006版普通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不能绝对地认为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教学方法不好,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法。“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教法时要看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就拿人们普遍推崇的“启发式”教学法来说,也并非是通用的万能法,这里面有个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其中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汉字,内涵丰富,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看字猜字     
1.2.3.4.5.6.《看字猜字》参考答案1.牛2.羊3.雀4.虎5.兔6.象32看字猜字~~  相似文献   

5.
字说字话     
夫对天说:我总(zong)算盼(pan) 到了出头之(zhi)日。冤对兔说:我总算找(zhao)到了一个窝儿(wor)。 1对7说:站(zhan)直(zhi)了,别(bie)见人就点头哈(ha)腰(yao)的,多丢(diu)人呀!  相似文献   

6.
○“申”对“电”说:哥儿们,站直了,别趴下!○“官”对“宦”说:咱们是哥儿们!○“天”对“开”说:稍息,立正!○“鬼”对“魂”说:好逍遥啊,驾朵云就四处游荡!○“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巾”对“币”说:儿呀,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尺”对“尽”说: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臣”对“巨”说:和你同样的建筑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自”对“目”说:你们单位裁员啦?○“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没根手杖就寸步难行。○“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  相似文献   

7.
一个个文字,仿佛是一颗颗闪烁的夜明珠,又宛如一粒粒圆润的翡翠。它们的形影乍一看是空寂孑然、清寥孤独的——它们彼此本不牵往,独行踽踽曳杖仙游——可若将它们精巧地串成辞藻章旬,如同连缀的串珠儿,秩序井然地排班列队,又该是何等绵延的“个体的统一”。然而在这一串纷繁的串珠间,细窥那些或灵渺、或恬柔、或峻峭、或新奇、或醇厚、或清朴的珠翠,文章的整体便盈溢着多种文字奇缘巧合的“多样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字理巧辨字     
中国汉字千变万化,神奇又不乏深意,因此识字教学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艺术。时光荏苒,我担任语文科的教学不知不觉已有几个年头,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可爱的孩子就是千变万化的汉字了。识字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根  相似文献   

9.
    
我常把猫的偏旁写错更不会写蟋蟀这样复杂的词爸爸妈妈好生气老师好生气我已经是猫和蟋蟀们的好朋友为什么还要会写那个字呢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跟小猫去量量耗子洞听蟋蟀说说什么样的草最鲜嫩多汁再撒上哪种花粉味道就绝了不过我们从来都不写字  相似文献   

10.
路啊路     
听人说,那儿是一条路,是一条悬崖上的路。那儿有石峭,那儿有深谷,那儿有豺狼虎豹……听人说,那儿是一条通往那座神秘传说的金山的路!还听人说,那儿是一条路,是一条通向天堂、通往地狱的路……啊!那路,好绵长,好神秘!脚底有路,岁月有路。有那么一天,就那么几个不信邪的人,带着镰刀火种,挖掘铣刨,带着野蛮与无知,开始了在那路上艰难的跋涉。岁月的沧桑如刀刻般印在他们那似乎兴奋,又似乎沮丧的脸上……“爸爸,等等我!”稚嫩的童音穿过山谷,在那路上萦绕、颤动……“儿啊,娘等你归,死而瞑目……”风霜来了又去,枫叶红了又红,可怜的孩子蹒珊着在…  相似文献   

11.
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但有时为了表达特殊的意义而故意无字(或代、或缺、或漏),用得好往往能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下面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12.
花木兰是继刘兰芝之后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并且这一艺术形象也菜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光辉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描写贾宝玉外貌的话 :“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 ,眉如墨画。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你知道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当然是比喻 ,而且是明喻 ,既有本体和喻体 ,还有比喻词。是的 ,明喻往往拿喻体的本质特征来比喻本体 ,那么在这段描写中 ,作者是拿喻体什么样的特征来比喻本体的呢 ?能不能将这种本质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 ?有的同学曾尝试着概括它们的特征 ,并把它加在句子的后边。有将“中秋之月”概括为“圆”或“亮”的 ,有将“春晓之花”概括为“鲜”或“艳”的 ,有说“刀裁”“…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字形上有许多相近、相似的地方,有人就根据这个特点,经过自己的“创造”和“发明”,以对话的形成编撰出一些有趣的“情节”来。“比”对“北”说:同学一场,何必背对背,谁都不理谁?“巾”对“币”说:儿呀,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尺”对“尽”说: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臣”对“巨”说:和你同样的建筑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搞装修?“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是家徒四壁。“自”对“目”说:你们单位裁员啦?“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没…  相似文献   

15.
没有路的路     
墨西哥城是世界上交通最拥挤的都市。当初政府决定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公路以缓解行路难。但当干线公路由原来的8条增加到14条时,道路反而显得越来越拥挤。  相似文献   

16.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写过一首一字到底的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颦笑,一人独占一江秋。清代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她写过这样一首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  相似文献   

17.
自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创"古今字"这一训诂术语,古今字一直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训释体例。文章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造字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怀人散文。经 典文本简直步步莲花,处处精彩,可讲的点很多。对于这样一 篇经典的文章,优秀的教学范例不胜枚举,我该如何去教呢? 我应从哪个角度切入呢?不禁陷入“经典教学恐慌”。  相似文献   

19.
造成学生难以区分形近字的因素很多,不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不了解汉字中蕴含的知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在教学中通过讲清字理的方法辨析形近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琳琅妈妈 《顽皮娃娃》2008,(15):I0016-I0017
如何教宝宝识字?该不该教宝宝识字?宝宝几岁开始识字好……教宝宝识字这个问题是每个妈妈都很难回避的,尽管在广大家长中已然分立出两大阵营:强烈希望尽早教宝宝识字和坚决反对过早教宝宝识字。但是无论家长支持还是反对,宝宝对“字”的感知随着对各种信息的接触都在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