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辉 《出版广角》2014,(18):43-45
正与国外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充分发挥版权和内容优势、有效与技术结合、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者、数字出版商绝大多数并非传统出版机构,而是技术提供商。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技术提供商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而传统出版社基本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以来,数字出版成为传统出版业的战略发展和转型方向。与大中型出版社相比,小型出版社因资金、资源、人才所限处于尴尬位置。小型出版社要想成功突围,必须抓住契机,发挥专业优势,进行数字化深层次挖掘;开发重点项目,实现双重效益;挖掘特色项目,合作共赢;掌握数字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任翔 《出版参考》2011,(19):16-17
数字出版已经从概念变成了潮流,但是面对数字大潮和产业转型,长期处于政策保护下的出版社,尚不具备足够的人才、技术与资金实力应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威胁与诱惑。由于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以及历史原因,出版主体——各级出版社一直游走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之外,或者说处于边缘弱势地位。相反,数字技术公司、互联网企业、数字硬件厂商、甚至电信运营商成为了数字出版最活跃的群体,而由这些技术渠道商所搭建的各种平台成为了我国数字出版的枢纽。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传统出版社扮演着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处于被动地位.产业链分成不合理造成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积极性不高.不过,近年来,在数字出版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突破,但仍需要持续创新和发展,才能迎来数字出版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出版的新一轮浪潮中,传统的出版机构该何去何从?如何真正开展自己的数字出版业务并找到持续的赢利发展模式?数字出版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出版社并没有真正地打通内容、技术、硬件、平台之间的渠道,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内容提供商的主体作用,那么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字出版模式是摆在出版社面前的重要课题。以技术为驱动,以平台为依托,以内容为策源,以硬件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是我们对这个模式构建的一个设想。  相似文献   

6.
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我国出版社根据自己的特色资源,学习、借鉴国内外出版机构开展数字出版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成为各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关键点.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在分析其内容特点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闫翔  冷熠 《出版科学》2009,17(4):86-88
从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应用情况入手,对国内、国际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的类型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对专业出版社实际情况,对我国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进行探讨,并设想了一种数字出版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芳 《今传媒》2012,(12):62-64
目前,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给传统出版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出版社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涵盖电子图书、手机阅读、网络游戏等新的出版形式已成为当今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面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空前挑战,出版社应加快步伐,加速转型,依靠高科技手段和数字化信息迅速占领市场,谋求更多的盈利和新的发展模式,这成为目前应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陕西数字出版的现状,分析目前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陕西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9.
穆雪 《东南传播》2012,(9):83-84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出版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高校出版社作为传统出版的重要一部分,在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一般出版社所不具有的优势,包括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但是在资本、技术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出版社必须转变传统出版思维,认识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必要性,正确面对来自数字出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跨媒体出版——传统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业的最强音.然而由于人们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各异,导致出版社找不到投入的重点所在,数字出版的实施策略模糊.本文提出跨媒体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并给出了实施跨媒体出版策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纷纷扰扰的数字出版时代,平台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终端厂商、电信巨头等各路人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数字出版服务的各类技术手段、应用形态粉墨登场。对出版社而言,出版内容数字资源成为出版社最核心的数字资产  相似文献   

12.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从国内外的发展战略看,数字出版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出版社明知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方向,却面临不知路该何走的普遍尴尬.本文针对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分析,希冀对专业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时代,转型发展成为每个出版社都面临的重要选择。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优质内容有限、传统运营模式成为少儿出版转型的阻碍。必须找准传统出版方式与数字出版方式的差异点和结合点,在融合中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的跨媒介转移出版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跨媒介出版逐渐成为可能。在把媒介分为三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六种跨媒介转移出版战略,并分析影响转移出版战略成败的四种关键因素,讨论目前影响我国出版社实施转移出版战略的多种障碍,最后给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推动出版与科技融合,拓展数字出版业务,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共识。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厂商主导和推动特征,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社只是扮演了版权提供方的角色。何以会出现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出版社在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遭遇了成本困境。笔者从信息化视角出发,将目前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阐述每个阶段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成本困境,并在最后提出了解决成本困境的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 广阔的受众面和政策环境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向我们描绘了它的美好前景,但实际上我国真正进入数字出版的传统出版单位并不多,许多出版社、期刊社在数字出版方面还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虽然数字出版受到力捧,但众多的出版单位并没有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的数量及类型、功能与内容、运营及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探讨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现状和运营能力,提出了应对数字化和网络化挑战出版社在实操层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智能技术对我国出版业在出版产业链结构、出版物的媒介形态、传播方式、受众阅读习惯、反馈机制、传播速度等多方面进行着重组。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出版场域的构型、关键资本、出版社惯习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和分析,旨在勾勒我国数字出版场域的行动者主体格局及结构变迁,探析出版社在出版场域中的竞争现状,探索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20.
刘荣 《出版广角》2013,(15):60-62
数字技术促使自助出版在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繁荣,但其同时又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西方意义上的自助出版和我国的出版政策不同,但从技术和实践的发展来看,一些在线出版活动已经具备自助出版的内涵。在分析我国出版制度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型出版社的数字化前景,提出适合我国数字自助出版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