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篇迟到和早退的文字。"迟到"和"早退"都与时间有关,关乎和景旭枫的对话时间,关乎《青盲》的全国播出时间。在认识景旭枫整整五年后,我才正正经经写了第一篇关于他的个人文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定位变化太快。2005年第一次见面,他还是一家著名外企的建筑设计师;2006年新浪第四届文学大赛,他是一名很红的畅销书作家;再后来,频繁见他混迹于影视圈,风生水起、意气风发;最后一次见他,则摇身成为国内颇有名气的新锐编剧。  相似文献   

2.
慎用概括新闻作品是事实的客观反映,所写其人其事,都应有准确的事实根据。但在一些新闻稿件中,却经常可以看到主观臆断色彩很强的概括性字句。诸如:“几年来,他一贯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迟到、早退。“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扬声。”“十多年来,他寝室的灯都是亮到是晚十二点以后……”看到这些概括,读者倘若马虎一点,也就默认了(但决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倘若认真一点,这些概括就经不起推敲了:难道他“几年来”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难道“他走到哪里”,都只听到赞扬没听到一点非议?“一片赞扬声”又是个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3.
陈强 《新闻爱好者》2011,(9):158-159
从事新闻工作16年,有六七年的时间在做栏目,起初是一个名叫"玄机边缘"的体育评论栏目,后来是一个名叫"百姓讲述"的倾诉栏目,再后来是"百姓话题"、"大家说吧"两个热线栏目。那是几段毕生难忘的奇妙日子,像是坐了几个备受煎熬的超长"月子",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无休无止的思考中度过,为了那一篇篇文字,为了那一位位读者。  相似文献   

4.
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4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文字、图片、图像稿件300多篇(幅、条);先后16次在全国各级新闻单位举办的征文、竞赛、评比中获奖,被8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通讯员;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5次受嘉奖,连续两年被北京军区、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新闻报道工作一等奖……一连串骄人的成绩。也许你不会相信,这一伟绩竟是一个战士报道员在两年多时间里创造的。他叫孙捷。昨日的奋斗上高中时,他的一篇新闻稿件被广播电台播发,这次偶然的成功却使他做起了记者梦,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5.
少校滕天月——沈阳军区230医院政治协理员。他入伍18年来,始终对新闻写作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军内外报刊见稿千余篇,有数十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各种书籍。他十余次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4年被沈后某分部评为“最佳新闻干事”,3次荣立三等功。  “我写是因为我爱”,滕天月如是说。他从入伍第一天起就尝试给报刊写稿。经过“稿子不登天天写”的“考验”,他终于在《前进报》见了第一篇稿,这给了他极大的乐趣和信心。滕天月从此对新闻写作更加痴迷。从战士到指导员,从干事到协理员,从野战部队到后勤医院,他无论做…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日报,他有不少第一:第一次记者的名字被写进编者按;第一次把一篇工程报道写成一整版,第一次开设记者个人评论专栏。一篇篇稿子出笼,多在夜阑人静时。人民日报记者王慧敏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分为三个时段,他称为“三个早晨工作法”。第一个早晨:早饭前;第二个早晨:午饭后;第三个早晨:晚上9点至凌晨3点。工作是勤勉的,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在这张全国最大的机关报工作,却把机关报的报道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典型报道不是上头给的,是自己从基层挖出来实笃笃的新闻;国家大型工程报道不去报成就却报道差距;不停追踪新闻发生地的阶段性变化,动态地反映时代,反映区域;评论没有官话、套话、空话,让人耳目一新。这或许就是业内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严肃的主流大报。 王慧敏,河南洛阳人,1966年12月生,大学毕业后进江苏常州日报工作,后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攻读研究生,1994年分配进人民日报经济部,2001年开始负责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现为人民日报新疆站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兰州大学经济系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7.
<正> 內蒙古大学图书馆,在改革中积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在逐步完善工作量制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试行奖金浮动.其具体做法是:①严格考勤制度,缺勤和迟到、早退扣除一定数额的奖金.②超额完成工作量有奖.奖金分为五个等级,按照工作表现,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统一评定.去年一年除了学校的经费包干奖每人六十元外、平均每人  相似文献   

8.
一记者应有理性思考和理性认识。其深度,决定着他所采写文章的深度。捧读《追踪‘第一生产力’》(下面简称(《追踪》)这组深度报道(作者: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7篇连载见该报1992年10月3日—10日),至再至三,反复咀嚼,回味无穷,我感到强烈的震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要领先,“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识,也是一种热切的期待。这组追踪报道文字实在、精当,议论精辟、深刻,与篇章结构,互为增色,相得益彰。作为一个整体,它关系紧密,逻辑性强;而单独成篇,又特色各异,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现在很少用到破折号;而我们军内的报刊却是"破折号标题"满天飞,有的版面甚至给人"不用破折号无以为题"的感觉。以此稿写作当日(2014年6月13日)为例。人民日报有24块版面,文字类稿件共141篇,其中标题中出现破折号的仅9篇(其中包含一篇评论员文章、一篇专访、两篇人物小记),所占比例约6%。与之相比,军内报刊上的"破折号标题"令人目不睱接。  相似文献   

10.
同事说,孔祥芬就像一根永远上满了发条的指针,总是不愿停下来。马路,小巷,哪里脏、哪里臭,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第一次见孔祥芬,她比预定的时间足足迟到了40分钟,这还是她的领导——南宁市江南区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覃凤兰多次打电话催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他入伍第一天,被授予少校军衔。他入伍第一年,就立功受奖。他就是河南省社旗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田杰。这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一年之内,利用业余时间,在省以上报刊发稿60多篇,其中在懈放军报》发稿6篇。他被河南省军区政治部评为1996年度优秀通讯员,南阳军分区为他记了三等功。田杰虽然入伍只有一年时间,但在人武战线上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O16年来,他在新闻报道工作上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在各类报刊电台发稿700余篇,四次立三等功。他是1982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分配到社旗县一个乡镇武装部工作的。1983年他采写了女民兵张瑞杰自办家…  相似文献   

12.
他很普通,是一名行走在北疆边防线上的新闻干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8年来,他先后在40多家媒体发表文字稿件和图片1200多篇(幅),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聘为特约记者,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就是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新闻干事孟华昌。  相似文献   

13.
本书为巴金夫人萧珊的作品,包括日记、书信、译文等。书中文字温馨、朴实,于平凡之中见真情,尤其是日记和书信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巴金夫妇生活的这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和精神风貌,这些内容均为第一次出版。本文选编自该书序言。那份弥足珍贵的相濡以沫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流走,他依然打动着今天的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篇"是时间概念,按理说还应该有空间限定。我不敢说这是中国第一,但绝对是中国图书馆界关注数据安全的第一文。该文是科学小品,题目是《科妮莉亚的最后一次情报检索》。原文作者诺尔曼.史蒂文斯,他虚拟了美国"最后的情报爆炸"。  相似文献   

15.
萧萍 《出版参考》2010,(17):32-32
每次读周锐的新作,我总是想起十多年前,我们一帮人在一起创作中国版芝麻街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见周锐,他比我想象得还高,以至于觉得走近我的是一匹非常高大的马,而且很有王者之气。尽管周锐后来也经历了一场大的病痛,可是这似乎丝毫不损他的内在力度和气势,每每读到他的那些文字我都感慨它们的存在和超越,他的小说这些年似乎更加幽默洒脱,童话也更是汪洋恣肆,让我对他个人和他的写作怀有更深的敬意了。  相似文献   

16.
在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提起士官报道员徐智林,可谓无人不知。入伍10年来,尤其是担任团里新闻报道员以后,他以笔为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感,围绕部队建设采写新闻,在军内外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幅,先后3次被前进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5次被集团军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战士们见了他,都亲切地称他为"徐记者"。  相似文献   

17.
包办婚姻尝苦果 陈独秀的第一次婚姻是与即将寿终正寝的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1896年,18岁的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勉强参加了院试。不料,陈独秀居然以一篇“不通的文字。蒙住了不通的大师”.榜列秀才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人民文学十一月号发表了刘柏生的两篇小说,刘白羽同志特写了一篇文章《写在两篇短篇小说前面》,加以推荐。我们转载其中一篇《第一次当队长》,供同志们学习参考。刘柏生同志是牡丹江市沿江公社立新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一九五七年初中毕业之后,来到农村安家落户。八年来,他在这里扎了根,结了婚,入了党,三次当干部,又三次当社员,无论是上是下,他都经受住了考验,劳动和工作都相当出色。前不久,他是一个生产小队的政治队长,现在他代理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的业余创作活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刘白羽同志说:“在这里的一个早晨,我读了《第一次当队长》这篇小说。一种清新之感,涌入我的心中。”他评论这篇小说是,“朴素,真实,生动”“以贫下中农新的一代的立场、感情,描写出一个感动人的老贫农的形象”。我们觉得,《第一次当队长》的朴素、真实、生动的特点,对于改进新闻写作的文风,大有启发;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刘柏生同志是怎样以“新的一代的立场、感情”来记述我们的新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读刘宝莱大使的文字是在2007年,当时他的《侯赛因国王两次访华的趣事》一文被收入了新华出版社"新中国外交亲历"系列丛书的《礼宾:鲜为人知的外交故事》一书。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很多个十字路口,都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幅场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却突然在一些慢行车辆后,动作麻利地摔倒在地。司机下来搀扶他,老人却怎么也站不起来……这个老人就是被网友戏称为"碰瓷专业户"的孙林。如今,孙林已经记不得自己重复上面的动作多少次了,从第一次真被汽车撞得骨折到把"撞汽车"当成养家糊口的生计,孙某用了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