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濮小燕 《视听纵横》2005,(6):113-114
县级电视台是目前我国最基层的电视台.因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新闻节目不可能做到每天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据调查.目前.大多的县级电视台每天只开设一档新闻节目,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有个别台开设了晚间新闻。  相似文献   

2.
宫岩 《记者摇篮》2004,(2):45-45,51
时政新闻报道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工作部署和重要时政活动的重要任务。一项关系国计民生政策的出台,一个牵动各方面利益决定的宣布,都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正是时政新闻的魅力所在。因其内容和作用的重要,时政新闻报道历来被各主要新闻媒体摆在显著位置。对于电视宣传来说,新闻节目是龙头,而时政新闻又是电  相似文献   

3.
林日东 《声屏世界》2005,(12):51-51
明晰收视群体。明晰收视群体是做好地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关键。要了解国内外的时政新闻、经济信息和外埠社会新闻,观众只要收看中央台或省级台的节目就能了解到。但作为普通的观众最想了解的莫过于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件。他们的关注点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如物价的涨幅、子女教育、身体保健、医疗保障和劳动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电视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似乎总是与普通人题材联系在一起。大量的凡人小事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某些既有的电视观念。  相似文献   

5.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的“主打新闻品种”。①然而,冷静而理性思考,民生电视新闻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和情感讲述,这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使民生电视新闻走出目前徘徊低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找准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电视新闻平民化就是要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林薇 《视听界》2002,(4):25-25
电视新闻的写作依据来自画面,用以弥补视觉语言的局限性,起到说明、补充、升华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新闻写作不是游离声画的,而是与声画取长补短,和谐统一的。因而,电视新闻的写作有别于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8.
9.
韩宁 《记者摇篮》2004,(1):24-2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中,舆论监督具有有效、快捷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舆论监督。近些年来,与一些重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  相似文献   

10.
从新闻传播角度来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党的喉舌的宗旨,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生、民心,而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的成功,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只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就能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1.受众关注的就是新闻报道的重心电视传播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不渝地洋溢一种平民意识。受众有知情的权利,通过媒体他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受众能否获知最大限度的信息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存宽 《视听界》2002,(1):50-5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是报道主体与报道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诚然,作为报道客体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主体无疑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新闻报道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且要力求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受众获得通观全局和预见事物发展前景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记者编辑高扬主体意识,激发创新精神。电视  相似文献   

12.
卢平 《新闻知识》2002,(6):38-39
全 国目 前 有3000多家电视台,而绝大部分 电 视台,都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成立的县级电视台。客观地讲,电视发展速 度 之快,是人们始料不及的。这是好事。但电视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巧妙地运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朴素哲理,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平实的手法,揭示出生活原生态的美,已成为新闻媒介的一种共同追求。这也就是近来被新闻界经常提到的“新闻平民化”。做为新闻媒介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新闻更要增强“平民意识”,用新闻人敏锐的眼睛将普通中国人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散发的精神气息聚焦、放大,使其近距离地、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里所说的“电视”是指广义  相似文献   

14.
15.
郑凌 《视听纵横》2004,(2):44-46
“策划”这个词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计划和策略。不管你是否承认,在现代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策划已经成为报道准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报道依靠成功的策划获得轰动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媒体本性的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16.
宋义  陈欣 《新闻前哨》2003,(2):31-31
回望20世纪,我们的电视新闻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曝光与纪实这两股热潮在展开。应该说,这两股热潮使电视传媒有了难能可贵的“受众意识”和“用事实说话”的勇气,电视新闻由此开始告别“假大空”,而渐渐回复其真实与交流的本来面目。然而,面对近乎顽症式的“两张皮”新闻、“四季歌”新闻和没有前瞻性的总结式报道,我在想,这种新闻到底做给谁看。受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新闻报道改革的推进,电视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近年来不断得到强化。虽然其本质意义尚在探讨、争论之中,但是勿庸置疑,策划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项突出的手段,并产生了一批令人称道的精良之作。  相似文献   

18.
李云豪 《视听界》2004,(3):45-47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调查采访,认真分析论证,把新闻事实及其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以深刻尖锐的剖析阐明媒介的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性新闻体裁,它集新闻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熔新闻体裁和政论于一炉,通过揭示真理,引导舆论,完成媒体的使命。”实际上, 它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 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开始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中央电视台创办  相似文献   

19.
马锋 《视听界》2006,(4):70-72
“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凤凰卫视的这一口号几乎成为90年代以来所有电视人的新闻理念。于是,现场报道承载起了电视新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经过艰难的摸索,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形式上的“三段论”模式:首先是开头播报,交待某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或由头;然后是背景加记者在事发场所的采访;最后,回到事发场所,介绍这一事件的意义或对其进行评论等。为了强调对现场的重视,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场报道”:记者在某一事件发生场所出个头、结个尾,而中间部分和动态新闻报道没有丝毫区别。细思之,我们对现场报…  相似文献   

20.
宋彦华 《青年记者》2003,(11):37-37
在当今电视节目日益丰富,观众选择余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不同的节目(栏目)都会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观众群,怎样进一步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吸引更多的观众? 一、基层台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在节目内容上,受各种因素制约,存在着会议及领导活动偏多、工作总结式的报道多等问题。其次,在节目编排上,共性的东西多,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