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之间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指出,由于粤港两地分属不同的国家管辖,其经济关系难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从根本上消除了不利于粤港经济关系发展的障碍,为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之间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指出,由于粤港两地分属不同的国家管辖,其经济关系难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从根本上消除了不利于粤港经济关系发展的障碍,为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粤港新的经济腾飞,粤港物流的对接,新一轮经济竞争在没有硝烟的情况下悄悄来临。最新资料显示,位于与港澳接壤的南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占所有CDP的比重越来越大,粤港双方的贸易交往以及通过香港转口或通过广东进入内地的物流量也越来越大,粤港物流有望在近期对接。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贸办和广东省货运代理协会于本世纪初在广州联合主办了“香港运输、物流业商机及两地企业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两地在长期经济合作中形成了“前店后厂”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粤港两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应采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新型经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把视焦点瞄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以香港回归为契机,对未来粤港经济的密切合作问题进行了基于实证又超越实证的理性思考,从宏观上提出构筑粤港经济板块的设想,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提出了基于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基于政治、地理及经济等因素,加之世界经济危机风暴的冲击,粤港两地走私现象日趋猖獗。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粤港间的正常贸易活动,也造成国货滞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把视焦点瞄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以香港回归为契机,对未来粤港经济的密切合作问题进行了基于实证又超越实证的理性思考,从宏观上提出构筑粤港经济板块的设想,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提出了若干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香港作为一个大都会,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通过其辐射已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全省经济的发展。现在粤港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当前,广东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将对中部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迎接粤港产业转移,以形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香港作为一个大都会,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通过其辐射已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全省经济的发展。现在粤港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当前,广东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将对中部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迎接粤港产业转移,以形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中国华南地区,港资北移推动了粤港经济垂直一体化,也造成了香港制造业空心化和粤港产业同构化。随着香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接近尾声,两地经济垂直一体化的动力正在消退。通过资本流动的视角,指出要构建新的投资合作平台,为科技开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粤港经济进入水平一体化的投资合作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面对协同育人的新机遇,大力加强粤港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和示范作用:是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粤港两地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共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粤港高教深度合作需要制订针对性强的法规政策,建立制度保障;需要设立具体协调操作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探索合作举办大学或学院、联合培养学生、缔结姐妹学校、师生访学、师资培训、学分与学历互认、非学历培训合作等有效模式,为多层次合作搭建常态化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战争初期,岭南大学、广东国民大学等广州的几所高校为谋求保存,纷纷迁往当时的英租界地区——香港继续办学。这些高校迁港后虽办学时间不长,但对于香港教育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与内地的交流,却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可为粤港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众创空间数量不断增长,合作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根据合作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推动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应树立共同体意识,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合作;凸显发展特色,求同存异,实现互补合作;拓宽发展范围,开放创新,力争全面合作;利用区域优势,与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趋显著,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广东应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来实现本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其国际转移的主要形式,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1989-2009年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与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得出不仅当期生产性服务业FDI,而且其滞后期对广东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FDI的质量,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外资拉动、国际外包形式及形成产业区域集群等,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重庆是粤商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而论者在考察晚清粤商的历史活动时,对此未予充分关注。实际重庆开埠前后粤商在渝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香港又因特殊原因成为粤渝贸易的中转站,所以,考察粤港渝之间的贸易状况,可为晚清时期粤商群体研究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16.
杨禄华 《嘉应学院学报》1994,(2):125-130,141
广东是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广东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邻近港澳的深圳、珠海、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广东的一些山区经济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差距仍然甚大。一些贫困山区的人民至今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本文从广东山区的自然环境的角度,去探索山区贫困的自然因素,以便改造自然,消灭贫困,达到全广东省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文章通过分析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重点探悉粤港配对小学生网上研习中对于跨文化教育的支持,从而总结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旨在为今后的跨文化教育实施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年间,四川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这些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因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消融于城市之中。客家人进入香港后,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高速发展,这些客家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小区和香港新界客家村落作对比,考察两地客家人所迁居城市的背景、迁居后的环境适应,以及迁居后各自所发生的巨变;具体剖析川、港两地客家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地域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其对两地客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的命题,对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的轨迹异同进行比较,以寻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共同共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业发展对当下及未来两岸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沟通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历史及现状的概述和分析,从经济、社会等角度对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不畅之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两岸发展妈祖文化产业政策机遇分析及粤港、粤澳在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镜鉴,提出推动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