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共同签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既要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有必要弄清楚构建新型保障体系的基点和新型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本文力求对此进行一些探索。 1.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基点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首先要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当前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对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面临的难点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及其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只是校内的社会化而非真正将后勤事务交给社会去办,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陷入困境,其原因既有内在条件的缺失,也有外在条件的缺失.高校后勤改革应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做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同时切实加强后勤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行业管理,本文从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性质、作用及其得以发挥的条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后勤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应是:"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有关各方依法监管."这一体系的本质就是要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企业化、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改革的最终结果是:高校不养后勤,而是选择后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开放、规范、统一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高校后勤市场相继开放,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后勤面临一个自身发展的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后勤,而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成是建设高水平后勤的必要条件。因此,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早日建成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校后勤的基本内容和地位作用1.1.高校后勤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题与财税政策破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几年来,各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快有慢,有成功也有难题,特别是针对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两难问题,需要财税政策上的支持和破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两难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建构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持有不同的目的。国家希望通  相似文献   

9.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经过十余年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后勤社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余年来,浙江大学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坚持一流大学要创建一流后勤保障体系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安全、便捷、优质的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但全面实现后勤社会化进程受制于主客观条件[2]。为此,解决高校后勤走向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依然是当前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3]。本文结合山东大学后勤保障部实际情况,从信息、科研、  相似文献   

11.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4):F0002-F0002,F0003,F000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服务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建立的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公司下设校园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饮食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服务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服务集团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按照现代管理理论,切实加强后勤服务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做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新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改革要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推进高校后勤深入改革。创业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职院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核心,需要加在创新平台、管理模式及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使一流大学有与之匹配的一流后勤。要想推动高职院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顺利构建,应把供给侧理念作为传统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视改革,把握机遇,以高职院校具体发展目标为改革契机,有针对性地补短板、降成本,提高优质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最终顺利构建高职院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提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搞好后勤改革和提供后勤保障的关键,同时要提高后勤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高校后勤监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后勤监管是保证高校后勤改革方向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后勤监管的主体应发挥决策者、执行者、协调者、引导者、公益性保证者的作用、应加强后勤监管的机制建设、高校后勤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四位一体"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建设。同时,要增强高校后勤监管的有效性:校园后勤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理顺甲、乙方关系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实施科学的监管方式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继续坚持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化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稳步开放校内后勤市场,稳步剥离高校后勤服务经营职能,完善高校后勤市场的监管体系,加快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建设,转变政府和高校职能,最终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作为一名高校后勤人,如何将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与我校的后勤保障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与我校提出的“1235”发展战略及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匹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教育部、计委等中央六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0】1号的形式转发了该文件,唱响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序曲。该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自此,我国高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今十二年一个轮回已经过去。我们看到虽然高校后勤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其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设,对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队伍中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与高校的日常后勤保障.在后勤改革中,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后勤队伍,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的分析在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模式,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个不能忽视的课题。这需要在清晰的认知自身状况的前提下依循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与高校发展规划,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系统已经完成了和学校行政体系的分离 ,高校后勤作为社会组织 ,已经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 ,这一转变为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也对高校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公益性是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本质特征 ,政府、高校和高校后勤组织必须共同坚持公益性的原则 ,共同构筑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只有这样 ,高校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