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家自始至终最崇尚的精神,是自由精神。道家思想的自由精神关爱个体生命,在政治上尊重个人基本权利,在精神上追求“与道逍遥”的超然境界。道家自由精神对现实中教育自由的种种异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秦道家推崇"道",把它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将老子对外部世界"道"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内在自由的要求.因此,有人把庄学实质说成是美学,是最恰当不过的.魏晋"玄学"实质上是道家思想的发展,并以庄学为中心的.玄学与佛学也是相通的.老庄哲学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审美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性",道家美育观长期被人们忽略。但在浮躁而日趋异化的现代教育中,我们可以从道家思想中获得一些宝贵的启示。与儒家思想不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注重解放精神,提倡生命自由,更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诗哲"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他以形象的比喻"太空"来描述道家妙不可言的胜境,此真理、真实之"太空"胜境,为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超越、解放与"坐飞机"升迁等,为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道家艺术精神运转无穷,像"同心圆"扩散一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玄学大师,他的道家思想深受庄子的影响.阮籍以庄子的最高理想境界--"逍遥游"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又深得庄子批判精神的精髓.阮籍追求心灵的自由逍遥,批判束缚人身心的虚伪名教,但其实又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捍卫者.这是他与庄子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傲然独立的人格气节、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道家洒脱机趣的生活方式、不为物役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强烈实用色彩的生存智慧;墨家"利天下为志"的人生理想、"强力而行"的人生态度、严格自律的高尚品格,都在毛泽东人生哲学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李白与苏轼为追求精神自由,实现生命活动的圆成,都经历了超越现实困扰的心路历程。李白的思想超越之路以道教的"生命永恒"意识为基础;苏轼的思想超越之路以道家的"自然而然"观点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与文学"真实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当代作家追本求原的真实观与道家表现真性情、真思想如出一辙,洋溢着道家精神的优秀作品以其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中国人的欣赏水平、思维结构、生活方式乃至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献章以自然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毕生追求与维护"天机自由"的人生价值,在世俗生活中,展示出顺乎自然的人生情怀,宣泄了归依道家的生命情调.其理论的基石和出发点源于道家学说和理论,但在实践中,他又自觉不自觉地对道家理论和学说作了修正补充,从而丰富了我国古代的"自然"理论和学说.  相似文献   

10.
石梦娇 《文教资料》2013,(7):68-69,101
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中,所追求和提倡的精神,一直是自由、洒脱、超脱世外,遗世而独立。老子作为道家的始祖,在其思想中表现出了强烈地对"独"的追求,但在解说中仅仅把"独"作为对"道"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特性的宇宙论描述。庄子则在继承老子基本思想实质和精神的同时,更进一步发展深化了老子关于"独"的概念的阐述,在修养境界论中,提出了"见独"的超越思想。使"独"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抽象,其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在对这二位哲人有关思想的具体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独"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这无疑为我们深刻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精髓,把握道家发展脉络又开辟了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