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文章翻译了AECT2004'教育技术新定义,比较了1994'定义和2004'定义对教育技术目的的不同界定,谈了2004'定义教育技术目的对中国教育技术的四点启示,即应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的努力方向;应将增强效率作为教育技术的目标;应加强对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教育技术AECT2004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过程的分析以及2004定义与1994定义的比较,对新定义的理解和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暑假,"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美国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教授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相似文献   

4.
中美信息化教育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美国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引入后,我国电化教育的争议就不断发生,甚至一度影响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与此同时,美国也出现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我们发现AECT2004新定义与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在很多方面趋于一致。本文通过对美国AECT2004定义和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分析、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AECT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对教育技术的名称、领域、范畴、特征等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入和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领域界定及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和翻新.从1963年到1994年.AECT一共正式发布了四个教育技术的定义,再加上2004年一现身便引起国内众多教育技术学者关注的教育技术2005定义,一共是五个定义.本文试从对AECT的这五个教育技术定义的分析对比入手.对教育技术发展表现出的几个特点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内关于AECT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和讨论情况,以及学习和研究AECT2004年教育技术定义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教育技术历史的演进,专家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版本。国际教育技术专家Robert A Reiser(以下皆翻译为瑞泽)在2002及2006出版的著作(该书在2003-2004年度美国和加拿大教育技术领域最频繁被使用的教科书排名中位列第二)中发表了他对定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这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04年在《教育技术的含义》文献中提出的关于教育技术概念的新定义。该文献包括背景、定义、定义的元素、与教育技术概念的关系、与绩效技术概念的关系、定义背后的假设、目的和受众、历史上的早期定义、结论、参考文献十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介绍我国关于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tions and Techniology,简称AECT)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形成和讨论情况,提出了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和研究AECT2004年教育技术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应该由不同层面的定义分别来表述 ,然后由它们组成完整的定义体系 ,对教育技术学科作出全面的阐释。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由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所组成 ,并由此而导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对绩效技术“回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入,绩效技术——这一在改善企业绩效技术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系统方法,愈来愈受到教育技术学科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绩效技术”及“绩效”相关理论和概念的介绍,深入探究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技术2004定义的新变化,阐述绩效技术“回归”教育技术领域以完善、丰富、发展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分析绩效技术在我国发展不力的原因,提出一些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开始对教育技术的定义进行讨论。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教育技术领域的名称和概念几经变迁。我们必须充分把握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关于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变迁的过程描述,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内容、研究目的和研究形态等四个方面对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才能认清美国教育技术定义变迁的方向,并在深入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定义不断演进的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其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2008年出版的《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一书中正式发布了新的教育技术定义。为使广大中国教育技术工作者、教育技术专业师生了解新定义的内容和与其相关的全面理论观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专家翻译了这本著作。该书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出版之际,该文作者作为新定义的主要译者,通过AECT新定义与AECT94定义的比较,从学习、创造和职业道德规范等要素入手,阐述了新定义的主要特色以及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首次加入了伦理道德内容,预示着教育技术道德观正引领教育技术研究迈向一个新领域.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视与研究将对今后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教师培养,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将产生重要影响.为对2005定义伦理道德部分有个整体认识,本文对阐释该定义的<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一书第11章"职业道德与教育技术"进行了全面解读.通过将AECT<职业道德准则>与其前身NEA<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教育技术领域职业道德的特点,分析了2005定义中加入伦理道德内容的原因.最后阐述了AECT<职业道德准则>对中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其名称及其概念几经变迁,本文根据美国教育技术协会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变迁的描述,分别从其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四个方面对AECT教育技术定义进行比较分析,认清美国教育技术定义变化的内容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教育技术定义变迁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AECT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历年来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其定义的制定是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由此,笔者认为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不仅要借鉴西方的成果,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在自己国家的本土化进程中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技术。最后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学术界先后给出了多个不同的定义。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应该由不同层面来表述,从而对其作出全面科学的阐释。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教育技术定义的梳理与回顾,试图从教育技术本质属性、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内涵和理论层面的含义这三者构成的定义体系,导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任一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状况,因此,分析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一、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美国学者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认为,美国教育技术主要经历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  相似文献   

19.
反本质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教育技术产生起,人们总是试图统一对其名称、定义的认识,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本质主义倾向,即相信广泛的教育技术领域里存在着唯一的本质,教育技术的定义就是要反映这个本质。在反本质主义者看来,事物具有多样性,教育技术的不同定义正是反映了事物的多样性,不必刻意追求统一的教育技术定义。反本质主义为人们认识教育技术定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AECT)的专家们又对教育技术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MichaelMolenda教授为我们提供的教育技术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所起草的文件对教育技术作了一个初步的定义(该定义将于2005年5月正式公布,本文以下简称05定义):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力求翻译达到“信、雅、达”,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