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稿启事     
明明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他和漂亮的小女孩圆圆是好朋友。自由活动时,王老师看到明明和圆圆依偎在一起看图书,明明不时还在圆圆的嘴上亲一下。王老师对明明说:“你如果喜欢圆圆,可以拉她的手,也可以亲亲她的脸,但不能亲她的嘴。”明明说:“那你们大人为什么就能亲嘴呢?”面对天真的明明,王老师该怎样解释呢?作为明明的老师和家长,您有什么妙招吗?  相似文献   

2.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3.
一次,听一位低年级老师上《家》一课,气氛相当活跃。孩子们争相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送到相应的“家”中,精彩的语句不时从孩子们嘴里迸出。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无不暗暗叫好。一位小女孩想把白云送回“家”,可是伸了几次手始终够不着图片上的“蓝天”,面露难色。底下的孩子伸长了手臂说:“我来,我来!”站在讲台前的小女孩脸红了,手足无措。我觉得这位老师也太大意,难道不可以把图片贴低一些,或者干脆帮着孩子解决面前的一大难题……小女孩始终没够到。但这位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并不反对在语文课上要“教知识”,我只是反对以王老师这样的方式去“教知识”,反对不论面对什么文本脑子里都只有“教知识”,更反对完全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其次,我也不赞成王老师在这节课上想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我以为严格说来那更像是一种“说教”,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傍晚,我在一家米粉店里吃饭。一个小女孩跟她爸爸坐在我对面,静静地吃着。她袖子上佩戴着一黄杠,应该是个少先队小队长吧。在她爸爸到旁边打电话时,我和她聊了几句。“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喜欢。”“有没有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为什么最喜欢他呢?”“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对我们以后好。”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非常纳闷:“老师怎么会是个孩子?”在我眼里,我的语文老师就是个孩子。下面就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缠人的老师。语文老师总喜欢上我们读书、背书,读不好还要重读,背不好就得重背。每次早读,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7.
《少先队小干部》2010,(6):26-27
美琪姐姐: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教我们语文,讲课特棒,课堂上经常笑声不断。越是这样。我越担心她不喜欢我。我该怎样才能让我喜欢的老师也喜欢我呢?让老师喜欢,有没有“法宝”呢?  相似文献   

8.
明明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他和漂亮的小女孩圆圆是好朋友。自由活动时,王老师看到明明和圆圆依偎在一起看图书,明明还不时在圆圆的嘴上亲一下。王老师对明明说":你如果喜欢圆圆,可以拉她的手,也可以亲亲她的脸,但不能亲她的嘴。"明明说":那你们大人为什么就能亲嘴呢?"面对天真的明明,王老师该怎样解释呢?作为明明的老师和家长,您有什么妙招吗?(天津朱艳)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碰到一个学生,学生甜甜地向我问好。在一旁的奶奶问道:“她是你的什么老师呀?”孩子连忙回答说:“她是我的语文老师,我很喜欢上她的课。”喜欢?我有一丝欣喜。孩子们在学校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很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教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0.
镜头一新生报名那天,一个六岁小女孩由妈妈领着来到班主任老师身边。王老师热情迎上来:“欢迎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童雨,童心的童,春雨的雨。”“你的名字真好听,你长得真可爱,眼睛又大又圆,好像水汪汪的黑葡萄……你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孩子。”“谢谢老师。”小童雨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11.
一个邻居女孩曾对我说过:“你知道所有老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就是喜欢啰嗦!”我竟无言以对。每一个老师都以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唯有苦口婆心、左右叮咛才敢放手。其实不然,请看看这篇《“沉默”的魅力》吧,在您磨破嘴皮说教无效的情况下,试试“沉默”的威力,也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蒯威 《师道》2010,(11):30-31
前不久读到一位老师的博客,讲的是她听了某名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文中写到该名师站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文本进行解读,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透过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引发对幸福本源的探寻,即“对苦难的隐忍,对梦想的渴望”。此时,这位老师感慨道:“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教龄、教育学硕士学历的语文教师,感觉自己连课堂上的小学生也不如——这些话孩子都能听懂吗?”  相似文献   

13.
笔者已从教多年了。但还时时想起在上中学时的一节难忘的课。一天,教语文的王老师给我们上课,五六分钟后,学校校长、主任带了一帮教师推门鱼贯而入。还未坐定,王老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大声要求进入课堂听课的校长、主任、老师:“你们不能这样随意进入课堂,影响教学,请你们出去!”他们只好狼狈退出。课后,同学们暗暗议论,都支持和赞赏王老师的举动,也可能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吧!其实,王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很高,我们都喜欢他上的课,教学质量也名列同年级语文学科的前茅。同学们都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教学技艺高超、功底深厚的老…  相似文献   

14.
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训,说教也。练,涧缯也。”“说教”即启发教导;“涧缯”古意为“在水里反复地漂洗织物”,其意演变为反复地操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解释为:“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妍 《语文新圃》2010,(1):7-10
山东省实验中学有位“传奇”的语文老师——王岱。近些年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屡屡斩获一等奖、二等奖;更让人叹服的是,无论教过的还是没教过的学生都以是王岱老师的学生而自豪,他们都幸福地把自己称作“王岱老师的孩子”,其中包括现在文坛上颇有名气的年轻作家张悦然。这是一位有着怎样魅力的老师呢?  相似文献   

16.
西渡 《语文学习》2010,(2):12-14
孩子上初二,拿回语文卷子来要我签字。有一道题是考欧阳修《醉翁亭记圹泉香而酒洌”的释义。孩子答的是:“泉水透着芳香而酒色清澈。”老师在“芳香”和“清澈”上各打了一个叉。我不解,孩子告诉说:正确答案是“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并转述老师的解释,说这是文言中常用的词序颠倒法。  相似文献   

17.
中班意愿画《我见过的大树》活动开始了。王老师组织幼儿简单地交流了各自见过的大树后,就让小朋友开始一边回忆,一边勾画。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画出了粗壮的树于,绿绿的、红红的或是黄黄的树叶,画面洁净、整齐。这时一位小女孩向老师告状:“王老师,快来看,吴吴的画画得乱七八糟,脏死了。”  相似文献   

18.
聪聪:王老师,“我喜欢唱歌。”“姐姐喜欢唱歌。”这样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该怎么做?王老师:我们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想想两句话的异同。共同点:喜欢唱歌。不同点:喜欢唱歌的人不同。聪聪:接下来呢?王老师:我们可以在“我”“姐姐”之间加“和”,“我和姐姐”之后加“都”共同点——“喜欢唱歌”取其中一个。这两句话就合成:我和姐姐都喜欢唱歌。聪聪:还有其他的办法呢!老师,我改成“我喜欢唱歌,姐姐也喜欢唱歌。”这样行吗?王老师:也可以。这是把第一句话的句号改成逗号,在第二句的“姐姐”后加“也”,这样两句话也可以合成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笔者已从教多年了。但还时时想起在上中学时的一节难忘的课。一天,教语文的王老师给我们上课,五六分钟后,学校校长、主任带了一帮教师推门鱼贯而入。还未坐定,王老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大声要求进入课堂听课的校长、主任、老师:“你们不能这样随意进入课堂,影响教学,请你们出去!”他们只好狼狈退出。课后,同学们暗暗议论,都支持和赞赏王老师的举动,也可能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吧!其实,王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很高,我们都喜欢他上的课,教学质量也名列同年级语文学科的前茅。同学们都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教学技艺高超、功底深厚的老师而感到自豪。后来他被调走了,大家都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20.
蔡亚 《班主任》2010,(4):54-54
这学期,学校安排王老师与我“师徒结对”,我觉得很幸运。王老师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上很有经验,深受孩子们喜欢。一天上午,我跟随她工作半天时间,看到她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犯错的孩子,真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