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而无毒蛇之类的爬行动物则以其触目惊心的色彩和花纹示警。不过绝大部分动物只具有一种伪装本领,但是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有一种章鱼,它们竟然能模仿多种有毒海洋动物的形体来恐吓敌人。  相似文献   

2.
正大自然赋予每种动物以生存的权利,就一定会赋予它生存的本领。很多看似弱小的动物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可以巧妙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地理环境与强敌周旋,说它们也懂"兵法"一点都不为过。旱獭的游击战术旱獭虽然只是低等的啮齿类,但是防御能力却是一流的,尤其擅长游击战。当捕猎者远远看到它立于洞口,想要发起突然进攻时,它却从容不迫地  相似文献   

3.
正国界纷争在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了领土问题,有些国家剑拔弩张地演习,甚至真枪实炮地互相厮杀。在动物界,动物们是不是也会誓死捍卫自己的疆域呢?千百万年来,动物们努力守卫着自己的地盘,当其他同类入侵时,它们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警告对方:"别过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相似文献   

4.
<正>看到大脑袋、圆眼睛、肉乎乎的萌物时,你一定会觉得萌化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原来,当人们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或小朋友的时候,大脑中负责处理冲动的边缘系统会受到刺激,产生多巴胺,让人有一种"陷入爱河"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想要去照顾这个"小可爱"。小动物和小朋友"萌萌哒"的外形是进化需要,因为它(他)们出生时十分弱小,必须要受到成年动物或者人的保护和照顾,这样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随着小动物和小朋友不断长大,这种"萌"的特征也会慢慢减弱。  相似文献   

5.
对付敌人的"杀手锏"气球果为萝藦科气球果属的常绿灌木,又由于气球果的外皮上长满了软刺,就像用钉子钉进去的一样,所以有人管它叫"钉头果". 气球果的果实为什么要长成这种模样呢?这可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科学家还是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为了保护果实里面的种子.也许,别的动物看到这种奇特的果实,就会觉得浑身是"尖刺"的家伙一定不好惹,因此就会望而却步了,这样自然就达到了保护果实里面种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军事伪装     
战争中,伪装的作用就是隐藏你自己和你的设备不被敌人发现。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伪装。事实上,伪装的基本概念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它源自于动物的本能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能让动物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可怜的指狐猴,在全球最丑动物排行榜上,是上榜频率最高的动物之一。的确,这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动物长相怪异,不太可能赢得任何选美大赛,但它非常珍贵,而且因为很多原因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尽管1000年前似乎有过宗亲,但它现在是指狐猴科唯一的成员。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居民对指狐猴有着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通常他们只要一看到指狐猴就会杀死它们。据说,它相当奇怪的名字就是村民们在发现指狐猴时相互警告这种坏兆头出现时给起的。有人预测,再过几年,野生指狐猴可能就会被赶尽杀绝。  相似文献   

8.
军事伪装     
战争中,伪装的作用就是隐藏你自己和你的设备不被敌人发现。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伪装。事实上,伪装的基本概念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它源自于动物的本能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能让动物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10,(9):107-107
A:对常见的灰松鼠来说,尾巴是一件脆弱的宝贝,但并非生存所必需。灰松鼠尾巴的长度相当于头部和身体长度的总和——这么大的尾巴既可以遮荫又可以保暖,需要的时候还可以用它来发出信号,或者在打架的时候保护自己。但是,尾巴最重要的作用是恐怕是充当松鼠在树上表演“杂技”时的平衡工具。2008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地面上的松鼠尾巴通常比较短,而飞鼠的尾巴则非常长。为了生存,松鼠不得不面对自然界中的许多敌人——蛇、鹰、猫头鹰、臭鼬、浣熊、猫、狗和人类。有时,为了逃命,松鼠就把尾巴“留给”敌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海参,你可能会想到名贵的营养品。对于这种动物,或许你了解得不是太多,其实海参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性,当它被人从海洋里打捞上来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溶解了,这可能让人难以理解。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它一旦遇到敌人,竟会主动出击,把自己的内脏抛向敌人,只要对方受到内脏的诱惑,海参就有了逃跑的机会。如此冒险的解围方式,在动物界还是首屈一指呢。  相似文献   

11.
据《大众科学》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因研制U-2 和“黑鸟”侦察机而闻名。如今,该公司又在研制一种新式飞机,它既可以浮在水上,也可以飞到空中,还可以利用潜艇发射。这种新式飞机将创造新的纪录:它可以在水下150英尺(1英尺等于  相似文献   

12.
安利 《百科知识》2003,(4):37-38
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斑马身上的条纹也是各不相同的。目前最能为人们广泛接受的解释是,斑马身上的条纹主要是发挥伪装、传递信息和求偶作用。 身上生有斑纹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虽然臭鼬、鸡貂和蝾螈身上的花纹所起的作用是“大声”警告任何可能向它们发动进攻的食肉动物(这些花纹会被捕食者看作是又脏又臭或者有毒猎物的标志),但是斑马身上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条纹难道也可以帮助它来伪装自己吗?  相似文献   

13.
特种侦察作战,通常是弱小军队对付强敌所采取的一种奇特的作战手段,旨在扰乱敌人的部署,瘫痪敌人的指挥,动摇敌人的军心,破坏敌人的行动,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特种侦察作战,鬼斧神工,以奇胜敌,具有较大的作战效益,因此当今无论是弱国还是强军,都十分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特种侦察作战已风靡历次局部战争。追溯特种侦察作战的源头,必在我华夏。近代实行得活跃、广泛、卓有成效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新四军,远处可推崇到“少康中兴”之举,而文学作品的描述,继《三国演义》之后最波澜、最壮阔的要数名著《水浒》了。  相似文献   

14.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有趣的是自割。就是当动物遇到要吃它的强敌时,能毫不犹豫地舍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然后逃走。壁虎和蜥蜴遇到强敌侵害时,能把尾巴断掉,每条壁虎和蜥蜴尾巴断的部位都是相同的。断下来的这段尾巴有神经,能独立地来回摆动,这种摆动可以引敌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颖言 《科学大众》2014,(10):31-33
<正>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领地意识,就如同人类有"居者有其屋"的观念一样,动物们认为自己占据的领地越大,越有安全感,在群组中就占有更大的优势。但动物们不用手机,无法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方式给同类留言,或是评论、点赞,它们如何才能告诉同伴或敌人"这是我的家"呢?我的地盘尿做主在街头的电线杆或大树下,我们常常看到狗狗旁若无人似的,抬起后腿便开始尿尿。其实,尿尿并不仅仅是狗狗的生理需求,更是狗狗的一种标记行为。狗狗借尿液来覆盖新环  相似文献   

16.
正那晚,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寒风拍打着树叶,发出"嘶嘶"的响声,携来刺骨的寒意。几处昏黄的灯光从头顶投落,让这条小路显得更幽暗。走着走着,我看见路旁一株小花正耷拉着脑袋,它的花朵黯淡无光,它的枝叶毫无生机。看到寒风中的它如此萎靡,我不由产生了一丝怜悯:"冬夜怎么如此残忍,连一株弱小的花儿也不放过。"正想着,头上的灯突然闪了几下灭了,那小花就这样消失在黑暗中。黑暗  相似文献   

17.
段军 《知识窗》2005,(10):48
能够用尾巴发声的动物确实很罕见.但在南、北美洲大陆的一些地区,大名鼎鼎的响尾蛇的尾巴有这种功能.海獭还会用尾巴拍击水面,向同类以示警告.  相似文献   

18.
英国顶级病毒学家、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医院、世界权威流行病专家约翰·奥克斯福德教授发出警告说,未来50年内会有源于动物的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它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影响。人类对抗  相似文献   

19.
谢冬兰 《知识窗》2008,(8):48-49
一只灰色的松鼠摇动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对另外一只正在附近觅食的松鼠咆哮着发出警告——这是汉普夏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个普通的春日里进行的一项机器动物控制实验。所有情景都是真的,唯一特别的是这只发出警告的松鼠是由电脑自动控制的,它并不需要吃松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种假说认为,动物发声或起源于夜行动物。一项新的进化分析表明,这可能有一定道理。动物王国是一个嘈杂的地方,有鸟叫声、蛙鸣声,还有许多不太为人所知的声音,比如短吻鳄宝宝孵化和呼唤妈妈时发出的声音。"我小时候养过一条鳄鱼。它会发出很多声音。"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生态学家John Wiens说。Wiens和合作者想知道:为什么动物从一开始就会发声?一种假设是这种能力起源于夜行动物。因为在看不见的时候,声音比颜色或其他视觉提示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