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19-25
将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工具应用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可以降低双语教学难度,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学习。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着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水平不高、教学设计照搬汉语教学模式、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教学设计、双语教学、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化教学等理论,可以构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包括:调研教学现状,分析民族双语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不足;针对学生特征,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收集教学问题;评价教学效果,完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应用实践性的课程中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文章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以“炫彩流水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课前导预习、课上导学习、课后导拓展的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教育时代,教学设计应改变原有教学理念。文章首先分析了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理论背景,随后以一篇课文分析了具体教学设计的步骤及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通过信息化技术拓展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创立“自主、应用、探究、合作”的教与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电化教育中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学设计的“桥梁”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 ,根源就在于教学设计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之间在方法论上的不和谐甚至冲突。目前主流教学设计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是经典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其特征是系统化和实证主义的科学化。这种“科学化”使得教学设计只求“事理”,而失落了“人理”、“人情”,这与当代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取向是不协调的 ,并指出探索教学设计新模式不应仅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革新 ,而应同时进行方法论基础的变革。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其方法论基础、所面向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当前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三个方面的高度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现代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文章基于信息时代背景,在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的同时,研究和探讨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旨在探究出一套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和评价方法,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课程及学生进行前端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从八个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访谈及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证明这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下,围绕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融合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秘书实务”课程为例,阐述了体验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与要点,并结合实际对体验式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理念、学习情境、教学实施等难点提出了解决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岳红云 《科教导刊》2023,(3):118-120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育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文章对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通过对公共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混合、内容方法的融合、评价方式的多元等,进行综合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的分析,旨在培养学生逻辑、工程、原始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后续课程及未来发展服务,打造一流金课。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挑战。信息化教学设计与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是分不开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政策的开放和国家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学生的数量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师和资源明显跟不上,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就明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究。本文以高职课程中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课程为例,对高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