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十九世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是近代数学教育的萌牙时期;十九世纪后期到十十世纪中期,各国开始这教育改革,这个历史时期的数学教育研究叫做“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以新的眼光去认识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关系。进入“数学教育学的时代”,出现数学教育学这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与中国近代教育民主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化民主思想传人我国后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教育民主化改革的进程,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实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的展开;女子教育的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从素质教育到教育创新,体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肩负着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更是责任重大。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创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历史讨论课这种教学形式恰好体现了教育创新的精神。要上好历史讨论课首先要选好讨论内容,其次要很好地组织课堂讨论,最后还要认真总结。历史讨论课使教师和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美国教育的特点与成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目的在于了解美国社会迅速发展的教育背景并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某些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从1902年开始到1949年终结的近50年的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启示:以教育立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提高教育立法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建立稳定合理的教育立法制度;将教育立法与教育执法并重。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爱满天下”,情系故土,一直关心安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民教育问题.他多次来皖讲学,推行平民教育和“小先生”制,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力荐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创办学校,在安徽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车向忱投身社会 ,献身教育与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 ,总结分析了他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到成熟 ,以及他无产阶级革命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近代平民教育思潮的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它代表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一种深刻的认识,代表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这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重温近代这股勃然而发的平民教育思潮,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育,就其实质而论,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人,便无所谓教育。纵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演进历史,我们会发现,关于“人”的问题的不同解释,一直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本旨在审视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历史轨迹,对教育发展的科学追求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是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变革的重要时期,从新式教科书的编写到新教育制度的确立,蒋维乔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作为教育家,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近代教育的改革之中,在近代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都曾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是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4.
15.
蔡元培与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教育中,蔡元培首先在新式学校内举起反封建旗帜,并始终把教育作为谋求国家富强的关键和一生的追求;他善于吸收借鉴外国教育的精华,从民族的实际出发营建新的学校教育体制;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6.
从本质上说,改革是对人类实践的自我超越。现代教育改革从来不把某一教育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比如,从我国现代教育改革走过的历程来看,无论是废止科举、兴办西学,而后确立起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的民主性和普及性初露端倪;还是五四时期的五育并举兼容并包、实用主义教育实验、平民教育运动等,民主和科学终究开始撼动人们的思想;还有后来的普及义务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均反映着人们对更为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的向往和追求。又比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自明冶维新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其宗旨主要在于改变忽视“个性的尊重”、“个人的尊严”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如校内暴力、逃课、青少年犯罪等教育荒废现象,以自由主义、个性主义代划一主义,确立自由、自律以及自我责任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矢志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尝试已达痴迷入瘾的境界,这种境界主要包括:无教不施,无处不教,夫人不育的丰富蕴含。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近代化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步成型于清末新政时期,至20世纪20年代初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也大致经历了如上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考察活动都是因教育改革而发起,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教育演进的线索与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连续性是表面动荡的背景下隐现的,本即从表层的政治性事件入手,寻求近代中国教育内在的、连续性的历史线索与命题。  相似文献   

20.
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