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她没有北京、南京的帝王气派,没有西安、成都的历史名胜,她甚至赶不上姑苏,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比不了杭城,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比起中国许许多多的名城胜地来,上海简直有点“一穷二白”。上海,似乎最缺少中华文化传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3.
三、制约出版质量因素的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尽管取得了以前无法相比的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论文收录率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科技期刊在世界的大致状况和地位。下面就世界公认的六大检索系统收录我国科技论文的情况,以及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的一些数据,对这方面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化总体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献信息传播领域对世界化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两大发明更是举世无比,在图书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典藏等方面,相当长一个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化遗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总结并加以继承的。但是缺憾也是客观存在,有的甚至与我们的发明与贡献同时并存。下面仅以活字印刷为例进行分析。印刷术在我国发明虽然很早,但改进迟缓,活字印刷术未能成为出版业的主流,印刷术的社会作用也不像欧洲那样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中国出版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包括由纸介向数字过渡,都应该不是问题,但体制的改革可能面临着比科技进步更多的困境。这种困境往往还不是出版业自身所能够跨越和克服的,它和全民族、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紧紧地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上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10年来我国出版专业教育在规模、结构、专业设置、领导、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及经验。下篇拟从微观的角度一分为二地分析专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条件诸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供参考。四、与巨大成绩并存的危机在总结回顾十年来出版专业教育的经验时,不能只看到空前发展这一面,更重要的还应看到在前进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语:1978—2008,中国出版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史。在其而立之年,本刊与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尝试通过三期中国出版改革30年志的专题文章,从体制改革历程、技术沿革、版权贸易等三大块面系统地总结中国出版30年的变革发展情况。诚然,中国出版业30年的沧桑变化,并非三期  相似文献   

8.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二)史学、地理学两汉时期,史学取得了重要成就。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部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大约东汉以后才有《史记》之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我国书籍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 (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第三节我国初期的书籍 (二)写在缣帛上的书——帛书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在使用竹木简的同时,又使用丝织品来写书或画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在甲骨文中已有“丝”、“帛”和“桑”等字,说明在殷代已用蚕丝织造缣帛。早期的缣帛,只用来供贵族作衣服之用。随着桑蚕业和丝织业的发展,丝织品的出产渐多,于是人们用来书写,到春秋战国时,帛书已相当流行了。丝织品当时有帛、缯、缣、素等名称,因而帛书也称为“缯书”、“缣书”或“素书”。  相似文献   

10.
日本沙伊玛鲁出版社于1994年12月出版了许力以同志的专著《中国文化与出版》,并赠与本刊编辑部。1995年12月,沙伊玛鲁出版社社长田村胜夫先生函告,读书在日本颇受欢迎,已被日本翻译出版协会推选为1995年度的“佳作”。征得许力以同志同意,特将作者所写的日文本前言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图书出版印刷文化的总体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共分三部分,本期刊发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将在下期发表。中国是世界上图书出版印刷事业最先发达的国家。要写一部《世界出版印刷史》,第一卷就应该是中国卷。因为中国的图书印刷化在世界印刷化史上占着举足轻重、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分量。无论是最早的雕版印刷,还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活字印刷以及套版印刷,都是首先在中国发明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学钱存训博士所说:“在世界明史中,中国字记录的多产、连续和普遍性最为突出。中国典籍数量的庞大、时间的久远、传播的广泛和记录的详细,在15世纪结束以前,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作用》,载《献》1991第2期)特别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信息的传播在质和量上都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宗教繁荣、科学普及、技术进步、化交流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由文汇报《学林》专刊主编、高级编辑施宣圆主编的《上海700年(修订本)》最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46万多字。该书初版出版于1991年上海建城700年之时 ,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每个方面由若干篇组成 ,介绍上海建城700年来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上海历来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之地。这次“修订本”增加了人物篇 ,收入近40位古今上海名人。既有大家熟悉的黄道婆、徐光启、董其昌 ,也有鲜为人知的洋务奇才李凤苞、澳门同知印光仁 ;既有爱国老将陈化成、抗清志士夏允彝父子 ,也有学术大师王鸣盛与钱大昕 ;既有…  相似文献   

13.
四、专门史著作的出版各种专门史著述的出版,40年来成绩斐然。政治史、法制史、军事史、经济史、民族史、思想史、宗教史、教育史、文学史、艺术史、语言文字史、科学技术史等门类著述的出版,都有专文介绍,本文只着重对农民战争史、文化史、历史地理、史学史、华侨史等门类著述出版的情况略述一二。农民战争史著作的出版,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的过程。从1949年到1980年,共出版了140余种这类著述,既有对中国农民战争的论集,也有农民革命史话,既有对自陈胜吴广起义到白朗起义的历次  相似文献   

14.
边集 《出版科学》2004,(4):71-71
编年体是书籍最早的编纂体例,也是我国史学工作者治史常用的体例,但以编年体来治出版史,而且是出版通史,该书为国内目前所仅有。全书分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至清前期、晚清、民国八部分,上、下两册,反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这份出版大事记(自1949年1月至1966年5月),旨在提供资料,供同志们了解和研究出版工作之用。这份材料主要是作者依据档案资料和历史文件,并参考了年鉴、各有关出版单位编写的出版大事记以及出版界老同志的回忆资料编写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一、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近代期刊的历史,发端于19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和一部分商人创办的一批中外文期刊。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一份宗教性刊物,主要宣传基督教教义和  相似文献   

18.
1954年 1月1日经出版总署第104次署务会议批准,中国图书发行公司自本日起并入新华书店(保留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名义)。中图公司原为公私合营企业,经过几年来的改造,已完成其作为国营新华书店助手的历史任务,其私人资本已于1953年上半年先后退出,该公司已变为国营企业  相似文献   

19.
1962年 1月4日文化部发出《关于编制1962年年度出版计划的通知》。指出过去在编制计划的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要求过细的缺点,对书籍是精神产品,在品种、数量和时间上都要求有较大的机动性这个特点,注意得不够。《通知》决定将过去同时填报年度出版计划和年度出书计划简化为只填报一种年度出版计划。 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和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讲话,着重指出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他在讲话中表示了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20.
1964年 1月13日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出《关于农村中心小学适当购备学生课外阅读的公共图书的联合通知》。 1月14日至1月31日农村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1月30只,林默涵代表中央宣传部作了报告。报告说:几年来,农村读物出版工作存在着方向性质的缺点,提出农村读物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配合社会主义文化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