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质量推进就业育人工作是“双一流”高校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就业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是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从价值定位来看,“双一流”高校要秉持“高贡献”的就业育人理念,落实“高规格”的就业育人行动,就业育人成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高期待”。通过剖析“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普遍存在的目标失衡、体系失衡、联动失衡问题,结合浙江大学实践,从机制创新、运行创新及支撑创新等方面提出“双一流”高校开展就业育人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效能应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坚守高校治理的价值导向;变革科研组织体系,完善高校治理的制度建设;优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坚持高校治理的多元协同,切实提升治理效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借鉴推拉模型构建由“生源地就业”“属地就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三种倾向组成的分析框架,基于西部地区27所“双一流”高校2021届或临近年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进行多角度分析。主要结论为第一,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西部就业;第二,近年来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人才粘滞力有所增强;第三,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西部就业;第四,西部地区在人才环流中仍处于人才净流出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研究基于Z大学2009-2019年毕业生基层就业数据,分析"双一流"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对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后发现:Z大学研究生基层就业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就业区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在国家政策、社会机制、学校组织、学生选择等方面存在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结合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市场宏观背景,着重从外部社会需求状况和内部毕业生供给状况两个方面切入,综合分析当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从社会整体层面打造良好的基层就业制度体系、从学校层面分类组织引导学生基层就业行动、从学生层面分层关注不同学历和专业学生个体基层就业需求三个维度的综合改善路径,着力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婉  郑义海 《高教论坛》2023,(8):80-83+97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以及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财经类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财经类高校要想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坚持特色化办学道路,以构建一流经管类学科群为目标,建设财经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实施国际化学科特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财经领军人才,积极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财经类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特色财经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完善治理制度、优化治理过程既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组成部分和必要保障。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治理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协同性决定了高校治理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从制度化路径保障多元利益主体参与高校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非制度化路径加大以人为本、理性宽容、法治思维等制度德性的培育,促进高校治理从制度规范到价值引领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地方性和特色化等。研究发现: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处于财力不济,师资实力不强,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低,以及学校管理质态有待提高等困境。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氛围;第三,需要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也是现实选择;最后,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路径亟待优化升级。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二者的内涵,点明了“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间存在互为助力的关系。随后,文章从信息教育意识、人才、内容和形式四个维度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国家、学校和图书馆三个层面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路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清退预警公告展开深度编码,从预警指标、预警程序、预警趋势、预警学科、预警时间五个维度揭示研究生清退预警的基本动向;并反思其清退预警实践中存在预警指标简化、偏重于末位预警,预警程序不明、被动接受式预警,预警导向同构、依附于外部政策,预警轻差异性、偏离学科自主性,预警救助不足、预警窗口期过短等问题。提出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清退预警机制,应优化预警指标、预警节点向前移,完善预警程序、重视预警反馈,重视学科差异、回归预警自主性,加强预警救助、调整预警缓冲期。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其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如何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为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为例,通过分析2017-2021年5年间的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总结学生就业特点,探索聚焦学生行业就业能力提升、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聚焦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聚焦”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地方“双一流”高校以系统思维坚持追求卓越来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培养模式上,应借鉴地方标杆大学的成功经验,着力破解育人体系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关键问题,提升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整合和协同力度,打造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双一流”高校H大学作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焦虑心态产生的社会性因素发现:“三重倒计时”营造了“时间紧迫”的结构性压力,“时间拉长”“时间虚无”“时间差序”“时间冲突”四种时间体验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绵绵无期的等待、虚度华年的挫败、机不可失的时间规制和分身乏术的身体争夺四种时间境遇,由此生成多样态焦虑感受;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建构了与社会时钟的“共变不同步”关系,陷入“结构性失时”的自主性缺失困境。对此,建议硕士研究生提升时间自主能力;高校制定合理的组织时间表,适度倡导个性化职业教育和时间教育;政策制定者对现有就业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并有针对性地增强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二级学院院长是参与高校学院治理的核心主体,模型化的计量研究与抽象化的逻辑思辨脱离了学院学术治理的组织场域,因而难以深刻阐释院长权责实践的真实图景。为此,研究通过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多阶段编码22位"双一流"建设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深度访谈调查文本,发现院长权责实践过程置于"自我""对上""对下""内部"的"夹缝生存"困境中,即行政与学术难兼顾、权责不对等、直接面对双重矛盾、党政合作机制模糊。"双肩挑"集聚双重压力、权力上移与矛盾"悬置"、共同负责运行机制失真则共同阐释院长权责困境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5.
依据学科特色对高校分类,有助于高校凝练特色、准确定位、分类发展。依据高校学科特色、发展规划以及学科共性的知识基础,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可分为综合平衡类(型)、特色综合类和特色聚焦类高校,其中特色综合类高校可细分为战略科技型和哲社创新型,特色聚焦类高校也可细分为医药特色型和文体特色型。该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且能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类发展思路相衔接,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提出新要求,全面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省属高校是我国高校的主体,优化其师资队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以陕西省为例,从“双一流”视角出发,以省属高校为对象,分析省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的困境,提出优化省属高校师资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孙超 《科教导刊》2023,(19):30-32
科研基地平台作为承担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支撑学术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重要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组建科研团队、培养科研人才、促进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任务,代表了高校的科研水平与实力。文章针对高校科研基地平台建设面临的缺少宏观发展规划、缺乏跨学科交叉人才、科研管理机制落后、资金来源单一、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现实困境,提出好顶层设计、汇聚一流人才、加强组织协调、探索机制创新、整合资源优势等五方面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为加快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树立“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大教育观”,加快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发展、综合提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后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同时也面临空间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布局、创新能力等不平衡发展的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重中之重在于范式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高峰与支撑、中央与地方、理科与文科、学科与育人、中国与世界,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背景下,不断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保障。本研究基于2014-2018年新疆高校教师队伍情况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新疆普通高校存在生师比过高、博士学历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级职称占比较小、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等问题。建议采取设置专项补助经费、适当增设博士授予点、优化职称评审标准、挖掘青年教师潜力与银龄教师学术红利等路径,进一步优化新疆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