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本文提出要时刻关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及目的,并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提出质疑,从更深的变革角度思考数字校园建设的问题,提出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组织的创新和变革的观点.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的差异,因此存在主体间的目的和利益差异,本文揭示了数字校园建设中的不同主体的关系及利益关系,依据系统变革和利益变革的观点,阐述了数字校园建设中的策略和方法.在本文中,对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形态、功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数字校园推进策略变化,从微观的视角提出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与方法,提出了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组织应该成为变革的主体,政府、机构、专家要不断转变自身职能,正视自身的地位,从而促进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三元空间的出现改变了知识的本质,带来了全新的知识观。揭示新知识的发展与演化规律,是从根本上回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什么”“如何教”等核心问题,也为构建适合国情的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教育评价以及教育供给模式等提供重要参考。为破解这些问题,研究基于演化思想将数据挖掘方法融入互联网知识演化规律中,从新知识内涵特征出发,构建互联网时代知识发展演化规律的研究框架,为从实践层面探究知识发展演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持。整个研究框架分解为互联网知识表征模型研究、互联网知识抽取机制研究以及互联网知识发展演化规律研究等三个关键问题。在知识表征模型中,重点界定互联网中知识的内涵与特征,并此基础上依据知识表征原则构建知识表征模型;随后,依托专业社区文本数据探索互联网知识的抽取机制;最终深层次挖掘知识数据的统计学规律,探寻互联网知识发展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教育决策的高利害性对其科学性提出了高要求,传统教育政策研究方法已难以满足教育决策发展需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可以前瞻性预测和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的教育政策仿真成为可能。相较于“自上而下”的建模机制,以“自下而上”为取向的“基于主体的建模”更适用于教育政策仿真。其关注微观层面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可通过主体的自主演化和主体间交互来预测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从而有助于解决教育决策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教育政策仿真能够实现教育政策实施效果预测和风险评估,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深入认识教育系统的运行法则和内在规律。此外,教育政策仿真还可以丰富和改进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助力现实情境中真实问题的挖掘。在具体实施上,教育政策仿真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明确研究问题和建模目标、构建静态与动态概念模型、模型实现、模型检验、验证与校准、计算机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系统考察40年教育改革开放历程的同时,从教育制度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入手,反思教育改革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教育变革,是政府、学校、社会等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在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关系变奏过程; 教育在适合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在效率与公平、管制与治理、补充与融合、封闭与开放、标准化与选择性、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求教育制度要素间的张力,以激发不同利益主体以至激发整个教育系统的活力,进而实现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关系探索的重要阶段,现今经历“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的新阶段。新阶段的高职教育要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依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综合平衡产教融合过程中政、企(行)、校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以三螺旋模型理论为参照,重构政、企(行)、校三边关系,创新建立新型组织(平台),深化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地区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相关企业和传承人的重要使命。构建政府、企业和传承人传承保护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在传承保护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演化路径。研究表明:政府、企业和传承人各自策略的选择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三方在演化博弈进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以期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考虑三方参与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增加超额收益、合理确立超额收益分配系数、提升政府选择"监管"策略的概率将有利于企业和传承人朝着理想状态演化收敛;减少政府监管支付成本将有利于政府朝着理想状态演化收敛。  相似文献   

7.
王博 《职教论坛》2012,(10):38-43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指教育活动对个人职业存在与发展,时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该问题是一个为学习者、教育者、社会用人方等多主体意愿决定的主体间性问题.文章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从教育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以职业存在及演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基点,系统分析了职业需要教育为它做什么和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的问题.并从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有限性的现实出发,对教育实践中的策略选择和改革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作为引发与推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同时推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超越传统教与学视角,还原到教育生态系统互动中分析。基于此,文章构建了AI驱动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模式,探究教育生态系统主体间动态合作关系对素养演化的影响,并设定了综合发展模式、高期望发展模式与氛围营造发展模式三种情景下的仿真方案。仿真结果揭示:综合发展模式在发展的前中后期均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高期望发展模式在前期优势明显,但后期呈现“反噬”现象;氛围营造发展模式虽然前期发展不明显,但后期则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优势。综上,文章从系统协同作用、学校创新生态、课堂师生交互三个角度提出实践建议,以期为各层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信息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以技术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按照发展历程,中国教育信息化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逐步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不同阶段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从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演进逻辑来看,主要表现为:信息化主体从一元主体独行向多元主体共治演化,信息化研究领域从单一领域突进向宽广领域共进演化,信息化动力从建设驱动向应用驱动演化,信息化理念从工具应用向深度融合演化,信息化策略从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演化,信息化经验从国外借鉴向国际引领演化。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三螺旋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发展主体及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从纵向上讨论了形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机理,从横向上分析了政府政策引动、企业利益驱动、大学价值实现等三个发展主体的作用模式。据此动力机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三螺旋主体的融合策略,以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校实验资源共享的管理者、共享者以及有关利益获得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致使高校的实验资源共享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高校实验资源共享的主体间性是指个体主体通过管理和应用实验资源在实验室空间进行交互活动和交互过程的相关性,存在着管理主体、共享主体和利益主体等三种主体,表现出资源管理主体与共享主体、内部共享主体与外部共享主体、资源管理主体与利益主体等主体间关系。在实验资源共享中,通过实验资源共享各主体间性的认知策略、机制策略和实践策略,强化管理者与共享者主体间互动交往、互相尊重、互利平等的活动,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作用,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演化模型以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为核心,用四个特性、三个机制创造性地全面阐述了系统(或主体)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发展过程——具有可变结构的受限生成过程,是一种广义的学习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的学习,分析学习、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设计教育系统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完整、新颖、富于洞察力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7,(4):39-44
在政府鼓励创新创业、创客空间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成为教育创新的新探索。在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创客教育的发展。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创客教育中不同利益主体在相应策略选择下的付出、收益和风险,探寻各主体间的共赢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协调各主体间利益冲突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创客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和激励机制落实的重要主客体。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既往对于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校企双主体。本研究将地方政府的产教融合发展主体引入博弈。通过构建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应用MATLAB数值仿真推演,分析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出地方政府“弱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高效参与”是三方博弈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优先激励行业企业是有限资源配置下的首选项,降低成本、适当奖惩是激励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关键点,政府“弱主导”是实现产教融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智能时代的教育主体行为存在失范风险,亟需明确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类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规范策略。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方法,对26个案例信息进行编码,最终形成智能技术环境下教育主体行为失范的分析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智能时代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失范主要呈现出四种类型,即背离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失范、违反行业与技术标准的行为失范、脱离教育制度约束的行为失范以及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失范,且失范行为在“原生性失范”“转型期失范”“过程性失范”“本质性失范”及“周期性失范”等五种层次之间进行演化。研究旨在为国家部门和相关组织制定政策和开展治理提供依据,以促进智能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共生视角,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中的相关主体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中各主体间包含有多种配对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关系组成了一个多样性的共生系统。基于共生系统所具有的多样性、自组织性、互惠互利性等特点,高职院校治理应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定位及利益的表达与实现,实现多中心、多模式、内外驱动以及动态的、主动的治理姿态,并将制度与机制的完善至于治理工作的首要与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6,(9):36-43
反腐制度研究不仅要考虑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更应考虑演化博弈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审计人员和被审对象之间存在动态博弈学习过程,故而引入行为经济学的累积理论和破窗理论,运用复制方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在不同阶段的最优演化策略。模型显示:行为审计主体均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来调整策略,在缺乏部门干预的条件下难以维持长期的均衡状态。审计人员必须关注被审对象的心理动机、行为特征等,并依据具体情况调整工作策略,才是形成腐败免疫系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收集1998—2018年10种核心期刊1 752篇继续教育相关文献,分析中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总体上,研究热点关键词为"高等院校""继续工程教育""转型""互联网+"等;演化路径大致为平稳发展、积极学习阶段,全面系统化发展阶段,互联网时代深入推进阶段;未来继续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体现在转型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预测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西D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合作社运作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合作运作模式对其正常发展的影响机制与过程.研究发现,作为参与主体的地方政府、企业、农村精英、普通村民经过自由组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合作社运行模式.这些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强势主体侵害弱势主体利益的现象,使得合作社的实践偏离了政策设计的目标.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管理机制,限制个利益主体的策略化运作,积极保障弱势小农的正当利益.此外,弱势小农也要加大对合作社的参与力度,维护其在合作社中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对实现教育优质资源传播与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互联网+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CNKI收录的2015-2019年间"互联网+教育"研究方面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共现分析、引文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互联网+教育"研究文献分布、基金发文、热点研究关键词、热点研究作者与演化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线上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互联网+"智慧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