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PES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宏观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拥有较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但依然还存在农业与旅游业产品融合形式单一、农业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问题。在推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农业旅游产品,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的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与旅游两产业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必然性,二者的耦合也是必然的。依据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理建立他们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的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建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相应的耦合和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湖南农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偏低的水平,农业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旅游产业,农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持续偏低。所以,湖南要重视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强化对农产业发展的扶持,进而实现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正在迎来一个"旅游+"新时代。"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形成新业态,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的产业融合的平台。因此,这为广州生活性服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契机。本文以"旅游+"时代为背景,构造广州生活性服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模型,并指出两业融合的战略路径、机制路径与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2,(1):67-75
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旅游工作的重点。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与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发展的耦合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泉州为例,基于2010—2018年共9年有效统计数据,对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旅游目的地与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城市的耦合度处于中度耦合;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在逐步朝着良性方向发展,9年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轻度失调的转变。但总体上,二者发展不同步,耦合协调度仍然偏低。在此基础上,为全域旅游背景下泉州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存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与互相促进的关系.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借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对合肥市2004-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科学测算,实证分析合肥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合肥市两系统经历了2004-2010年的失调阶段与2011-2012年的协调阶段,当前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还比较低,仅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合肥市应努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促使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产业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教烈竞争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在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产业融合主动性不足,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旅游新业态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瓶颈。提高旅游产业融合的意识、拉长旅游产业价值链、提升旅游新业态竞争力、构建旅游新业态人才的培养体系等措施,有助于产业融合趋势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0—2018年文旅产业相关数据,以黄河流域沿线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各省(区)两个产业发展水平表现出稳步上升趋势,整体发展水平偏低;黄河流域产业耦合协调等级较低,大多处在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水平,缺乏高耦合等级水平;总体上看,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文化产业。为此,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立足国家战略,不断补齐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短板,推动两个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结合价值链理论、创新升级理论和区域竞争优势理论,运用2001-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选取外贸依存度等十项指标,实证研究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安徽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转型升级稳步进行,但是也存在个别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尚未完全摆脱对技术路径的依赖、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不足等问题。要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互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提高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推动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交通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前提和基础,进行交通网络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湖南省为例,利用文献分析方法,以旅游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交通网络建设推动湖南省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动力机制,一个是内部动力机制。抓住交通网络建设契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应当成为繁荣湖南省旅游业的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商洛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商洛市2010—2019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商洛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水平从0.054 3上升到0.196 7,旅游产业综合水平从不到0.000 1上升到0.227 3,二者耦合协调度从不到0.000 1上升到0.327 5,但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基于此,提出政府部门应当协调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加大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及打造文旅集群等建议,从而促进两大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系统,城镇化发展亦为旅游业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作用.借鉴物理学耦合理论与模型,以贵州省为例,采用熵值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与城镇化选取的28个指标因子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耦合理论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产业系统与城镇化系统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其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两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现象,并处于勉强耦合阶段,但尚未达到完全耦合,基于其趋于上升状态,预测未来其有望达到完全耦合.  相似文献   

12.
陈鹏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5):115-118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趋势。目前,贵州旅游业还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游客结构不合理、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旅游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为顺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促进自身更大的发展,贵州旅游业可以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精品战略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旅游品牌的宣传、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国际化的标准的采纳等几个方面来促进本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切入点,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度安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运用Ridge回归模型分析金融支持对安徽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持、金融机构支农力度、金融业发展水平对促进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着正向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阐述广西"美丽南方"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进行转型与升级,不断创造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建设引入智慧旅游不仅是新时代城镇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智慧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耦合关系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各地政府要从顶层设计、分类实施两大环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与智慧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1~2012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旅游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旅游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耦合协调度呈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尽管各地区均有较高的耦合度,但旅游业发展滞后现象较为普遍;旅游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区域差异保持着较强的稳定性。鉴于此,江苏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提升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利用地域特色引领区域旅游业和城市化的共同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做出适当调整以缩小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实证分析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演进状态,可为体旅产业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在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省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演...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时期,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而旅游业已被国家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和积极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自然和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选取河南省18省辖市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线性加权法确定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抛物线关系,表明旅游业和城镇化水平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综合性特征的本质要求。瓯江文化融入丽水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能促进丽水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文化挖掘不深、开发层次低和市场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对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节庆活动市场运作程度、增强对经济的关联带动性,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措施,以及“瓯江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地域集中式、专题线路式和主题附会式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2014至2019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和旅游发展优先度进行测度,并探究驱动机制,提出相应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表明:1.成都市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6年内呈现出由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状态。2.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协调发展逐步向旅游超前发展转变。3.促进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主要有政府宏观政策推动、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