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3)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各个制造领域对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要求,企业更加需要应用型、复合型的机器人人才。针对这些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然后在机器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袁雪琼  龙凯  熊英  高维  朱泽慧 《科技风》2024,(10):53-55
本文针对“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各类“技能竞赛”及“竞赛项目组”为突破点,以点带面,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开拓“以赛促教”的新视野、新思路,提出“梯队小组”“认知—实践—认知”等新模式、新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技能竞赛的“红利”,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助力长沙市、湖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8)
智能制造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物质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互联网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近些年来在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下,智能制造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大企业也争相进行产业布局以及技术开发,因此相关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本文针对人才改革模式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路径,旨在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0年,任福继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医疗、生物制造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工业机器人势必会由工业制造向智能服务迈进,而服务机器人也并非只是机械地帮助人们洗衣、擦地,而是能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甚至是无障碍"对话"。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新工科催生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智能制造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开放实验室作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平台,是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开放实验室在智能制造视域下将实验、实践、创新一体化构建,分析教师、班级等生态因子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
文章通过介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必要性,阐述了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智能制造概念,探讨创建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关键技术,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创建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关键技术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唐伟杰  王丹丹 《科教文汇》2023,(19):138-140
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需要大量具备先进控制理论技术的人才来进行支撑。“控制工程基础”作为高校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及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来推动教学设计和改革,落实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5月10日,以"知行合一,让A I与机器人更融合"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宁波余姚盛大举行。这场万众瞩目的机器人行业盛会吸引了包括全球69位顶级专家学者、220位知名制造企业高层在内的1500余位业界精英出席,共商机器人行业和智能经济发展大计。此届峰会由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指导,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全国政协教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8)
本项目中心设计目的:和现代制造企业的实际设计制造接轨,再结合体验中心培养特点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现代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制造生产的有关技术产生兴趣。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构成:立体仓库及其控制系统、自动化车床工作站、自动化加工中心工作站、自动化检测与打标工作站、智能AGV小车及其调度系统、PLC控制与实训平台、智能制造MES平台、大屏展示系统、机器人仿真实训系统。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4)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下,工业制造产业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机电一体化的实现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下面文章就对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人工巡视的不足,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功能及结构特点,例举智能巡检机器人现场应用效果,比较智能巡检机器人和人工巡视质量的优缺点,查找智能巡检机器人现场应用的不足之处,确定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论证变电站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良好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会》2014,(12)
<正>全球工业已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正以平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中国制造模式变革的10年。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要想在国际高端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克服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和培养领域内创新人才等三个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王印军  陈鹏  杜彦斌  李健  朱琪 《科技风》2024,(9):129-131
智能制造专业是高校新工科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满足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重庆工商大学建设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理念的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将智能管理、数字孪生、先进制造等技术和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产线设计、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孪生体与产品生命全周期相对应的仿真模拟,构建完整的智能制造专业实践课题系统。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开展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1)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战略举措,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针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制造企业人才科技创新不够等问题,提出智能制造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应以创新为基础,重点示范和人才培养为抓手,不在落后的产品上尝试智能制造,以产品研发为驱动,切实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以人才为本,从而带动产业集群效应,全面提升制造业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智能制造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工匠精神对智能制造类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全球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说蒸汽机是工业时代的标志,发电机是电气时代的标志,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那么机器人就是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的标志。机器人产业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前沿阵地,综合运用了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直接引发了新制造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的兴起以及智能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群,其核心是智能控制技术。如乐高机器人教育应分为机器人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两部分,不仅涉及中学自然学科的知识,还涉及通讯电子、机械与动力设计、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控制领域可以弥补信息技术教育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的不足,这给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未来科技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迎合工业行业发展需求,高校教育需要培养具备机器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优化学生创新实践思维,才能强化学生的就业技能,占据人才市场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基于混合学习模式,落实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内容,丰富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应用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芸 《科技通报》2022,(6):30-34
研究了一种基于网络远程控制和仿真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的自动路径生成方法。智能制造提供实时远程监控系统,通过TCP/IP协议与机器控制器连接并获取信息。然后通过虚拟现实模拟机器人制造的加工路径,计算出机器人运动的路径点。机器人臂代码的自动路径规划被传送到臂控制器,以完成路径规划程序,并开始切割工件。此外,本文研究集成了一个具有智能功能和物联网的智能机箱,以提高控制精度,并通过收集大数据来分析量化数据。云平台采用传输协议、Postgre SQL、RESTful API和模型-视图-控制器仪表板(MVC)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一些少人或无人值守的高压变电站来说,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得到逐步的实现。而机器人智能移动模式的水平高低则是其可靠、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对其智能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机器人的智能移动行走是需要导航的,通过导航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和定位,而这种导航的更替发展,也确立了目前智能视觉识别导航技术的不断开发升级,以及对其在导航行走过程中相应产生的关联性智能紧障功能的相应研究,来阐述智能移动发展和改进对于机器人运行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高智能移动的技术水平,将会使得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增加其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使其能够更高效安全的服务于变电站巡检的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