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德莱斯”的历史和传说的文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文献,结合和田吉亚乡的田野调查,力图真实地追溯艾德莱斯的历史,挖掘艾德莱斯的传说,并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透析民间传说背后维吾尔族朴素的道德观、伦理观、审美观和宗教观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伯林人》始于第一个故事的垂死状态,止于最后一个故事的接近重生状态,建立了一个死亡-重生的生命循环。其中的各个故事不仅互为反映而且都是全作总体母题,即追寻母题从不同角度的再现。通过对神话本身以及乔伊斯对原神话暗喻的变形,如渔王与宗教信仰,荒原与都柏林的物质上精神上的荒芜,圣杯骑士,圣杯少女的关系与都柏林人的两性关系,圣杯与爱尔兰本土文化.土地的重生和水源的解放与小说集结尾处对重生希望的象征等比较,本文试图寻求一种对于《都柏林人》的双重理解:既作为一种对当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的自然思考.同时也作为人类对一种更广大的刺激状况,即伟大的生命循环的一种共通的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4.
“光州固始”与中原汉人的南迁入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考述"光州固始"地名由来、政区沿革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然后阐明"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最后对"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粗糠宝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其传说版本多样,有汤池传说、老爷山彝族(撒梅人)传说、昆明传说、阳宗传说、草甸传说、官渡传说、呈贡传说、宜良传说和五华传说等,加之《南诏野史》的补充,呈现出民间、民族、传说、历史四者融合以及神性与人性交融的特点.其中,又以汤池传说传播甚广,情节较为完整,故事更生动,传奇性更强,影响最大,是传说的源.其他几种版本与汤池传说的关联性达到80%,为传说的流.  相似文献   

6.
任志强 《文教资料》2009,(28):106-108
有关盘瓠神话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后南朝宋人范晔将盘瓠神话列入正史.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对盘瓠神话的族属、起源地、主要人物以及相关历史记载等多方面来考察.得出盘瓠神话的历史原型应是历史上的楚与卢戎之战。盘瓠助战受封的历史传说之所以能演变成神话,图腾标志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文帝出亡传说,几百年来盛传不衰。在建文传说的演进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而不太为人重视的特点,即是神秘符号及神秘性阐释的全面渗入。建文叙事的神秘化特性显示,当一个历史事件进入大众舆论的场域,其话语结构将变得极其复杂,人们普遍的世界观、特定的心理程式以及独特的利益诉求,均将不断地介入并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解释策略,并影响"历史"的发展方向。"神奇"的建文传说,是明清世俗化社会"传说历史"的典型案例,它既是历史,也是传奇,兼具史料、传说与舆论的三重性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发表于《九江教育》2001年第2期的《试验修订本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硬伤举隅》一文由《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社转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教材编写者臧嵘先生对拙文中关于该教材使用“传说时代”一词不妥的观点提出了异议。笔者仔细拜读臧文后,感到臧先生的解释和说明仍不能令我释疑,故再次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9.
固原风物传说具有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这些传说一方面反映了固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帮助人们追寻人类发展的历史,探寻文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11.
在山东济宁马坡广泛流传着梁祝传说。当地既有梁、祝、马三个家族,同时也确实存在着马、祝两姓不通婚以及马氏家族不允许戏班演唱梁祝戏的禁忌。但目前获得的田野资料以及碑记材料尚不能允许我们把传说与现实一一对应起来。这种禁忌的存在可能是人们受现实生活影响、极力保护家族荣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渝西地区民歌中的历史传说歌数量极少但质量上乘,代表作有歌咏清末农民起义事件的《大足有个余栋臣做事顶大梁》、短歌精品《明朝有个李闯王》和长歌经典《十二月比古》,都具有发掘、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28、29日热播的一部电影叫《归来》,导演叫倪闽景,讲述了一个技术与课堂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原型范畴理论做一简述,然后调查了英汉"愤怒"隐喻各自的表达原型,并进行了对比及其成因分析:由身体经验产生同时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人类心理标记的概念范畴,受到人类直觉和感知的很大影响,具有生理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哈尼族神话,得出哈尼族神话中存在着“期待原型”的结论。文章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哈尼族神话的期待原型,作者又把哈尼族神话与汉族神话作了比较。文章不止于此,还论证了哈尼族神话期待原型产生的根源,认为其根源在于哈尼族的悲剧历史,具体说来,是哈尼先祖食物匮乏、自然灾害、战争失利和迁徙等苦难经历烙印在人们的心理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程福干 《考试周刊》2010,(46):20-21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理论(archetype theory)与Rosch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可以从不同角度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疾”、“病”和“疾病”的各种意义在先秦文献中都已出现,没有时间上的明显先后。“疾”和“病”在表示“疾病”义时也无意义上的差别,同义并列不构成句法上的并列关系,即“疾病”不能构成并列短语。“病”由“困苦”引申为引发困苦之一的“疾病”义,二者的意义联系也很紧密。因此,名词“疾病”是通过词法途径并列两个同义单音词形成的,与同形的主谓短语不具有衍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人笔下的刘三姐传说展示的是传统社会文人们的“白日梦”。清代文人通过对民间流传的刘三姐传说的改编,在幻想中满足了成为民间歌王的“野心”,以及对传说中天才歌手刘三姐产生的“性的愿望”。清代文人对刘三姐传说的记述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者又不能不注意到清代文献中刘三姐传说的记述者从个人趣味出发生发出的种种想象导致的民间创作面貌的改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保证刘三姐传说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为进行人类文化和文学深层结构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认为,探究中国文化精神内核,审察神话原型“天”的隐喻意义,至为重要。在此,力图追根溯源,透析远古神话中的“天”的概念及其天人关系,提出中国文化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20.
"鱼尾狮"是一头由狮首鱼身组合而成的异兽,脱胎于新加坡"鱼尾狮传说",经过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位主体共同参与的实体性和想象性的建构实践,以及具象化和符号化的发展历程后,现已成为新加坡的城市标识和国家意象,在强化国族身份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鱼尾狮"的成功转型是原生文化形态与现代化语境的有机对接,"鱼尾狮传说"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经验,是活态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