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交互是在线学习的灵魂,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包含交互频度和交互深度两个方面。学习风格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及其学习结果,已经成为在线学习交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学习风格会影响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及学习效果,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假设。研究根据Kolb的学习风格分类模型对被试对象进行分类,并使用QQ群作为交互工具,对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参与交互的频度以学习者在QQ群中的发言数量(条数)来考察,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将学习者的发言内容划分为简单分析类、分享资源类、探讨问题类以及情感交流类等四种类型;以学习者发布探讨问题类发言的数量来衡量其参与交互的深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学习风格直接影响在线学习交互的频度和深度;学习风格对学习绩效并没有造成直接的影响;交互的频度对学习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交互深度对学习绩效的影响非常明显。基于此结论,参与在线学习的教师应该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改变交互方式和交互策略,从而改进在线学习者的交互绩效。  相似文献   

2.
周心怡  何享 《英语广场》2024,(8):121-124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496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在线学习交互体验与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基本状况,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考察在线学习交互体验与在线学习满意度的潜在关系。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在线学习互动体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在线学习交互体验与在线学习满意度之间存在高相关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线学习交互的三个维度(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对在线学习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力,生生交互是在线学习满意度的最强预测因子。研究结果为大学英语在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在线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活动出发,对在线学习情境下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和知识的意义建构等学习行为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应用知识建模方法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网络分析,设计专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记录,对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和意义建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学习路径和选择性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能够主动参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模型特点,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策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可以聚合成为一条较为稳定的学习路径,该路径体现了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意义建构需求。因此在线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知识网络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信息推送,会促进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面临缺少计划、资源过载、缺乏交互、评价单一等问题,将知识地图引入在线学习系统,以期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文献分析,从学习资源服务、个性化支持、知识协同共建、学习评价4个方面,构建基于知识地图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基于知识地图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将零散的学习资源组织在一起,并提供资源导航、资源检索等功能;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信息,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允许教师、助教、学习者共同构建知识地图、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评价以及评价反馈多元化。这些支持服务有利于引导、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在线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线学习的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线学习的两个维度(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学生自我控制的程度),可以将在线学习划分为四种类型。本文介绍了这四种类型在线学习的四个方面的特点:对话(dialogue)、参与(involvement)、支持(support)、控制(control)。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课程设计建构适宜的程序和系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给各自的教育实践定位。  相似文献   

6.
网络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风格差异决定了指导教师必须开展个性化的导学工作。本研究基于学习风格理论,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类型及表现出的在线学习行为特征,设计了基于学习风格和在线学习行为特征的个性化导学策略方案,并通过导学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者与在线内容的交互被认为是决定网络教学和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环境中的任何事情总是一触即发,支持学习者与在线内容进行交互.当学习者与内容交互时,内部的反思性思考与对话发生了.本研究试图比较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中研究生课程和本科课程中学习者交互之间的差别.基于所提出的研究学习者与在线内容交互的框架,研究者收集了学习管理系统日志和学习活动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基于学习者与在线课程内容的交互模式和行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和学习者在在线论坛中的讨论和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尤其调查了已发生的交流的维度、深度和分类.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者认为应该加强网络内容的设计和传输,从而提升开放远程学习中在线学习环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要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有效学习,必须使用在线设计的思维方式解构知识内容。本研究分析了知识的结构,论述了作为知识的学习素材可以被解构成知识点、微知识和知识树,提出了知识导图的概念,阐述了适合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知识导图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解构学习素材提炼知识点、分解微知识和构建知识树,在制作知识导图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学习。初级学习者是在选择知识点和构建知识树的过程中学习,而高级学习者则是在解构知识素材和构建知识导图的过程中学习。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知识导图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初级学习者提升为高级学习者,训练学习者学会自主学习是适合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另外,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导图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在线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线学习如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许多研究表明,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与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能力有关。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界定在线学习力概念与发展模型,综合Moodle平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尝试将行为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学生在线学习力分析中。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方法可从学习行为序列角度分析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在线学习力各个维度的能力体现情况,以期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指导,达到优化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知识建构领域研究者认为知识建构不仅包括个体的知识获得,更强调共同学习者的知识细化、知识创新和知识发展,并提出知识建构中关于观念、社区和手段的十二条原则。为了对混合式灵活课程( HyFlex)中在线学习的知识建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小组根据知识建构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建立了在线学习对话分类表,从观念改进、公共知识发展和资源应用三个维度对在线对话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四门课程每次教学的视频记录、文本聊天记录和语音对话记录,本研究根据对话发出方、接收方和对话类型形成对话交互矩阵,然后结合对话矩阵及内容分析,形成在线知识建构过程中质性资料的量化统计数据、内容分析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参数等。基于这些数据对观念改进、公共知识发展和资源应用三个维度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线学习成员能积极主动地承担公共知识建构的集体责任,用“回答问题”及“反馈和评论”方式促进社区的知识发展;彼此间平等对话,呈现开放均衡的交互形态,相互依存地进行学习;开展的对话平等而有效,所有成员在其中发展自身的观点,实现了知识创新;积极分享资源,并建议和分享应用的经验和方法,促进了实践中建构性地利用资源。可见,创新、相互依存和公平参与在本研究中所分析的在线知识建构中得以实现,并成为其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线协作学习的常态化为跨学科知识创造提供了契机。探究跨学科视阈下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创造模型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中观层面构建跨学科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创造模型尚付阙如。为此,以知识创造SECI理论和协作知识建构理论为支撑,构建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创造螺旋模型。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行为弦图与行为转换图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享隐性知识有助于为知识创造提供起点,提供学习支持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联结化,营造灵活氛围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协作交互。未来持续拓展跨学科知识创造螺旋模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以期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互行为与动态认知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知识的建构和生产等至关重要。虽然在线学习环境中的交互行为与动态认知投入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在探究不同在线交互行为、动态认知投入及其之间的序列关系以清晰理解基于群智进行协同知识建构、生产、联通的过程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因此,以一门在线开放课程讨论区中的文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文本挖掘与LS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交互行为、动态认知投入及其之间的序列模式。结果表明,在线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交互行为呈现重复性、非连续性特征,动态认知投入行为序列模式呈现重复性、非线性以及非渐进性特征;随着交互行为程度的持续加深,动态认知投入也更为复杂,反馈的高阶认知也更多。当交互行为处在浅层阶段时,学习者知识建构、生成、联通倾向反馈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处在低阶认知反馈向高阶认知反馈的过渡期;当交互行为处在深层阶段时,学习者知识建构、生成、联通倾向反馈全高阶认知;当处在社会情感交互阶段时,学习者知识建构、生成、联通倾向反馈情感认知,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最后,基于研究发现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知识建构、生产、联通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学习目标分类学、创造性思维等理论,形成一个综合的知识创新分析类目,然后以某师范大学分别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对其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学习者的广泛参与、持续关注,特别是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持续关注,对提高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程度效果明显;不同学历层次在线学习共同体在知识创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病因的Margaret Martinez等人在1997-1999的研究中,提出了在线学习倾向这一概念,并将它分成了四种类型: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和逆反型。Martinez等人认为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是引起个体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它是影响学习差异的最外层,正因为学习倾向不同,才使得人们的学习偏好、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认知等方面的不同。本研究旨在通过本地化问卷调查,从心理纬度调查我国在线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情感投入度、在线学习策略及自治力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求证Martinez等人的在线学习倾向模型是否符合我国在线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用以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工作,为建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上海某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Kolb学习风格量表和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量表来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大学生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对在线学习的适应性,从而发现在线学习适应性良好学习者的共同特性。结果表明,个案学校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较差,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主要影响了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而且,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学习者在线学习适应性有着显著差异,其中发散型学习者最适应在线学习,而这样的差别主要存在于学习者反思观察、具体经验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对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学习者和教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协作过程以及在线环境所带来的认知负荷,支架是降低认知负荷、促进认知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认知图式和认知负荷理论,对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四个问题解决环节(问题表征、问题解决方案论证与生成、方案实施、监督与评价)和三类认知活动(同伴交互、个体反思、建模)中学习者面临的认知负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环节中存在由于问题复杂性、任务高交互性以及自身领域知识不足和问题解决策略缺乏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协调等管理所带来的外部认知负荷。在认知活动中存在因缺乏表达策略与技巧、元认知知识与策略、理解与迁移困难而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协商沟通导致的外部认知负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的四种主要学习支架策略:结构化支架、模型化支架、问题化支架和知识化支架,并对其应用方式及来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是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本文在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第二语言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内容和运行模式。第二语言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以促进二语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为共同愿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构成共同体参与者,并且在以Blog-Wiki混合技术为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完成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管理过程,提升其实践知识的获得与积累。以知识管理为内容并以形成、规范、执行和问题解决为运行步骤的第二语言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模式,可以为解决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提供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朱春俐 《成人教育》2021,41(11):25-30
在线课程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从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体验入手,能深入了解在线课程教学的现实情况.本研究以G区域学历教育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行为、感受和情感态度等开展学习体验调查,对研究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与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课程内容不契合学习需求、学习活动参与性不强、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在线学习体验.据此,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完善互动环节的实施策略;提升学习的自由度和学习效率,提供时间管理帮助等.  相似文献   

19.
学习者画像是描述学习者特征、实现智能化推送、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何挖掘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数据构建学习者画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以在线作业为目标场景,以在线学习行为投入为切入点,构建了以参与、坚持、专注、学术挑战和自我调控为主要维度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指标,利用7695名小学生在线作业数据进行了27个测量指标的有效性验证,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在线学习者的行为特征和结果特征进行了标签分类,形成了四类学习者的群体画像,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建议.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与作业行为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的行为投入平台指标与学业成绩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学习品质相关指标与学业成绩呈现强相关.因此,在线教育平台应通过画像技术,持续跟踪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评估学习者的学习品质,提出个性化的指导建议,推送精准化的学习资源,进而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弹幕交互因其独特的交互优势和社交属性让研究者看到了解决在线学习者孤独感强、辍学率高、学习效果差等痼疾的可能。然而,弹幕交互对学习发生作用的机理与效果还不清晰,其作用指向尚存在争议。因此,探清弹幕交互的作用机理能够为在线学习中适当发挥弹幕交互的作用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弹幕交互在大学生在线学习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当学习者存在情感或认知需求时,弹幕能提供八种情感支持和六种认知帮助,情感支持有助于学习者摆脱负面情绪,使在线学习更持久,认知帮助有助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困难,使在线学习更顺利;当学习者无上述需求时,弹幕会带来注意力干扰和影响学生深度思考的消极作用。因此在在线教学中,不应盲目使用弹幕技术,需考虑应用的对象及应用的时机,唯此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弹幕在在线学习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在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