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高职院校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中应发挥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培养人才等重要职能。助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高职院校应采取开展校村合作;进行职业学校教育,开展职业体验、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建设“三师型”双语教师队伍;进行特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组建产学研教助力联盟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2.
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承担着更多的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责任。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需求、培育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推进乡村人才培养存在办学模式还不够成熟、办学职能还不够完善、办学保障还不够到位的现实困境,需要多管齐下探索高职院校乡村振兴学院推进乡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开展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发挥应有社会功能的有效策略,也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途径。文章结合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分析二者的外在联系,进一步阐述高职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可有效加大农村招生规模,培育新型农业建设人员,推进乡村劳动者的道德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性工程。随着我国数字化建设向各领域纵深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业态。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新生态使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具有必然性,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大量具有数字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然而,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评价等多重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亟须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基于岗位能力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创设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化育人空间,创新关注学习效果的数字化评价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服务现代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能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为例,根据当前专业群在社会服务中的优势,阐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从"师生专业情怀培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强化产教融合广度深度、拉长社会服务链条、拓展职业农民培训覆盖面、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六个方面分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措施,提出对策建议,以为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发展进入了崭新时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培育人才,有利于拓宽高职大学生就业渠道。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机遇出发,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外延,与高职院校教育紧密结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加快高职院校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振兴与兴旺发达之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生源充足、就业质量提升及办学领域拓展等机遇。高职院校应借助政策"利好",结合自身优势优化办学领域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然后从表现和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对涉农专业存在认知误区、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校农合作”重视不足是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对多元化涉农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想引领培养“三农”情愫、专业整合强化人才支撑、依托社会服务搭建“校农合作”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途径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并提升师生主动服务“三农”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技能输出和人才培养平台,具有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特派员深知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探索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为涉农专业学术科普农耕文化,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但当前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专业教师数量和办学经费不足、涉农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为了给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农业高职院校应从完善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拓展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提升学校知名度,组建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和创新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阶段,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特点及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进一步推进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开展。本研究从涉农高职院校和新农村建设现状入手,重点讨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涉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客观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对上与对下”“内化与外化”“主责与主体”“所需与所能”“当下与长远”等多重关系,通过凸显专业优势、锚定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变革重塑,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级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双创型技能人才,不仅是党和国家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面临政府政策构建不完善、学校教育机制不畅、教师队伍建设乏力、学生积极性和创业能力偏低等困境.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要理顺政府、学校、企业、乡村、学生等各主体间的关系,构建基于政府、学校、学生三大关键要素的引导模式,即政府层面健全政策体系并有效落实,学校层面厘清教育理念并构建系统的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层面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激励跟踪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具体运行路径,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此背景下,从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是否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为广西乡村振兴培养对标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广西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情况,并提出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门槛进一步降低,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两手抓等原则,依托科技、人才、教育等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学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院美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当前的育人体系和广大青年学生的期盼还有差距,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统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