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近年来热播影视剧《唐山大地震》《长白山下我的家》等,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主旋律影视剧同样可以在激烈的收视率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共有的价值观念,人性的回归或成为寻找突破的焦点. 一、主旋律影视剧突围的历史逻辑 主旋律观念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基本内核稳定的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性的观念也正是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而逐步成为主旋律的核心要素.1987年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在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中指出:"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王建娟  陈嘉欣 《今传媒》2023,(10):69-7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有着独立叙事话语体系,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新主旋律影视剧成为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向青年传达主流意识的重要载体。《人世间》是中国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成功案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价值引领的有益尝试。本文以平民视角、国家叙事、价值引导为核心要素,对《人世间》在主题选择、叙事特点、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表达进行了多角度的解剖,旨在为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博瑞 《视听》2022,(8):98-100
主旋律电影是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承载着国家形象和使命的独特电影类型。我国主旋律电影走过了诞生、发展、探索、崛起、扩展的过程。其从内容单一、人物脸谱化、教条、刻板等困境中实现突围,在逐步拓展影片类型后,形成产业化类型片生产模式。虽然我国主旋律电影已经实现质的飞跃,但为了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将主流意识与时代发展进行有机结合,需从国家政策研究、对社会现实的关照、思想性的拓宽、国产类型影片的实践与发展、电影观众心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罗幸  罗奕 《传媒》2022,(12):40-43
中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向东南亚的传播是民心相通的有效方式。研究发现,六成东南亚观众经常观看中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真人秀是最受喜爱的节目类型,而“互联网+”改变了观众习惯;影视中的中国饮食、城市、歌曲等文化符号的关注度与认同度较高,中国价值观也随之有一定认同度。中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在东南亚的传播,应充分利用流媒体平台、针对相关偏好启动扶持计划、完善本地化并培养版权意识以及关注年轻受众。  相似文献   

5.
祁彦淞 《今传媒》2023,(2):83-86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也迈入了新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话语、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载体,在创作过程中所构建的英雄形象也日趋多元。本文基于对部分代表性主旋律电影的分析,认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主要运用隐喻和符号表征来将主流价值观注入英雄形象的建构中,同时也将社会伦理价值观和人的情感注入主流价值观的表达中,使得英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不仅拉近了主旋律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成功实现了国家话语的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6.
李玉翠 《今传媒》2022,(11):78-81
脱贫攻坚主题影视剧聚焦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不仅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将“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植入“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文以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从创作文本、叙事模式和观众的共情审美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该题材类型的影像表达与文化内涵,为新时代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吕鹏 《现代视听》2012,(5):10-13
本文以《开放年代:中国入世十年记》为例,探讨了主旋律纪录片与观众接受、评析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并对主旋律纪录片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虽然重大题材主旋律纪录片有其生存的特殊环境和行政资源,但从长远来看,也只有对主旋律纪录片进行包括叙事、结构、视角以及风格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构,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组织创新:出版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人WTO之后,怎样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又与国际发展战略接轨,发展壮大中国出版业,这是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出版组织创新是保证。出版组织作为信息及文化产品的加工厂,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社会变化。出版组织创新应高度重视“外部人”在出版组织创新中的作用,认识出版组织创新的系统性,让成员共同参与出版创新活动。创建扁平化、网络型、学习型出版组织是出版组织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郭小春 《东南传播》2016,(12):61-62
从票房看主旋律电影的传播效果不如人意。本文通过追索华莱坞主旋律类型电影概念,反思主旋律电影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认为叙事淡化说教意味,提高主旋律电影创作的观众意识与市场结合是主旋律电影的良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主旋律影视剧已被百姓认可。《长征》、《大法官》.《激情燃烧的岁月》,《省委书记》.《首席执行官》及《生死抉择》.《声震长空》等影视剧成为主旋律影视走向市场的范例。《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重播五次收视率仍居高不下,各影视媒体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竞相播放与重播已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联系影视剧创作的实际,我的学习体会是:一、影视剧必须弘扬主旋律。影视剧是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我们的社会现实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及各级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编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需要编辑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能力。本文阐述了电视新闻编辑与观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体现及表达,需要重视新闻编辑主观工作意识的创新,要根据新闻的特点,增加新闻链接,发挥新闻背景的作用,创新客观工作层面,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张蔚 《今传媒》2023,(5):90-93
公安题材影视剧作为公安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把握融媒体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凭借形象生动、代入感强、观看渠道多样、符合大众审美等优势,深受观众喜爱。本文通过对公安题材影视剧中公安文化元素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释,总结了公安题材影视剧对公安文化传播的作用,认为公安文化传播应抓住影视剧这一重要传播途径,守正创新,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安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播放何种影视剧能有较高的收视率,或评价一部影视剧的优劣,最好莫过是了解观众对此有何看法,从观众那里可得到对影视剧的欣赏,需求和审美情趣。从我台节目调查的收视率来看,观众已从原来欢喜看国外、港台影视剧趋  相似文献   

16.
影视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声音也是塑造影视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声音对一部影视剧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影视剧的声音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音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艺术,它不仅仅是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与视觉表演形式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表达出一些超越语言的意境。本文将针对影视剧中人物配音创作与表达,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一改传统主旋律影视剧“身居庙堂”的刻板印象,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打破年龄世代、兴趣圈层的传播桎梏,获得了受众青睐。本文从观剧评论入手,结合影视内容,采取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软件探寻其在观影过程中形塑的多元身份类型。通过梳理观众的自我身份,阐释了《觉醒年代》如何借助影视文本再现集体记忆,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从而完成观众的自我身份建构,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此外,对其热播“出圈”经验的分析,也为今后同类题材作品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是将产品或品牌融入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意识的宣传手法,它悄无声息地将产品和品牌形象等信息送达每个影视作品受众,让人在对影视剧本身津津乐道的同时接受了广告。在植入广告的同时,制片方当然也就从中获益,正如美国CBS主席的预言:美国主要电视网的电视剧将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19.
<正>韩剧自1993年进入中国,凭借其特有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文化内涵俘获了观众芳心。在亚洲,尤其在中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韩剧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新世纪,韩剧适应内容为王的市场,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影视圈着力打造的明星效应以及创新的拍播模式让韩剧在多元文化中急剧成长。本文以2013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从题材创新、明星效应、拍播模式等因素分析韩剧发展对国产影视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是辐射、创新社会文化的导航器,承载着社会创新成果和价值认同的展现职能。在场是以展览为媒介进行创意表达和信息传播的特定文化形态和精神空间。在场是展览的渗透和提升,是有效联结博物馆与观众的信息载体。服务于当代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在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品格。新的在场就是在主题创意、展示理念、藏品特色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富有新意的原创性打造;以多样的方式激活新的体验,构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联,为大众提供新的透视客观世界的多元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